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金发光 张颖秋 刘同刚 肖晔
摘 要: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肺心病患者685例中的院内肺炎5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心病患 者院内肺炎感染率8.2%,死亡率为33.9%,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7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他依次为肺炎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昏迷时间≥5 d,类固醇激素使用时间≥20 d,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留置时间≥10 d,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30 d等是造成院内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检查和深部痰细菌培养.
关键词:肺心病;医院肺炎;危险因素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2 方法 包括入院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营养、病史等,肺心病病情、并发症、治疗措施、病情演变过程、出院、加重或死亡的原因,这些情况与院内肺炎的关系以及影响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在IMP-PC计算机上用FOXBASE+建立数据库,用SAS软件进行统计. 对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共调查肺心病患者685(男561,女124)例,年龄21~76岁,平均61.8岁. 院内获得性肺炎5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8.2%.患者病情迅速加 重,并发症增多,死亡率增加(Tab 1).
表 1 院内肺炎56例临床特征 tab 1 Clinical characters of 56 patients with nosocomical pneumonia
Clinical character | n | % | Fever | 29 | 43.9 | WBC≥10×109.L-1 | 27 | 48.2 | Moist rales of both lungs | 24 | 42.9 | Moist rales of single lung | 18 | 32.1 | Fucus of new %26 advancing in lung X-ray | 48 | 85.7 | Complication: | Respiratory failure | 56 | 100.0 | Heart failure | 22 | 39.3 |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 28 | 50.0 | Death | 19 | 33.9 | 2.1 细菌学调查 在56例中,血培养阳性11例(19.6%, tab 2). 深部痰 细菌培养共112次,阳性菌共78株,阳性率69.6%.其中G-杆菌57株(73.1%),真菌12株( 15 .4%),G+杆菌9株(11.5%).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表示所有病原菌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对第2,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情况超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最有效的抗生素为泰能.
表2 院内肺炎56例病原菌分布 tab 2 Pathogenic bacteria of 56 patients with nosocomical pneumonia
Pathogenic bacteria | n | %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18 | 32.2 | Pneumobacillus | 11 | 19.6 | Escherchia coil | 7 | 12.5 | G-bacteria in another | 6 | 10.7 | Fungus | 6 | 10.7 |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 5 | 8.9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3 | 5.4 | Combination | 56 | 100.0 | 2.2 危险因素 9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中,单因素分析表明与院内肺炎有关的因素共7项 (Tab 3).为了控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混杂因素,按P=0.05显著性水准,将单因素分 析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变量引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最终筛选出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 tab 4),按危险性大小排列依次为昏迷、类固醇激素使用时间、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
表 3 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tab 3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56 patients with nosocomical pneumonia in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 Morbidity | Relative | Risk
factors
| No risk
factors
| risk | Coma ≥5 d | 51.3 | 5.7 | 9.0 | Steroid hormone ≥20 d | 38.9 | 4.6 | 8.5 | Tracheolarumpgptomy ≥10 d | 83.3 | 10.9 | 7.6 | Tracheal cannula ≥10 d | 70.5 | 10.6 | 6.7 | Hospitalization ≥30 d | 33.0 | 6.5 | 5.1 | Broad-spectrum antibotic ≥30 d | 26.6 | 7.0 | 3.8 | Age ≥60 years | 12.0 | 3.2 | 3.75 | Sex men | 10.2 | 6.9 | 1.48 | Smoking ≥20 pieces/d | 13.8 | 10.8 | 1.28 |
表 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ab 4 Result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isk
factors
| Standard
error
| Regression
coefficient
| Relative
risk
院内肺炎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本组统计占7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其次为 肺炎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另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所有病原菌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对2,3代头孢菌素耐药情况超过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中最有效的药物为泰能.
院内肺炎的发生一般认为它是由于吸入咽部定殖菌所致.而在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 的呼吸道炎症,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细菌定殖部位可深达支气管[3,4],尤其是危重肺心病患者,当肺性脑病发生昏迷时,因咳嗽反射和气管壁纤毛功能减退,口腔、上呼吸道及胃肠道分泌物有可能吸入下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本研究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昏迷时间≥ 5 d者,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均排列在首位. 其相对危险性分别为9.0和10.9178.所以,对于肺性脑病伴昏迷的肺心病患者,尽快改善呼吸、降低PaCO2,促使其清醒尤为重要.同时在昏迷期间应加强护理,如勤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口腔卫生等.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并伴有呼吸机的使用均为创伤性的治疗,不但可以使咳嗽、咳痰等反射功能消失,同时又让呼吸道直接开放,加之可伴有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因素均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所以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伴呼吸机的使用应在短时间内使用,最好3 d之内 拔除,在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情况下可延长至7 d,最好不超过10 d. 一旦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情况下发生院内肺炎,死亡率极高.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病例抗生素使用 有许多不妥之处,如使用时间过长,种类过多,用量过大等.这些不合理使用造成病原体耐药性增强,耐药株产生,其结果是药效降低,拮抗作用增强,患者发生双重感染所致的院内肺炎增加.因此,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掌握治疗剂量、疗程、减少联用次数,依据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选择用药、用药天数应少于30 d等,对于防止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金发光(1958),男(汉族),陕西省礼泉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已 发表论文50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Tel.(029)3518825金发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陕西西安 710038)
张颖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刘同刚(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肖晔(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