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ZHWEN 对<2007管理年活动检查表>的看法
作者:ZHWEN
昨天收到我省转发卫生部医政司07.6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表>与活动安排,阅读后,有下列体会:
1.抓住了重点工作:原75分的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在此次检查表的12款中的前5项均有所涉及.医院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运行是正常开展院感工作的基础,依照<管理办法>为法律依据,加强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应该是医院首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那种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科,安排"老弱病残"照顾去做院感工作的格局将逐步成为发展中的历史,通过按照第一款的要求与实践,一支有能力,有水平,肯钻研,肯用心的实干型院感队伍会逐渐形成与壮大.为今后院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供应室是医院开展消毒工作的基础单元,也是主要单元;口腔,内镜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灾区,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手卫生是目前各医院关心与推介要抓的重点工作,要改变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差,满意度较低的现状,加强督导,非常重要.
2.任务明确操作性强.阶段性的重点工作检查,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和集中精力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检查的面太大,部分医院会感到有些茫然,反而重点不突出,抓不住核心工作内容去改进提高,同时成立相关的专家检查组,在医院内疲于奔波,给被检查单位带来负担(精神方面的).工作效率也打折扣.一段时间重点解决一批重点问题,应该是有效的管理手段,这种检查,基层单位会更欢迎.
3.调整符合实际:医疗废物管理在<评价体系>中由管理组负责,传染病报告由医疗组负责.在过去的督导检查中,其实我省都是由感染管理组代查与反馈,分值扣在相应组内.说明大家还是公认上述两项工作内容,与院感工作更紧密.归口管理与检查,更符合实际,操作性强.
4.今后的工作重点:在院感工作实践中发现,医院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还比较淡薄,培训工作在现今阶段,应该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院感工作只有全员重视,全员参与,才能形成良好氛围,工作才能有所进展.院感诊断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均离不开微生物实验室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标本采集.目前标本的采集准确率和标本的送检率普遍偏低,如何改进和提高,需要督导.希望专家能够重视,通过督导,希望有所改观.
5,此次检查,淡化了形式性的内容,可以通过补漏应付检查的内容,比如检测报告单,登记本等逐渐弱化,是好现象.重过程,轻结果的管理与检查模式,值得研究和推介.
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体会,现还是仔细研读与落实<检查表>工作内容吧,希望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检查反馈结果,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得到肯定,也是一大心理满足啊.另外,不知道该检查表内容与ICCP是什么关系,有了解此检查表出台背景的老师也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