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禅静思语 于 2015-11-27 17:29 编辑
我院手术室眼科在使用N类型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眼科器械,我给科主任反应,科主任反应很强烈,说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用,我们怎么就不能用了呢,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我只好给我们院长写了一份情况说明式的报告,以下就是报告内容
关于眼科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存在不规范使用的情况说明
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时灭菌时,要想达到一个最佳的灭菌效果,首先要确保饱和蒸汽接触器械所有表面,这就需要脉动预真空。 首先,说明一下什么叫预真空,预真空是指 灭菌器在注入灭菌介质蒸汽之前,利用真空泵抽空灭菌器内的所有空气,再注入蒸汽,这个抽真空的过程叫预真空。
其次,脉动预真空,在预真空的基础上,注入蒸汽,然后再抽真空,再注入蒸汽,重复上述过程三次或者多次。这样的方式叫做脉动预真空。
对比,脉动预真空好处就在于通过这样反复抽真空注入蒸汽的过程,可以达到灭菌器内的残留的空气最少化,从而保证灭菌效果。
由此可见,预真空一次的灭菌器灭菌效果无法保证。
小型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因具备独特的快速灭菌周期,能满足科室器械快速周转的需要,被多家医院的口腔科、眼科、手术室等科室广泛使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手术器械都适合小型灭菌器灭菌,也不是所有小型灭菌器都可以灭菌同一类物品,因灭菌器使用不当造成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主要原因与使用科室对灭菌器械的类型和使用周期不清楚、器械清洗人员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医院监管部门知识缺乏、器械商夸大灭菌器灭菌范围等因素有关,依据国家卫生标准GB/T 30690—2014《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和评价要求》和行业标准YY0646—2008将小型灭菌器分为B、N、S三种类型: N类型灭菌周期,也称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此类型不带真空泵,不能进行预真空和脉动预真空,它主要是利用重力置换的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排出的冷空气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达到灭菌,前面已经提到,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时,要想达到一个最佳的灭菌效果,需要反复抽真空注入蒸汽,这样才可以达到灭菌器内的残留的空气最少化,从而保证灭菌效果,而此类型灭菌器不带真空泵,无法做到预真空和脉动预真空,所以灭菌效果根本无法保证。依据规范要求,此类型灭菌器首选用于微生物培养物、液体、药品、实验室废物和无孔物品的灭菌。目前我院手术室眼科使用的就是该类型灭菌器,且常规使用了快速灭菌程序。 另外B类型和S类型灭菌器具有真空泵,灭菌程序分别有三次抽真空和一次抽真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C.1.4.11中规定,快速灭菌程序不应作为物品的常规灭菌程序。 不建议使用快速灭菌程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快速灭菌程序是减少脉动预真空和干燥时间来达到“快”的要求,它是用牺牲灭菌质量来换取时间。 德国器械重复处理工作组(AKI)发布的关于牙科器械重复处理的实践指南中关于牙科器械灭菌的要求中规定,N型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通常不适用于牙科需要灭菌物品的灭菌处理,由此可见,N型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亦不适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 广东省消毒供应中心质控中心主任冯秀兰在2012年发表在《中国护理管理》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误区及注意事项》中提到关于王本利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抽检口腔科经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处理的器械,灭菌合格率仅为84.30%,牙钻手机HBSAg阳性率为19%。 2009年10月至11月,广东省汕头市谷饶华侨医院相继出现18名产妇术后切口感染事件,经调查所使用的N类型灭菌器在灭菌过程程中存在湿包、包内化学指示卡不合格、刀片生锈等。 器械要达到合格地灭菌效果,清洗质量至关重要,再合格的灭菌器,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也很难达到灭菌效果,而器械清洗其中要经过初洗、酶洗、漂洗和终末漂洗,最后还要经过机械干燥,眼科器械在灭菌前以上程序均不完善,清洗、消毒质量均存在安全隐患。 国家卫计委在2015年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代替严格地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 感控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一旦出现了问题我们再采取补救措施,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综述以上原因,建议眼科停止该小型灭菌器的使用,以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