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6|回复: 3

[转帖] 了解内镜污染与耐药菌感染

发表于 2015-9-21 04:30: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解内镜污染与耐药菌感染
    2015-07-02  BIOVIP.COM  来源:医脉通   
综合已发表的文献资料来看,通过清洗消毒后,内镜污染发生的总风险是非常低的。然而,真正的发病率可能低报了。过去几个星期发表的几篇文章非常及时,因为近期内镜检查后,尤其是十二指肠镜检查后爆发的耐药菌感染风险逐渐增加,内镜团体对其认识也在不断加深[1,2,3]。相对于大量内镜检查来说内镜检查后耐药菌感染的发病率是十分罕见的。但是不管是对内镜师,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家还是患者本人来说这都是十分重要关键的问题。
十二指肠相关性感染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只是由于人群发病率不断升高而引起人们重视。近期发表的文献对流行病学爆发的鉴别和特征性的三个独立因素进行描述,进一步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以促使更好的理解并找到可行解决方案。
这些文章强调了这个令人烦恼问题的几个重要方面。例如,感染暴发可以发生在生产厂商严格遵守再处理准则的情况下,即使在没有任何证据证实生产厂商违反处理技术规则或者缺乏相关自动化内窥镜加工设备,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十二指肠镜远端尖部的“电梯”结构(一个呈曲线排列的镜头主要用于超声内镜检查)可能已经被细菌污染源牵连污染。
在大多数情况下, 内镜清洗再处理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完全清除这些潜在性污染源的细菌和微生物。Verfaillie和同事们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他们拍摄了一例感染暴发的内镜部分拆卸组件的电子显微照片[1]。结果显示内窥镜镜盖靠近物镜部分有裂痕,几个内镜部件表面可见棕色染色的泥污并且十二指肠镜远端靠近尖端的带有刻度的O型环位置有所改变。
Wendorf和同事们继续发现,制造商需要维修的关键性缺陷均是可以通过质量监控措施来避免的(例如,测漏检测)[2]。这表明目前社会内窥镜关心问题已经战略性转移至内窥镜缺陷的认识以及制造商服务所起到的作用。目前大量的努力正在用于改进内窥镜的设计以减少内镜检查污染的发生。
近来,美国内镜商应该了解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局以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几点建议,其重点是减少传输污染的发生,提高污染内镜的识别能力(建议展开内镜培训活动),并且建议开展内窥镜污染/传播检测活动。
不幸的是,内镜培养的敏感性以及内镜培养阴性结果所代表的价值目前仍不清楚。另外,内镜培养阴性仍不能排除内镜污染是肠道细菌感染爆发事件的感染源,随后的流行病学研究正如有些文章所建议的,十二指肠镜培养可能是必要的。Wendorf和同事们总结称,华盛顿以及西雅图的相关爆发事件中,突出强调了医疗机构通过内部监督检测临床群体感染的重要性,并且强调了事件发生后需要考虑到内镜污染源的可能性。产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前倍受媒体关注。正如某些文章写的,十二指肠相关感染暴发已经证实有几种不同种属的细菌引起,其中包括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NDM),产AmpC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克雷伯菌属和VIM-2绿脓杆菌(亚胺培南耐药绿脓杆菌)。大部分媒体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内镜制造商生产的十二指肠镜模型,但是细菌传染在大部分的十二指肠镜制造商中均有报道。
展望未来,感染-控制的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对于肠道微生物的感染应该考虑到内窥镜相关的可能性(不管是任何内窥镜品牌或者型号),并且采取相对应措施。
参考文献:
[1]Verfaillie CJ, Bruno MJ, F Voor In 't Holt A, et al. Withdrawal of a novel-design duodenoscope ends outbreak of a VIM-2-produc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ublished online March 31, 2015]. Endoscopy. doi: 10.1055/s-0034-1391886.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5-9-21 09:01:49 | 查看全部
内镜使用一直是院感科重点监管的对象,但是真正医院感染发生率可能低报了,因为很多是门诊病人,同时还有不敢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3 16:02:07 | 查看全部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7:18:30 | 查看全部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sific2007@163.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如有
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SIFIC感染
    循证资讯
  • SIFIC感染
    科普笔记
  • SIFIC感染视界
Copyright © 2001-2024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47626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
小小牧童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