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明玥 于 2015-10-27 20:25 编辑
致敬白衣天使:那些战争中的「最」医生
烽火连天中,医务工作者是那个年代伤痕的治愈者。除了最有名的白求恩,还有哪些医生在混战中救死扶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最「无私」医生之白求恩
白求恩,加拿大人,著名医生,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890 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 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 年来到中国帮助抗日战争,1939 年 11 月 12 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他在中国工作一年半的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尽职尽责,毛泽东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最「地道的老北京」之贝熙业
1913 年,41 岁的贝熙业来到中国后,凭借高超的医术和人道主义精神,很快闻名北平。他历任法国驻华使馆医官及北京圣米歇尔医院院长,同时长年担任北洋政府总统顾问。1918 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还聘请他担任校医。除了达官显贵,贝熙业也为普通百姓治病,并且免收一切费用,附近村里的百姓至今都念叨着贝大夫的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求恩大夫手术台上的不少药品和仪器都是经过贝熙业运送到根据地的。 3.「第二个白求恩」之柯棣华
柯棣华 1938 年 11 月随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支援中国抗战,1939 年 2 月 10 日,医疗队到达延安。1939 年 11 月,柯棣华和医疗队赶赴前线。他们走遍了晋东南、冀西、冀南、冀中、平西和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沿途施行了 50 余次手术,诊治了 2000 余名伤病员。
在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进行涞水战役时,柯棣华奉命到前线,负责阵地救护工作。在 13 天的战斗中,他接收了 800 余名伤病员,其中施行手术的伤员达 558 人,曾 3 天 3 夜未合眼,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同志们深情地称他是「第二个白求恩」。 4.「活着的白求恩」之罗生特
罗生特,1903 年 1 月出生,犹太裔奥地利人。1938 年,他从维也纳大学获综合医学博士学位,已行医 10 年。由于受到纳粹迫害,他 1939 年夏流亡到上海。经进步外国记者希伯介绍,1941 年 3 月,罗生特辗转来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1949 年 11 月,罗生特返回奥地利,后去以色列探亲,不幸于 1952 年病逝。
1987 年秋天,李葆定和冯彩章去罗生特曾经战斗过的山东省莒南县调研。认识罗生特的当地老人说,抗战时,这里是八路军山东军区机关驻地,当时,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罗生特为「罗大鼻子」。「罗大鼻子」抢救产妇、治疗癌症,他的故事在当地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5. 最勇敢抗战医生之扬库
扬库于 1910 年生于罗马尼亚文化名城雅西。1939 年 10 月到达贵阳附近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图云关。1940 年,扬库和他的医疗队先后被分配到宜昌前线、江西北部和湖南的部队医院工作。
1942 年, 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安排下,扬库同贝尔、富华德、顾泰尔、傅拉都、柯理格、陶维德和何乐经等医生一起,随同中国部队离开中国并抵达印度北部,之后进入缅甸北部丛林参加抗日战斗,为当地军队服务,同时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联系。1990 年,扬库医生因心脏病逝世,享年 80 岁。 6. 最会说阿拉伯语的美国人之抗战医生马海德
美国人马海德医学博士毕业后,为了考察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于 1933 年来到上海。他原本计划在中国只停留一年,但是中国的深重灾难让他选择继续留下,他结识了宋庆龄和在上海的外国进步人士史沫特莱等人。1936 年春末,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正的外国记者和一名医生去陕北,实地考察苏区情况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宋庆龄推荐了斯诺和马海德前往。此后,他长期留在根据地办医院、看病救人,还为中共争取国际援助。因为他会说阿拉伯语,知道伊斯兰教习俗,而西北地区回民众多,他很快就赢得了回族民众的尊重。 他把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摘译成阿文,让红军战士照着他写的样子刷在墙上,动员回民支援红军。他发现回民姓马的人很多,就决定自己也姓马,把名字乔治•海德姆改为马海德。 7. 最儒雅的红色医生之范济春
范济春,一个在龙潭虎穴里潜伏了 8 年的「红色医生」,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 1949 年 4 月 27 日吴县解放,人们才知道这个儒雅的医生竟然是个地下党。 宛平事变和淞沪事变爆发后,有着强烈爱国心的范济春参加了光福第三区抗敌后援会,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宣传募捐工作。1941 年 7 月,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二团二营从无锡南方泉渡过太湖进入吴县西华镇 (今高新区镇湖街道),开辟苏西游击区,建立太湖游击队。随后,范济春与太湖游击队取得联系,为战士们疗伤治病。 1942 年,范济春被游击队吸收为地下党交通员,他的药铺,也成为游击队在光福的地下联络站。 8. 中国女婿之抗战医生甘扬道
甘扬道 1910 年出生在保加利亚中部地区卡赞勒克,毕业于索非亚大学医科专业,原名扬托•卡内蒂,到中国后取名甘扬道。 1936 年,甘扬道随「国际纵队」参加西班牙内战。1939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应「国际医药援华会」的招募,他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贵州图云观,加入国际援华医疗队,被任命为第三医疗队队长。此后,他带领医护人员巡回在湖南、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战地救护工作。
抗战期间,甘扬道还邂逅了毕业于燕京大学护理专业的中国护士张荪芬,二人结为夫妻,后生育二子,分别命名为保中、保华,寓意为「保卫中华」。1945 年,甘扬道携妻子回到保加利亚,夫妇俩回国后继续为保中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林晅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