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基础理论与规范指南
›
10种永远不会消失的古老抗生素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11
|
回复:
4
10种永远不会消失的古老抗生素
[复制链接]
xucf730
xucf730
当前离线
积分
10219
发表于 2015-8-28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
What’s New in Intensive Care]: 10种永远不会消失的古老抗生素
Ten old antibiotics that will never disappear.
Matteo Bassetti, Matthew E. Falagas, Marin Kollef.
Intensive Care Med DOI 10.1007/s00134-015-3705-5
Abx
抗生素耐药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令人担忧且日益严重。仅有极少数新的抗生素进入药物研发过程,同时在很多国家,有些老的药物尽管属于基本药物,却由于缺乏利润或管理结构新的要求等其他原因,逐渐从市场上消失或暂时无法供应。但是,哪些抗生素目前仍很有帮助而且永远也不会消失呢?
我们相信,多粘菌素、磷霉素、氨基糖甙、万古霉素、利福平、苯唑西林、头孢唑啉、青霉素G及复方新诺明仍然是抗感染药物中的重要武器(表1)。
与过去数十年相比,现在部分老的抗生素使用更加普遍,其中多粘菌素的回归令人印象深刻。既往文献认为,多粘菌素具有很强的肾毒性甚至神经毒性。然而,根据最近一系列的文献报道,多粘菌素在治疗多重耐药(MDR)和泛耐药(X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方面获得了新生。事实上,过去十年间发表的临床观察研究认为,粘菌素和多粘菌素B的毒性作用较以前报道的更小。多粘菌素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联合用药的需求和种类、适宜的剂量、减少耐药的方法,以及吸入多粘菌素的作用等。
一些国家批准口服磷霉素用于非复杂性膀胱炎的治疗。然而,日益严峻的抗菌药物耐药问题促进了磷霉素静脉剂型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尤其是治疗M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静脉使用磷霉素可用于治疗产超广谱ß内酰胺酶(ESBL)细菌导致的上尿路感染。另外,静脉磷霉素近期用于XDR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和肺炎)的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的发生。
近期,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也更加频繁,因为这类古老抗生素中的某些药物对目前某些MDR和XDR细菌仍保持活性。最近,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用于难治性感染(包括XDR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联合治疗。随着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有证据表明,每日一次的给药方式能够改善预后(提高疗效且降低毒性),因而临床医生再度谨慎考虑使用这类药物。
万古霉素成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人工关节、皮肤软组织、血管内导管及移植物感染)的金标准已近60年。万古霉素也可用于治疗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同样有效。针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菌已经出现,尤其是肠球菌(获得了可转移基因后)及以及MRSA。MRSA对万古霉素的耐药主要见于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万古霉素MIC至少为4 mg/L),以及表现为异质性耐药的菌株(hVISA,万古霉素的MIC不超过2 mg/L)。尽管出现了上述耐药菌株,临床上多数MRSA菌株仍然对万古霉素敏感,治疗预后较好。而且,很多专家认为,口服万古霉素能够有效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从而稳固了万古霉素在未来抗感染方面的地位。
利福平已有近50年的历史,起初仅用于治疗结核。随后,利福平也成为治疗人工假体感染(由于对生物被膜的作用)、麻风病(汉森病)、X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并用于接触脑膜炎球菌感染患者后以及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预防。利福平的主要局限在于耐药性产生迅速。为减少耐药性并增进疗效,利福平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利福平可与其他抗结核药联用,或与针对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和达托霉素)联用治疗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或与其它抗革兰阴性菌抗生素(即粘菌素、碳青霉烯及舒巴坦)联用治疗XDR菌。鉴于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利福平的应用很可能持续多年。
尽管在过去数十年间MRSA的感染不断增加,但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仍然是菌血症、心内膜炎及其他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有关不同感染类型及菌血症来源的许多研究一致显示,在治疗MSSA菌血症时,与万古霉素相比,抗葡萄球菌ß内酰胺类抗生素(即苯唑西林、萘夫西林及头孢唑啉)能够更有效杀菌并清除菌血症,因而治疗相关的临床结局(包括生存率)得以改善。由于MSSA感染永远不会消失,因此,苯唑西林也将继续用于治疗MSSA感染。
随着细菌耐药的发生,出现了许多新的抗生素,但是,青霉素G仍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G仍然是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即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的首选,同时也用于治疗B组链球菌引起的所有类型的****和儿童感染。青霉素G的其他用用包括敏感的脑膜炎奈瑟菌及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脊膜炎,以及厌氧的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同时,青霉素G是治疗梅毒不可替代的药物;对于各个阶段的梅毒患者,青霉素G均作为一线用药。迄今为止,苍白密螺旋体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并未增加,其体外药敏仍维持在不超过0.1 mg/L的水平。过去,青霉素G主要为肌肉注射,但是更好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尤其是使用大剂量(每天至少2400万单位)治疗严重感染时。考虑多数对链球菌和密螺旋体的MIC较低,青霉素G仍将继续用于这类感染的治疗。
复方新诺明费用低廉,毒性较小,同时具有口服和静脉制剂,且为杀菌剂,因此可用于很多致病微生物的治疗。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国家中,复方新诺明是非常有效的抗生素,广泛用于各种感染。复方新诺明也可用于院内各种感染的治疗,包括免疫功能抑制患者的肺囊虫肺炎和诺卡菌感染。而且,复方新诺明也可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及MRSA的针对性治疗。七项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一些小样本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显示,复方新诺明治疗MRSA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科植入物感染、骨髓炎及中耳炎时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尽管复方新诺明治疗其他感染的疗效多数来自病例报告和系列病例研究,但是,综合上述数据表明,这种古老的抗生素在治疗耐药的超级细菌和其他新出现病原体方面很有潜力。由于缺乏危重病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复方新诺明的临床试验数据,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复方新诺明时并不清楚适宜的剂量。对于难治性感染患者,最佳剂量可能为静脉甲氧苄啶15 mg/kg/d,分2次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ZJDTQ
LZJDTQ
当前离线
积分
4955
发表于 2015-8-28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药没回扣,自然受到了使用保护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天使
小白天使
当前离线
积分
53010
发表于 2015-8-28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永远不会消失吗?只要是有效果质优价廉是再好不过了。谢谢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东利尔康医疗
山东利尔康医疗
当前离线
积分
271
发表于 2015-8-2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我们应对感染的重要道路,建立好人与微生物的关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春语
春语
当前离线
积分
6883
发表于 2015-8-2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很多医生做不到,回扣的诱惑太大了,使一些医生没了医德、原则。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