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投一篇,从其他科室的角度看院感。
做好手卫生 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事 周一的门诊,像清晨赶集的市场。这里是医院人流量最大、患者最密集的地方。三天前我打通门诊护士长于爱红的电话,希望就门诊手卫生的问题进行采访,她没有拒绝但很矜持:“既然是工作就要支持,其实我们做的不是太好。” 我的印象里,她是个性子比较急的实在人。 “你是感染办派来考我的吧” 我到达门诊的时候她在药剂科,10分钟后她匆匆赶来,推着一箱速干手消毒剂和几包一次性用品。我跟着她到办公室,看着她气喘吁吁的样子我有点过意不去,帮着她卸下箱子。 放下箱子她让我洗手,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护士长,什么是手卫生?它分为哪几个重要的时机?”我掏出写满问题的小本子。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它有五个重要时刻,具体来说是‵两前三后′。即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物品后”。余永红回答。 “那么,门诊换药室应该如何做好手卫生?”我继续追问。 于爱红看了看小本子上写的问题忍不住开始调侃我:“你是感染办派来考我的吧?” 我窘迫的脸都红了,意识到自己提的问题缺乏技巧,几近刻板。正巧那会儿有人要打针,于爱红一边洗手一边跟我说:“明天吧,明天你再来。” 我不是搞新闻工作的,总以为看了几年同事做新闻就算是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没想到第一次就让“采访”跑岔了气。 之所以关注门诊换药室,是因为据大量资料报道,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查体、换药后,双手查出带菌率为100%,而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 “从实践中得真知” 第二天上午,我还在纠结接下来该怎么问,于爱红护士长打电话过来,说要带我看一下PICC的管丽华是如何做手卫生的。 “你得穿好装备进去,用嘴皮子说还不如让你身临其境,从实践中得真知。”她已经给我准备好了白大褂和口罩。 其实她不说我也知道,这是为了照顾我,怕再出现昨天那种问不下去的场面我脸皮子挂不住。 管丽华是一名有着近20年临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 我们进去的时候,她正在洗手,据于爱红介绍,这是洗手池上方贴的六步洗手法。我刻意观察过她的手,指甲的长度没有超过指尖,这是《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接下来的流程就是准备物品、戴口罩和圆帽子,暴露病人患部、摆正病人体位、速干手消毒、戴无菌手套、换药、再次洗手。 于爱红指着墙上的《PICC换药室工作制度》告诉我,这中间的每一步丝毫不差。 从换药室出来,我从于爱红口中了解到一瓶500ml的“速干手”价格是26元。“那么这个价格是便宜还是贵呢?”我还是改不了经常做预算的思维模式。 “这个问题用“便宜”和“贵”回答过于简单。事实上速干手的价值不是体现在26元上。目前医院的门诊量呈增长趋势,在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用速干手更方便、有效,还能节约时间,最关键的是能增加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双手带菌率,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于爱红很耐心的跟我解释。 我最后的理解是,“速干手”的使用价值远远高过它的成本。 “依从性” 关于于爱红提到的“依从性”,恐怕是所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尤为看重的问题。2003年非典后,省立医院引进“速干手消毒剂”,并于08年不再纳入科室成本,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但即便如此,手卫生的依从性仍然不高,这也是所有医院的共性问题。 时间追溯到两个月前,机关支部组织志愿者帮助门诊老专家操作电脑。除了安排专人教会我们操作电脑,于爱红还特地交代要做好手卫生。 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门诊的每一个诊间都配有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为了节约诊疗时间,门诊为这20个诊间还配置了“速干手”。 我仅在上下班的两个时间点洗手,桌上的“速干手”基本就是个摆设。 “我的手没有被污染,我并没有直接接触患者。”因为不需要为病人查体,我曾经坚持过这样的观点。 她的说法是,一旦接触过病人的任何物品包括挂号单、就诊卡、病历等,就要用速干手消毒,是保护自己,同时也是保护医疗环境防止病菌传播。 当问到是不是所有的坐诊医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时,她算了算,“一部分吧。” “那有没有好的典范呢?” “有,呼吸内科的操杰主任。”于爱红很干脆的回答。 呼吸内科的诊室每天要照两次紫外线灯,这是《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诊室内放置两个垃圾桶,一个装生活垃圾,一个装医疗垃圾。操杰主任是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将垃圾分类放置,并在给病人查体的前后使用速干手消毒。 然而随着门诊量的不断增加,会有部分人认为很“忙”,做到像这样看一个病人清洁一次手几乎很难。 以门诊“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为例,它开瓶的有效期是一个月,假定平均一次使用3ml,一瓶“速干手”可以接待166名病人,如果医护人员依从性低,就有可能使得开瓶后的速干手在一个月内使用不完,出现浪费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感染管理部门曾建议使用小包装的“速干手”消毒剂。 “做好手卫生,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事” 每年的院感宣传月,手卫生知识培训是其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普及手卫生文化,提高全员意识。这是继“不再将速干手纳入科室成本”的又一举措。 医学界大量的教训在为今天的医务人员敲响警钟。03年SARS的爆发,08年9月和09年3月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8名新生儿、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因院内感染死亡等等,都与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洗手”成为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保持一双洁净的手是对医务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通过大幅度的宣传与开展类似知识竞赛的活动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心中有数与上手操作毕竟是两码事,为此,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也逐渐加大了对“手卫生”的监管力度。”南区感染办主任王树红认为手卫生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个人意识。 “门诊相对于ICU、手术室、呼吸内科这些临床重点科室而言,虽不是院内感染的重点部门,但却是手部暂居菌传播较为广泛的的区域。做好手卫生,不仅仅是像操杰、于爱红、管丽华这样一部分人的事,人人参与才能将工作推向新的进程。”王树红在对门诊每月的督导检查时这样说。 (文中人物名称为化名。)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感染办 于玉领
56-做好手卫生,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事.doc
(36.5 KB, 下载次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