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24 11:57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034|回复: 3

中国科学家将研发纳米纱窗 可过滤雾霾、细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中国科学家将研发纳米纱窗 可过滤雾霾、细菌



中国多地遭遇雾霾

外媒称,谁要是能找到过滤掉空气中细颗粒污染物的办法就太好了。其次是,至少不让这些污染物进入人们的肺。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27日报道称,第一个目标很难实现。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一个吸引人的办法来达到第二个目标。利用纳米技术,他们研发出一种低成本滤网,能捕获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同时基本保持透明。

科学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这项技术用在纱窗上,在允许光线和空气通过的同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一个额外的好处是,这项技术实施起来无需能源、昂贵的设备和管道支架等。

一些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并非巧合。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教授、论文作者之一崔屹说,在回国期间,雾霾强度让他震惊。

报道称,科学家的目标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这些看不见的颗粒物小到足以深入肺部,损害健康。这类物质是工厂、燃煤发电厂、机动车和供热系统释放的尘埃、烟尘、有机和无机液体的混合物。

一些汽车和飞机已经在使用由极微小纤维制造的滤网。纤维上的微小气孔可捕获颗粒物。净化水过滤器也使用纳米技术。

崔博士的实验室研究过把这类技术用于制造更好的电池和更保暖衣物的可能性,这次又把焦点对准把聚丙烯腈——一种常用于手术手套的材料——纺成直径为头发丝千分之一粗细的极微小纤维,然后将纤维制成薄膜,覆盖在纱网上。

研究人员2014年夏天在北京一个空气质量糟糕的日子检测了他们的发明,发现它能捕获99%的颗粒物(尘埃、煤尘和其他对肺部有害的颗粒),同时保持77%的透明度。崔博士说,相比之下,普通纱窗的透明度为80%至85%。在测量了吸收率后,科学家估计,在重污染情况下,这样的纱窗可以连续300多个小时捕获空气中的颗粒物。

最终滤网变得不透明。这是滤网上积满颗粒物的信号。颗粒物粘得太牢,无法冲洗掉。崔博士说,滤网要足够便宜,简单扔掉就行。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点,比如一种纳米纤维敷料,可以覆盖在普通纱窗上,用完后再剥下来。

果脯网编辑:果粒

相关阅读:

肺癌是北京第一大癌 雾霾中的 ”老烟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肺癌多年来一直高居北京市癌榜之首,新增的癌症患者中,有两成是肺癌;肺癌的死亡率也很高。肺癌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建议40岁以上老烟民每年做一次螺旋CT。
雾霾横行,安全出行看我的
早上一拉开窗帘,一片灰蒙蒙,这雾霾横行的日子里,大家开始拼装备,N95口罩,防毒面具、随身空气净化器等,各路法宝齐上阵。春节出行,很多朋友选择自驾回家,在这边小编为大家提供几条雾霾天气出行的建议
解密北京雾霾来源:周边燃煤和本地机动车
上周持续的雾霾给北京市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专家分析,北京大气灰霾污染主要形成于周边工业燃煤污染排放输送,加强于本地机动车交通污染排放。
英媒:中国人为躲避雾霾纷纷展开“洗肺之旅”
核心提示:据统计,中国人在国内“洗肺之旅”的首选目的地包括海南三亚、西藏拉萨和浙江舟山群岛。
德媒:氧气帐篷抗雾霾
德国媒体称,北京一所国际学校的学生正在一个蜂窝状的帐篷里打羽毛球。鞋底发出吱吱的声音,喊叫声在帐篷内回荡,空气里没有灰尘。即便室外灰蒙蒙的,但这些外交官和外国高级职员的子女们却可以在“氧气帐篷”里度过课余时间。上个学年每三天就有一天是这样。北京的雾霾非常严重,已经危及孩子的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太厉害了,做事情还需要科技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滤网要足够便宜,简单扔掉就行”“比如一种纳米纤维敷料,可以覆盖在普通纱窗上,用完后再剥下来”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项造福人民的利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