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医务人员:一个健康状况被忽视的群体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458
|
回复:
3
[原创]
医务人员:一个健康状况被忽视的群体
[复制链接]
阿牛
阿牛
当前离线
积分
4308
发表于 2009-4-1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务人员:一个健康状况被忽视的群体
2009-04-17 健康报 张昊华 实习记者 杨杰松
2008年,包括4032名中国心内科执业医生的健康调查显示,男医师及40岁以上女医师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均是同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两倍以上,并且随增龄而增高。
近年来,医务人员被污染的针具及其他锐器刺伤,或通过口、眼、鼻黏膜及破损皮肤直接接触患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患者而感染,或是因为配液、配药等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的情况,日益受到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7.9%,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大连市中心医院对临床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6%的医生感到工作压力大。两年后的再次调查发现,感到工作压力大的医生占到了93.3%。
挪威等国家的调查显示,比起其他职业,医师的自杀率明显较高,在35~40岁和75~79岁这两个年龄组,医生的自杀率是平均水平的3倍,未婚医师的自杀率是平均水平的5倍。
……
由此可见,医务人员这个为他人提供健康保障服务的群体面临着相当大的健康风险。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遭遇如此大的健康危机?如何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中药房药剂师:半天换一个口罩
陈医生从事中草药配制工作近20年了。他已经习惯于面对药房里无处不在的粉尘。
陈医生说,在配制中药时,饮片中的尘埃、杂质、药屑、粉末饮片都会不可避免地扬到空气中,而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中药师,简直就是一个个浑身飘着药香的“土人”。半天下来,衣服、帽子、裤子、鞋子、口罩全成了灰色。更夸张的是,尽管戴着口罩,鼻孔、嘴巴仍旧成了“烟道”,鼻涕和痰液全都是褐色的。
草药房里的药师们无论冬夏都要包裹得严严实实,大大的帽子下面一般都有两层口罩,里面一层是棉布的,吸汗;外面是薄薄的一次性口罩,半天一换。药师们一般都会戴副眼镜,有没有度数不打紧,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灰尘眯眼。白大褂的领子常年都会高高竖起,用小夹子加紧,袖口也会扎得严严的。抓药的手必须常年戴着手套,一旦手套被中药材划破,指甲缝里就会留下难洗的黑色。
“我们的工作服永远是全院最脏的。排风扇修好了没几天就坏,电机都被药末堵了。夏天干起活来,粉尘和汗水和在一起,简直像泥猴一样!不过这么长时间我都已经习惯了,新来的同志一般都会有点反应。去年来的一个小姑娘,对白花蛇舌草过敏,起了一身的红疙瘩,后来只能调走了。今年来这儿实习的小何,一进来就止不住地打喷嚏,已经转成过敏性鼻炎了。”陈医生说。
重症病房护士:带着护腰工作
晓冉做护士5年,一直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这里的病人情况都比较危重,为保障病人安全,医院不许家属探视,照顾病人的工作全部靠护士完成。
晓冉负责护理3名危重病人,除了换药、打针等日常医疗工作之外,还要定时给患者吸痰叩背。晓冉说:“大约一小时就要吸一次痰,有些病人痰多,半小时就要吸一次,是怕痰液堵塞呼吸道。吸痰的时候痰液可能会喷到衣服上、脸上,我们也得忍着。每两小时我们还要给患者翻身叩背、摆放体位,防止发生褥疮。赶上体重较重的病人,每次翻身、换床单,我都满头大汗。”
给患者翻身叩背、吸痰换药这些工作都要弯着腰完成,所以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普遍有腰疼的毛病,长期的疼痛让他们养成了带着护腰工作的习惯。晓冉说:“我们科的都带护腰,有时候腰疼得都上不了班。一天工作下来,想直起腰都困难了。你去问问,哪个护士没有腰肌劳损?这是我们的职业病!”
