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教授: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及时,非常好。对传统医学媒体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冲击。我的建议是传统媒体应该兼容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和平台。换句话讲,起码要两条腿走路。当然也不要将传统的全丢掉,传统中好的还是要继承。新媒体优良的方面,好用的也要学习发扬。你看国外一些著名的历史悠久的医学杂志,原来是纸质版的(Hard copy),现在有online。但并不像新的online 杂志,他还有hard copy。早在4、5年前我对新媒体特别感兴趣,我在5、6年前也创办过英文online杂志。那个时候国外学者就讲,如果你不采用online,你就会out of business。所以是必须要采用这些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起码要有兼容,两条腿走路。否则你就落后了,读者会越来越少,你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
MedSci:在新的移动医疗环境下你觉得对临床医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白教授: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我并不觉得这个问题从移动医疗的方式来回答更好。
我去年11月份首发过一本书,叫《实用物联网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中包括一篇《物联网医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我觉得用物联网医学定义和手段应用在临床研究上会比更好,比移动医疗好。为什么呢?物联网包括全面感知、可靠存储、智能处理,而移动光是一个可靠传输的问题,又没有感知又没有智能处理。所以用物联网医学技术手段用到药物研究中可以做到现在很多做临床研究人所梦想的real world research(真实世界研究)。这是最理想的临床药物研究。
你真正要做到真实世界的药物研究你离不开物联网医学,而不是移动医疗。光和病人联系,病人带个手机,那只能告诉你他感觉怎么样。你给他出几个问题他可以用触摸式的或语音的text给你。但是,那并不等于感知,那叫感受。那病人睡着了,他也没办法给你传送这个信息。我说的“全面感知”应该这么理解,比如,我的理想物联网医学临床药物研究的框架已经订好了,顶层设计已经设计好了,就是有无线传感器,有的是可穿戴的,有的是不可穿戴的。比如说我要测量一个人的呼吸心跳,我就用这个无线传感器。他睡着了,我也知道他的呼吸心跳多少,药物对他的影响怎么样,实时可靠的传输到我的云上去。然后我的云还有智能处理来分析诊断,帮助我们判断。是药帮他改变的呢?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那么这个才是真正的real world research。移动mobile做不到。你不能感知,只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