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11 22:45
01-11 22:43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2 17:30
查看: 3202|回复: 26

[原创] 压力蒸汽灭菌示意图我们都关注哪些指标呢?过热蒸汽、平衡时间、平台期、灭菌温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8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8:54 编辑

压力蒸汽灭菌示意图我们都关注哪些指标呢?
平台期、平衡时间、灭菌温度、维持时间、灭菌温度带、过热蒸汽、单点温度波动、任意两点温差、饱和蒸汽...


蒸汽温度示意图.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马车 + 3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9:02 编辑

一直被忽略的“平衡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平衡时间是从第一个监测点到所有监测点都达到灭菌温度的时间
1.平衡时间的快慢直接反应灭菌室内的不凝气体排除情况;
2.当灭菌室内有空气存在,会引起局部的升温速度减慢,导致平衡时间加长
3.EN554规定:容积800升以下的灭菌器,平衡时间应小于15秒,容积大于800升的灭菌器,平衡时间小于30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温度记录仪在灭菌室内布点计算所有点到达灭菌温度的时间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9:28 编辑

平台期和维持时间:
1.平衡时间+维持时间平台期
2.如果包内有不凝气体存在,包内升温速度比灭菌器的传感器升温慢,就会造成包内温度的维持时间达不到灭菌要求的时间

3.表中的“最短灭菌时间”指的是包内的灭菌维持时间,我们平时参照的是灭菌器自带传感器记录的温度和时间,但包内是否可以达到“灭菌设定温度”和“最短灭菌时间”就需要使用温度记录仪验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新修订的WS310.2 附录C  C.2.2 硬质容器首次使用应进行灭菌过程有效性的测试,包括物理监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衡时间”对自己来说真的长知识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9:34 编辑

如何监测灭菌室内的平衡时间:
1.布点
   在灭菌室内每一层按对角线方式布设温度记录仪。同时,将一个温度记录仪放置在标准包内。
2.监测
   设定好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并开始灭菌
3.收集数据
   灭菌结束后取出所有温度记录仪,计算不同点的温度记录仪到达设定的灭菌温度的时间差。
4.评价
   800L以上小于30秒合格
   800L以下小于15秒合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9:36 编辑

混淆了平台期平衡时间维持时间会给灭菌带来安全隐患:
1.“维持时间”是所有点都达到灭菌温度后的灭菌时间;
2.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自带温度传感器显示的灭菌“维持时间”是否可以代表灭菌包内的“维持时间”?很显然这个环节需要验证,尤其是超大超重包;
3.EN 285要求 对压力蒸气灭菌设备必须定期在不同实际装载条件下对平台期温度压力时间过程进行检测。

4.AAMIST 798.3.5纺织品包装材料中使用温度记录仪评价织物的蒸汽穿透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9:38 编辑

再说说过热蒸汽:
1.过热可能由于绝热膨胀、放热反应或两者的共同作用
2.绝热膨胀主要由减压系统设计所致,用户无法控制
3.吸湿放热反应主要是在重新润湿过于干燥的织物过程中发生的

4.过热蒸汽不适合作为湿热灭菌的介质,蒸汽过热可能导致灭菌失败
5.纺织品和纸张灼伤和橡胶制品的快速老化
6.过热蒸汽可以用温度压力检测仪监测
7.通过监测维持时间内的压力值可计算出理论的饱和蒸汽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不大于2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9:39 编辑

维持时间内两点的温度差不大于2度:
1、这个指标为了保障灭菌室的热均一性
2、EN285-20068.性能要求中的条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19:40 编辑

使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快速评价蒸汽质量步骤:
第一步:将一个温度检测仪打入标准包内
第二步:将一个温度压力检测仪放在灭菌室中心位置
第三步:选择灭菌程序开始灭菌过程
第四步:读取数据并分析


蒸汽质量评价:
1、三个温度点(包外、包内、灭菌器自带温度点)都到达设定的灭菌温度(平衡时间)过长,表明蒸汽中有空气存在。
2、用维持时间的压力平均值计算饱和蒸汽温度,三个温度点与计算出来的饱和蒸汽温度不能超过2度。
3、任意一点的温度不能超过设定温度的+3度,否则是过热蒸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创新世纪 于 2015-8-1 21:00 编辑


ISO15883建议使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布设温度验证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点位置为灭菌器的传感器位置,可以用于校准灭菌器的传感器;
2点位置为升温最快位置,可监测是否存在过热蒸汽;
3点位置升温最慢位置,可监测是否可以达到灭菌温度和维持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么?继续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介绍让我们学习到了新知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专业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我们忽略的这些指标在国家强制标准里有明确要求:

GB 8599 大型蒸汽灭菌器技术要求 自动控制型
5.8.3温度参数

GB 18278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
7 灭菌工艺的确认  


这两份标准是此次 WS 310 修订的引用文件,这两个标准可以指导我们验证灭菌器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意思是在锅内要放好多温度检测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收获非常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帖,分析得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温度记录仪哪里去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藤花园 发表于 2015-8-5 14:40
老师意思是在锅内要放好多温度检测仪?

按ISO15883的示意图最少要3个温度点,"灭菌器的传感器旁、升温最快的位置、升温最慢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永勇闯天涯 发表于 2015-8-6 20:10
这个温度记录仪哪里去找呢?

谢谢您的关注,企业虚拟展位的“北京创新世纪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板块”里有联系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