更让晓冉担心的是药物对她身体的影响。癌症病人要使用抗肿瘤的针剂,护士打开药品的安瓿甁时,会有雾化药液随空气被吸入体内,潜在的危险不容小视。“我老公一直想要孩子,但我在重症病房每天都要接触药品,就怕对孩子不好,所以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敢要。” 晓冉难过地说。
她悄悄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医院去年一年中发生了很多医务人员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事情。“急诊室的一位护士是我同学,本来今年打算结婚的,最近刚查出胃癌晚期。药剂科的制剂室从去年8月到今年,半年之内有3个人因癌症去世了。不敢说一定和工作有关吧,但我觉得还是有影响的。”
重压下的隐忧
在采访中,记者试图与几位年近40的三甲医院大夫取得联系,却屡屡碰壁。他们都说:“我从早忙到晚,没时间跟你聊。”门诊医生一天要接诊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病人,一天忙完常常是嗓音沙哑。病房主治医生查房、手术忙得不可开交,很难找到他们。
一位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医生不仅要给病人看病,还要给家属讲解治疗方案,负责科研项目,健康长期处于透支状态。有些医生评价自己的生活是“白天围着病房转,晚上抱着病例看”。年纪轻的医生想晋升一定要发文章、做科研,年纪大点的还要带实习生、进修生。对医生来说没有节假日,即便是刚下夜班,病人出现情况也要随叫随到。长期的工作压力让他痛苦不堪。得不到社会及患者的理解、支持更是导致他们压力大的重要因素。
一些心理压力较大的医生甚至出现了强迫性症状。一名医生最近常常半夜突然跑到病房询问病人有没有异常情况,每次做完手术后他就担心出现意外,非要亲自到医院查看后才能入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福国等的《医生患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概略》显示,济宁市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突出问题包括抑郁和躯体化等。上海中山医院急诊科医师与其他科室医师相比,抑郁倾向明显。1996年,上海调查某老年病房医务人员心理障碍时发现,其中阳性比例达52.8%,其中包括严重抑郁。
北京安贞医院最近的一次本院医务人员体检结果显示,40岁以上的医务人员中,61%的男性和3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参与体检的医务人员绝大部分有明显的健康问题,健康状况理想的凤毛麟角。2008年,包括4032名中国心内科执业医生的健康调查显示,在10年里心血管事件风险不小于10%的医师中,90%认为应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但是自己服用的比例仅为30.3%。
有医生评价自己的生活为4D:Diseases(患病)、Drug(用药)、Drinks(饮酒)、Divorces(离婚)。不少饱受压力的医生染上了抽烟、酗酒的恶习,尽管他们深知这样的危害,却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自我。2008年,姜垣等研究者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国6个城市3552名医生吸烟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41%的男性医生吸烟,70%的吸烟医生不能自觉遵守工作场所不吸烟的规定,37%的医生曾当着病人的面吸烟,而95%的医生知道吸烟可导致肺癌。
社会需要给医务人员更多支持
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面临心血管事件风险,却不服药预防?为什么工作压力大,却只能靠危害健康的抽烟、酗酒来排解?
“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不可能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们平时的工作太忙了,忙到常常忘记了自己。”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赵冬说,“一次,我去参加学术会议,做报告前,我问在座的医生有谁每年坚持体检,举手的寥寥无几。就连非常重视健康的我都不能保证每年体检。有时想起来,也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面临风险较大的项目去查。前两年,我办了张健身卡练瑜伽,刚开始感觉效果不错,特别想坚持下去,可工作一忙,根本保证不了,只能放弃。下了班只想往家里的沙发上一靠,动都不想动。”
赵冬非常关注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她认为,医务人员长期扮演助人的角色,社会和他们自己都忽略了这群人其实也是需要进行健康管理的。那些正值青壮年的医务人员可能已经面临血压、血脂等问题,可由于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他们常常会不重视,认为自己还很年轻,这样的问题还不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由于医疗资源的可及性较强,部分医务人员倾向于有点不舒服,就自己给自己用药,药物滥用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与此相反,一些医务人员由于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更了解,他们更加不愿意用药,甚至在服药后对副作用的感知比一般人更敏锐。
谈到吸烟和酗酒,赵冬说,她曾经问过身边有这种嗜好的同事。同事告诉她,自己已经被工作挤压得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加上执业环境不好,面对的都是痛苦的病人,甚至是恼人的不信任,只有靠抽烟来“放纵”一下自己。
对于医务人员面临的潜在职业危害,赵冬认为这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工作中很多隐性的未知因素很难控制。有专家建议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认知、有效的防护设施、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有专家认为,应在医学教育中增加人文学科比重和应对压力及情绪管理内容,让医务人员能正确有效地减压。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gjs661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9-4-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意义上讲,医护人员就是在拿自己的健康换取患者的健康。医护人员的身体、心理、睡眠………,都是值得关注!
美国有的州立法保证医生的睡眠,可是我们…………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阿牛
阿牛
当前离线
积分
4308
楼主
|
发表于 2009-4-1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斑竹的一贯关注~~~:ok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东升
旭日东升
当前离线
积分
1661
发表于 2009-4-19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式下,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由于患者多,工作压力大,很多医护人员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即便是这样有时还不被患者理解,稍有不慎即招致患者的投诉,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对医务工作者给予正确地评价和充分地理解。:lo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
目标性监测
血液透析室
感染病诊治
关闭
站长推荐
/1
SIFIC2025全国感控年会开放注册啦
“SIFIC2025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现已开放注册报名!
查看 »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