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编者按: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BSIs)因其较高的病死率,一直是感控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许多在全身抗感染的同时采取抗生素封管或者乙醇封管技术预防CABSI的研究,而由于抗生素封管有其固有的不良反应,乙醇封管技术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乙醇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能穿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细菌内,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分子变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国外学者进行的有关乙醇作封管液的研究已经证实了乙醇封管是通过抑制导管腔内生物被膜的形成、杀灭定植微生物而起作用的。然而,由于乙醇没有抗凝作用,应用乙醇封管的主要不良反应可能为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者导管堵塞。所以,关于乙醇封管技术还存在很多争议,如乙醇浓度、乙醇在管腔内保留的时间、是否联用抗凝剂、是否联合全身性抗生素治疗、乙醇的慢性中毒反应等。应用乙醇封管技术预防CABSI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为这项技术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为此,SIFIC循证团队为大家找来了证据,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 在儿科肿瘤患者中使用70%乙醇封管技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检索:陈文森 翻译编写:胡潇云 编写审核:徐子琴 摘要 背景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BSIs)对儿科肿瘤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乙醇封管是很特殊的,它能杀灭定植于中心静脉导管中的病原体和产生耐药性极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使用70%的乙醇封管2小时对降低儿科肿瘤患者CABSIs是否有效。 方法 我们对1-18岁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儿童肿瘤患者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实验。患儿每当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就被随机分配到乙醇封管组(70%乙醇1.5或3ml,管腔停留2小时)和肝素封管组(100 IU/ml肝素1.5或3ml),无论是否使用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最多每周一次,主要结局是发生CABSI的时间或因CABSI死亡人数。 结果 我们共招募了307名患儿(乙醇组n=153;肝素组n=154)。乙醇组10%(16/153)发展成CABSI,肝素组19%(29/154)发展成CABSI,CABSI发病率分别为0.77/1000个置管日和1.46/1000个置管日(p = 0.039)。NNT值(需要处理数)是13,没有患者死于CABSI。值得注意的是,乙醇组革兰氏阳性菌导致的CABSI较肝素组少(乙醇组n=8;肝素组n=21,P=0.012)。且乙醇组因CABSI而移除导管也较肝素组少(P=0.077)。乙醇封管组一过性明显的症状较肝素封管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P = 0.030;味觉改变,P<0.001;头晕,P = 0.001;脸红,P<0.001)。没有发生非预期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本研究是第一个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它证明了乙醇封管能有效预防儿童肿瘤患者CABSI,尤其能降低由革兰氏阳性菌所致CABSI。临床实践中应考虑使用乙醇进行封管。
表1.基础特征 年龄(岁) 中位数(极差) 9.8 (1.0–17.9) 7.8 (1.5–17.5)男性,n(%) 89(58) 86(56)封管次数/每千中心静脉置管日a 59 63恶性肿瘤,n(%)实体肿瘤 78(51) 81(53)血液肿瘤 75(49) 73(47)CVC类型,n(%)单腔PAC 143(94) 145(94)双腔PAC 1(1) 0单腔Broviac管 2(1) 0双腔Broviac管 7(5) 9(6)植入部位,n(%)右颈静脉 77(50) 77(51)左颈静脉 15(10) 12(8)右锁骨下静脉 15(10) 12(8)左锁骨下静脉 38(25) 45(29)未知 8(5) 8(5)封管量,n(%)1.5ml 59(39) 64(40)3.0ml 82(54) 74(48)遗漏 6(4) 7(5) 缩写:CVC:中心静脉导管;PAC:输液港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为四舍五入,有些百分比不足100%a 乙醇组和肝素组CVC总日数分别为20916和19915,乙醇组153个患者有封管1234次,肝素组154个患者有封管1246次。307个患儿中有20个患儿随机分配后>14天实施第一次封管,随机分组后直到第一次封管时间的中位数为3天。 |
表2 主要结局指标和研究中断的原因 乙醇组 肝素组 P值b HR 95%CI N 率a 95%CI N 率a 95%CI |
主要结局指标CABSI 16 0.77 0.45-1.22 29 1.46 0.99-2.06 0.039 0.53 0.29-0.98因CABSI死亡 0 0研究提前中止 CVC移除c 9 0.43 0.21-0.79 7 0.35 0.15-0.70 0.67 1.24 0.46-3.33撤回IC 20 0.96 0.60-1.45 8 0.40 0.19-0.76 0.031 2.40 1.06-5.44思想原因 15 0.72 0.42-1.16 19 0.95 0.59-1.46 0.43 0.76 0.39-1.50姑息治疗/死亡 2 0.10 0.01-0.35 4 0.20 0.06-0.48 0.37 0.47 0.09-2.56 疑似CABSI 1 0.05 0.00-0.24 1 0.05 0.00-0.25 0.99 0.98 0.06-15.7 缩写:CI:可信区间;HR:危险比;CABSI:CVC-相关血流感染;CVC:中心静脉导管IC:知情同意书;研究完成终止(按计划已达到终点结局指标)(n=237),研究提前中止(n=70)。307名患儿中有176人是完成了6个月的研究后没有出现终点结局的(其中乙醇组n=90,肝素组n=86)a 每千置管日发生率b 对数秩检验c 由于其他原因而去除,而非确认的感染
file:///C:\DOCUME~1\公用\LOCALS~1\Temp\ksohtml\wps89.tmp.pngfile:///C:\DOCUME~1\公用\LOCALS~1\Temp\ksohtml\wps8A.tmp.png
file:///C:\DOCUME~1\公用\LOCALS~1\Temp\ksohtml\wps8C.tmp.png
file:///C:\DOCUME~1\公用\LOCALS~1\Temp\ksohtml\wps8E.tmp.png
|
表3 45例CABSI的培养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a 8 21表皮葡萄球菌 2 1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4 8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轻型链球菌 6副血链球菌 1其他α-溶血链球菌 1链球菌b粪肠球菌 1芽孢杆菌属 2链霉菌属 1 革兰氏阴性菌a 4 3大肠杆菌 1 3弗氏柠檬酸杆菌 1 泡囊短波单胞菌 1革兰氏阴性杆菌b 1多种微生物a,c 3 3真菌a 1 2念珠菌属 1 2 缩写:CABSI: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a革兰氏阳性菌所致CABSI:乙醇组:0.38/1000置管日;肝素组:1.05/1000置管日(P=0.01),革兰氏阴性菌所致CABSI:乙醇组:0.19/1000置管日;肝素组:0.15/1000置管日(P=0.75),多种微生物所致CABSI:乙醇组:0.14/1000置管日;肝素组:0.15/1000置管日(P=0.96),真菌所致CABSI:乙醇组:0.05/1000置管日;肝素组:0.10/1000置管日(P=0.54),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多种微生物、真菌所致CABSI组间无明显差异(P=0.43)。 |
b没有进一步确定c多种微生物所致CABSI的病原菌培养: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轻型链球菌,葡萄球菌属,2.大肠杆菌,链球菌,3.不动杆菌属,微球菌属,4. 化脓性链球菌,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轻型链球菌,肠球菌,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
文献来源:Schoot RA, van Ommen CH, Stijnen T,et al.Preven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pa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using 70% ethanol lock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multi-centre trial. Eur J Cancer. 2015 Sep;51(14):2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