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267|回复: 19

[原创] 医生因心脏破裂猝死 死前一周曾连续上班48小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http://news.163.com/api/15/0702/02/ATG1T5IS00014Q4P.html

医生因心脏破裂猝死 死前一周曾连续上班48小时
2015-07-02 02:19:23 来源: 新快报(广州)              李晶医生离世时年仅43岁。
李晶是今年广州第二个在岗位上离世的医生

6月29日傍晚6时30分,年仅43岁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因心脏破裂猝死。离世前一天,他曾头昏乏力、四肢酸软,以为只是疲劳过度。谁也不曾想过,这“疲劳过度”最后导致了这样的悲剧。

事实上,李晶是广州今年第二例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的年轻医生了。1月1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鲁凯伍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医院发现,李晶医生的同事们对他的突然离世感到十分悲痛,同时,也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健康表示堪忧。
有调查数据显示,广东五成医师均表示下班被拖延,近四成医师表示总感到疲劳。
他在急救岗位上工作了21年
广州市红十字会9号楼二楼,急诊科尽头的一间房,是该院6月29日刚离世的急诊科主任李晶的办公室。他值班留守时的拖鞋、水桶、市民卡,还有医治痛风、头痛、鼻塞、四肢酸软的五六种药还散落在办公桌上。
4天前的6月28日,完成值班24小时工作的李晶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他头晕、乏力、四肢酸软,但还以为只是疲劳过度。隔了一天,他经多名医护人员抢救2小时无效,在6月29日傍晚6时30分死于心脏破裂。
李晶躺在自己奋斗过21年的急救病床上,四周围满同样是医护人员的亲人、朋友、同事、邻居和单位领导。没有人知道一个急诊科主任的离世会如此突然。
死前一周连续上班48小时
根据市红十字会急诊科医生的班表,端午节3天假期中的21、22日,李晶连续上班两天,48小时。
“他想我是女医生,怕我辛苦,就安排自己上两天,我上一天。”与李晶共事15年的广州市红会医院副主任医师韦广莹说。
在同事眼里,这位1994年从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并一直做到主任的李晶,勤奋、钻研、低调、随和。他曾和同事联手抗击过非典、登革热、禽流感等大型疾病暴发,总是冲在前面。
据了解,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急救出车总是全市排名的前两名。6月份病人暴增,但医院没有调配到足够人手应付,急诊科工作量大增。
时间回到李晶死前的48小时。6月27日,班表显示,李晶需要从早上8点上班,到第二天8点。没有人能准确回忆当天的情况,但急诊室医生普遍的工作状态就是查房、写医嘱、想治疗方案,如果急诊室有需要,他们要帮忙抢救。
6月28日早上8点下班,按常理李晶需要查房、写医嘱,才能离开。“但他很累,让我帮忙查房,我说好。”韦广莹说。
上午10时30分,韦广莹查完房,到李晶的办公室探望李晶。“他坐在办公椅上,头趴在桌上,全身冒冷汗。他说,我老婆会来接我。”那是韦广莹见他醒着的最后一面。
没人留意到的死亡征兆
“没人想到,他会走得这么突然。他身体很好,又爱运动,特别喜欢踢足球。”韦广莹回忆道。
令人唏嘘的是,他是一个有21年从业经验的急诊科医生,身边也是经验老到的医护人员,但他的身体不适症状,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感冒、发烧、疲劳对急诊科医生来说是平常事,他们吃一颗退烧药,就会照常上班。韦广莹也有哮喘和心律不齐的症状。她神经紧张,习惯下班时吃一颗安眠药帮助深度睡眠。
李晶的太太曾是市红十字会急诊科的护士。6月28日,她接丈夫回家时,他乏力、头晕、呕吐,但大家都以为只是肚子饿和疲劳过度。直到第二天李晶晕倒在厕所,她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高压高强的工作节奏让医生们“能医不自医”。李晶的一位同事说,其实医院并不会强迫医生超时工作,但医者父母心,医生们总想钻研医术,多救几个病人,自己停不下来。
“归根到底是人手缺乏,我真希望多些人来接班,多些人考医科,做医生。我也希望自己的付出有人尊重和理解。”韦广莹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素不相识,但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心痛!全中国每天都在发生暴力伤医事件,但我们的医护人员还是那么的敬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听到这样不好的消息,很心痛。同行们,保重身体是第一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急诊科医生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重,自然作息被打乱都是损害健康的诱因。为逝者默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很快国家就会非常重视医生以及医患矛盾了。就如新疆的暴恐一样,一味的纵容才导致新疆恐怖分子猖狂。国家大力整治以后,新疆现在已经很安全了,到处都有配备真枪的特警。未来医闹见一次处理一次,很多就不会有人敢利用扰乱医疗场所来挣钱了。医生的地位以及该收到的尊重,很快就会得到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悲痛,希望医务人员更加关爱自己,要工作更要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一周打医事件4起、医生、麻醉师过劳猝死······,唉,听到这些消息特别不好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医生的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能救治病人却救不了自己,正所谓“医者不能自医”,希望各位同行引以为戒,多珍爱一下自己,家人更需要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的工作量之大,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医院的重视,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我想,那时,医患关系也会随之减少的,因为,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和病患沟通的时间增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在关爱患者的同时也要多关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去他们家探望了,真的是天妒英才。在工作上医生是需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就这么走了,家里的主心骨就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报道,心里不好受,医生应该多爱自己点!!!李晶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48小时不是关键,关键是长期生活在紧张、无规律的状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洁 于 2015-7-2 22:03 编辑

令人痛心,英年早逝的李医生,安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频繁看到医务人员过度劳累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心好痛,医生们一直关注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医院压力大、工作节奏快、人手手,就这样还得不到患者的尊重,呼吁全社会要尊重医生就像尊重教师一样,愿李医生安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我们的医务人员身体亮起红灯,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个职业吧,愿李医生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珍惜生命,远离劳累,劳逸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全社会关注我们的医务人员吧!确实让我们减轻压力、放慢节奏,否则下一个过劳死的还指不定是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生命!劳逸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8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心他人,爱护自己,劳逸结合,平安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