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浙江省肿瘤医院 刘淑英
5月8日,由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选派,我作为一名临床学者到英国格洛斯特郡皇家医院集团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英国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NHS)举世闻名,我置身其中后有几点深切的体会:基础医疗服务体系与综合医院、私人医院相得益彰;患者就医有人陪同,住院无需家属照顾;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由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每个公民平等享受医疗资源,家庭不会因病致贫。
预约门诊有利弊
初到英国,我就被其完善的预约体系所折服。医院表面冷冷清清,乍一看会以为是博物馆或图书馆。进入门诊区域,患者也寥寥无几,一打听才知道,患者都是按照预约时间来看病的,所以没有那么多等候的人群。根据医院的诊疗守则,一位医生每天只需看诊10位患者。因此,患者要承受漫长的等待时间,短则1个月,长则1年。这对进展极快的疾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等待期间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由此可见,预约门诊虽然免去了挂号的烦恼,却也存在着贻误病情的弊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国衍生出了许多私人医院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随之而来的是普通工薪家庭难以承受的昂贵费用。
向患者告知病情
进修期间,我追随一位肿瘤科医生Mr Walker。有一次,他在确诊后,第一时间把病情告知患者本人。由于是肝癌晚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难以接受。Walker医生不仅给患者提供了一个非常隐秘的沟通交流场所,同时还极为耐心、详细地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大概的生存时间等信息。 在沟通过程中,患者不停地说:“我的身体一直这么健康,不可能会这样。”“我还这么年轻,身体有的是力气,不可能在半年内就死了呀。”Walker医生一直耐心地解释并给予鼓励,最终使患者接纳了病情,并确定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此次沟通长达两个小时,充分体现了英国NHS体制下“人权至上、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而在国内,通常情况下,患者一旦确诊了癌症,医生一般都先告知患者家属或子女,而患者本人对自己的病情常常是一无所知,更别提参与诊疗方案的选择了。此外,国内医生在知情告知的过程中,很少有充裕的时间去安抚患者。
专科护士开医嘱
护理先驱南丁格尔的国籍是英国。英国护士的职业发展是规范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典范。进修期间,我还跟随过一名姑息治疗专科护士Julie。她告诉我,在NHS体制下,护士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医生,护理专业3年本科教学全程免学费。言谈间,Julie无不透露出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当天,Julie有两名患者需要会诊,她向我简单介绍了患者的情况和目前亟须她解决的问题。 在英国,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等工作都是由护工或者低年资护士完成的,如此一来,既为医生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节约了人工成本和医疗费用。在NHS体制下,一名助理护士的年薪约为1.4万英镑,而医生的年薪一般都在10万英镑以上。在国内,护士开设医嘱是“篡权”的行为。可在英国,护士可以有一定的处方权,还能像专科医生一样坐门诊,这令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
院感控制令人印象深刻
初入病房,看到许多和国内医院不同的预防感染的措施,倍感新奇。病房和走廊,设有很多的塑料围裙、医用手套、各色垃圾袋,随手可取。护士每次给患者做操作都要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一人一换。医用手套有两种颜色,对普通乳胶过敏的医务人员可以使用非乳胶手套,手套里均不含滑石粉和聚乙烯,用后不会有紧绷和不适感。口罩在外科病房里几乎是看不到的,在没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情况下,不允许医务人员在病房使用口罩,因为口罩严重影响医患有效沟通。
2008年英国卫生部取消长袖工作服,因为研究发现,长袖工作服的袖口极易成为病菌的滋生地,所以英国的医务人员都是短袖一族。此外,医务人员严格的手卫生也令我印象深刻,病区入口、走廊、每张病床都备有泡沫型手消毒液,使用方便,充分体现了医疗人员的院感意识。
志愿者遍地开花
在门诊或住院大楼里,有很多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程度并不逊色于医务人员。格洛斯特郡皇家医院集团的多幢大楼进行了无缝隙连接,初来的病人容易迷路。这里的志愿者看见你在路上迷茫地走着,会主动为你引路。病房里的志愿者也不例外,给病人配送餐饮、与病人交流均是极其贴心的。此外,慈善机构也发挥着作用。在肿瘤中心,由慈善机构资助的Maggie center,肿瘤病人都可以参加。那里不仅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而且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提供服务,病人的满意度极高。
咖啡效应暖人心
在病房里,人文关怀处处可见。有一位病人刚得知自己进入癌症晚期时,情绪有点激动。护士助理在巡视病房时发现该病人情绪异常,马上到病区厨房给她冲了一杯热咖啡,并礼貌地递给病人,同时拉好床帘,用温和的语言告知病人不要紧张,这就打电话给主管医生。病人端着那杯热腾腾的咖啡,情绪稳定了许多。(林 莉 朱 逸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