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微生物基础知识
›
[科技日报]高福:破解病毒密码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60
|
回复:
1
[转帖]
[科技日报]高福:破解病毒密码
[复制链接]
xucf730
xucf730
当前离线
积分
10220
发表于 2015-4-8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5-4-13 21:40 编辑
[科技日报]高福:破解病毒密码
2015-04-01
■人物档案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从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免疫应答,在SCI国际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14年第19届日经亚洲奖(日本)和第七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得者。
高福的名字,似乎总是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频繁进入公众视线。当禽流感大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来袭时,他组织协调多家单位紧急攻关。
就在去年,他的身影还活跃在非洲埃博拉疫区,这位勇上前线的科学家坦言,“我们这些研究传染病的人,每逢重大自然灾害,总是冲在第一线,因为‘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而我们的工作就是防止‘大疫’的发生。”
性格倔强直爽却不失幽默,科研中追求完美,生活中“真”字当头,这很符合“天蝎男”的典型特质。
和记者的微信对话中,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最常提到的却是“我们实验室……”,并笑言自己这么多年都在“表面文章”中追求完美。
“表面文章”中追求完美
“深入研究细胞的表面,搞明白病毒是怎么侵入细胞,这就是我们所做的‘表面文章’。”高福的解释风趣而形象,“近期在攻关新发、突发病原的跨物种传播机制,比如病毒和细胞之间、免疫细胞和被感染细胞之间的界面上发生何种作用,它们如何互相识别,又是怎样进行‘对话’,继而干预这种‘对话’发现新的防治靶点与措施。”
显然,做好“表面文章”并非易事,要做到完美更是难上加难。“H7N9研究要做就做世界一流。”高福终用实力证明并非妄言。
多年来,高福带领的研究团队最早弄清了禽流感病毒“H5N1型”异种间的感染机制。而在非典大流感、禽流感“H7N9”与新型病毒领域,屡获新突破并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时光倒回至201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疫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后,时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的高福带领团队投身H7N9病毒分子机制的研究中。
“国家并没给我们限定出成果的时间,我们根据积累的经验做好时间安排,定好计划就开始夜以继日的科研,但是突如其来的新病毒在和我们竞争时间。”高福回忆说,当时全国有十几个研究团队在攻克H7N9病毒,但各团队都有自己的研究侧重和强项。高福团队专注于两件事:研究宏观生态和分子机制,美国、英国还有荷兰都在做,“不过我们赶在他们前面做出来了。”
在H7N9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上,高福团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文章”,在国际上发出了掷地有声的中国声音:不仅从宏观生态学解答病毒的来源,也就是溯源研究,最后定位于活禽市场;而且从分子水平解答了H7N9病毒能感染人的原因,从而为人类预防、控制甚至攻克传染病毒奠定基础。
生性倔强改写命运
“20世纪60年代生人往往都怀有一份‘科学理想’。”高福坦承,自己打小就有做科研的梦想。
高考时,他和第一志愿失之交臂。几经辗转,最终踏进了山西农大的校门,然而,他被分配到并不感兴趣的兽医专业。有些人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而有些人却很明了想要什么然后放手一搏,高福就是后者。
从大一下学期起,高福定下目标改投传染病学专业。在完成本专业学业的前提下,他挤出时间学习英语、传染病学和微生物学。对他而言,最大的难关不是跨专业,而是18岁之前就没有接触过的英语。为了提高词汇量,他背过字典,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从路易?巴斯德等微生物界知名学者的传记中吸取养分。
大学毕业后,高福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自此,他的人生因倔强地坚持转换到新的跑道。
搞科研脑子要时刻准备着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高福将巴斯德的名言铭记于心,这也成为潜心科研、甘于寂寞的原动力。
2013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不期而至。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高福团队很快揭示了它是如何侵入细胞的。直到前几天,一位外国科学家在开会时还问:你们怎么在四、五个星期之内,就能把受体、病毒和蛋白之间互动的机制就破解了?
“这源于我们实验室多年来从事相关分子研究,从前期布局到技术积累、分子储备都做的很好,团队成员也保持着对科研的敏感性。”高福说,搞科研要有随时准备的意识和长期积淀的思想。“要想成功必须要有preparedmind,也就是脑子要时刻准备着。”
他经常和学生开玩笑说,你看见人家在钓鱼、聊天,可人家脑子里同时想着新的ideas(想法),还思考着钓到科学、工作的“大鱼”。那些不经意蹦出来的想法,恰恰是在日常的长期储备中触动后激发的灵感。
科学,是用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1次成功。“你今天看见我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却不知道我已经被拒绝过99次了。”高福说,做科研就像打仗,失败了就找出原因继续进行,只有这种心态才能搞好科研。
真字当头的性情中人
较真但不较劲,这位“真”字当头的性情中人,从求学到科研再到生活中历来如此。
“随着年龄增大,好像除了工作没剩下什么爱好了。”高福坦言自己从小就喜欢交朋友,交不同的朋友能提升自己。遇到困难时,性格开朗的他不会把问题憋在心里,而是选择和朋友聊天。面对压力,他不会钻牛角尖,而是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看书、看个电影。
高福说,人的成长总伴随着障碍和困难前进,否则就不会进步。“像我们做实验科学的人,100次中几乎99次都是错误的,能有一次成功就很不错了。”
化解压力时会读书,心情不好时给花浇水、给鸟喂食,高福转移注意力不是逃避问题,而是在平息心态后再找答案。他喜欢读传记,并且看不同作者写的版本,丘吉尔的传记就看了几个版本。“看过撒切尔传,不瞒你说还看了林徽因的传记,看这些人文的东西对人生有不同的启发。”高福说。
“没有大把的时间娱乐,但我也不会落伍。凡是社会上流行的、热点的事物,我都会抽时间去了解。”高福最近在读比较火的大数据,“不管是科研还是管理,都需要紧跟时代。”
如同多数性情中人,高兴时会放声唱、大声喊,尤其在科研中有新发现时,高福还效仿西方人,带着大伙去酒吧庆祝。
科研和管理并不矛盾
和高福的交谈,是在数次碎片化的时间中进行。长长短短几十条微信对话,他有问必答、举一反三。常人晦涩不解的专业术语,他也会耐心细致地释惑。尽管行政职务缠身,他终不忘自己的老本行,频繁出差、忙于学术交流,并热衷将国外的最新理念引入国内。
科学无国界,传染病同样如此。在破解病毒密码的过程中,高福所做的研究必然是国际化的。
“作为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信息交流很重要,现在对正常的科研交流的看法有点过激。”高福称,国际上科学家的出差频率很高,他们一年中在世界各地做报告、交流科学思想。“现代科学发展太快,搞科研的人如果关起门来自己玩,就永远做不成大家,更做不到国际一流。”
在他看来,身兼科研和管理于一身并不矛盾。“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既要看到树木,又要看到森林。”高福解释说,学术有专攻的人注重细节,科研管理者则侧重宏观掌控,“一个在行的科研管理者,要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我努力朝两者合二为一的方向努力。”
“我们实验室在埃博拉的科研攻关上也是蛮拼的,最近争取在国际上做出点掷地有声的成果,到时欢迎你来报道。”采访结束时,高福不忘用“我们实验室”来结尾。
点评
细雨润竹
辛苦了,您若能在转帖前给大伙一个画龙点睛式的推荐意见,相信受益者更能感受到您的阳光与温暖
发表于 2015-4-14 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