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参考:血透事件监测
是指监测每月头两个工作日内所有维持血透的门诊患者所发生的血透事件(包括住院、全身使用抗菌药物、血培养阳性、血管通路部位出现感染征表现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1.血透事件的定义
血透事件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全身使用抗菌药物、血培养阳性、血管通路部位出现感染征表现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1)全身使用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start):是指在门诊透析期间所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无论治疗目的是什么,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注、静脉。抗菌药物是所有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但不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药物。
应注意遵循21天原则,即第一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1天后更换第二种抗菌药物时,才能认为是两个不同事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1天,停用后又重新使用,应该考虑为一次事件;如果患者现在所用抗菌药物是从住院期间连续使用,应把住院期间抗菌药物开始使用日期作为门诊血透的抗菌药物首次使用日期。
(2)血培养阳性(Positive blood culture):包括门诊期间及住院后1天内(即住院当天和住院的第2天)任何血培养阳性(包括怀疑为污染)的报告。血培养结果的日期应为血培养收集的日期。应注意即使两次血培养结果不同,两次报告间隔<21天,仍然认为是一次事件。
(3)血管通路部位出现感染表现:出现脓、或者超过预期的发红、或超过预期的肿胀。仍然遵循21天原则(见上)。
基于以上4种血透事件可推断出以下几种血透事件
(4)血管通路感染(Vascular access infection):指血管穿刺部位感染(Local access site infection)或血管通路相关的血流感染(Access-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即包括以下的(5)和(7)。
(5)血管穿刺部位感染(Local access site infection):指血管穿刺部位出现脓、或者超过预期的发红、或超过预期的肿胀,但未发生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
(6)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任何一次血培养阳性,排除污染。
(7)血管通路相关性血流感染(Access-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血流感染,且与血管通路部位有关或来源不明。
2.监测方法:血透中心具体实施监测工作,感控监控护士和管床护士共同协
作,负责观察、监测、追踪患者感染情况,并填写相关监测表格。感染管理科专
职感控人员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和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