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11 22:45
01-11 22:43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2 17:30
查看: 2987|回复: 33

产科感染病例的诊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等风来 于 2015-3-9 13:34 编辑

请各位老师帮帮忙鉴别一下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一剖宫产产妇出院后8天自诉伤口疼痛一天入院,入院时伤口疼痛明显加重,伤口表面愈合良好,皮下有波动感,注射器抽吸皮下,可见液化脂肪,呈清亮色、无异味,入院体温36度,血常规WBC26.56,医生诊断脂肪液化,入院后给予抗感染、伤口换药引流治疗,两天后WBC11.5,第三天WBC10.52,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发热,且伤口周围无红肿热等局部症状(由于本院条件所限未送检),请教各位老师,这属于院感病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根据描述不像是手术部位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脂肪液化不属于感染。
这个治疗不用抗感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老师发现时及时在无菌操作下行穿刺抽吸液的培养。更有利于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脂肪液化,那么切口不可能表面愈合良好皮下有波动感,也不可能那么多天了还疼痛明显加重,况且血常规白细胞26.56也提示了感染,个人愚见该例应该是切口感染,医生诊断脂肪液化应该是故意避重就轻(反正你们医院也没有培养),要不然抗感染干嘛?脂肪液化不需要抗感染也不需要引流。

点评

确实有嫌疑。。。  发表于 2015-3-11 0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病例无法做培养的话建议可以做涂片查看,脓球多的就是感染,脂肪球多的就是脂肪液化。不然有时候真是无法判断。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5-3-11 0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做个培养来辅助检查?到底是脂肪球还是细菌一目了然。目前从老师提供的资料来看并没有出现感染的临床症状,确实也不好判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还是涂片,白细胞多于脂肪球的话就应该是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7楼老师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泊 发表于 2015-3-9 14:55
我赞同7楼老师的看法,

建议无菌操作下抽取液体培养,根据培养结果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病例真是难以鉴别:说其感染吧,体温正常,手术部位没有红肿热和脓性分泌物;说其不是感染吧,血象高及中性分类高,且用抗生素有效。期待有老师指点迷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7#老师意见,患者WBC26.56,而且住院后使用抗菌素,这怎么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我们医院常有一些肥胖病人术后会出现类似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7楼老师的说法,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及换药引流后,白细胞明显下降,治疗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描述不完全排除属于院感病例,因该例手术出院后8天即因切口疼痛入院,入院血象很高、医师又给予抗感染处理后血象逐天下降,说明抗感染有效,临床医师虽未诊断表浅切口感染,但该次感染会不会是与上次住院有关的“器官/腔隙感染”呢?所以,建议由你们的临床医师来作出诊断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txyy_ygk 发表于 2015-3-9 14:29
如果是脂肪液化,那么切口不可能表面愈合良好皮下有波动感,也不可能那么多天了还疼痛明显加重,况且血常规 ...

赞同!只是做好标本培养是判断感染与否以及何种感染所必须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pinganan 发表于 2015-3-10 09:16
根据描述不完全排除属于院感病例,因该例手术出院后8天即因切口疼痛入院,入院血象很高、医师又给予抗感染 ...

有些临床医生怕担责任,不愿意诊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