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茶韵幽香 于 2015-3-4 20:45 编辑
对于戊二醛的使用浓度监测问题,室温条件下,加人防锈剂和pH调节剂后,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或灭菌,可连续使用14d,使用期间戊二醛含量应≥1.8%。由于测试试纸比较昂贵,临床依从率极地,下面的都是相关的规范要求,不知各位同仁们医院是如何操作的?
1、《内镜清洗 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第三十三条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2、《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第二十一条 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 3、GB26372-2010《戊二醛消毒剂卫生标准》11.7 在室温条件下,加人亚硝酸钠和碳酸氢钠后的戊二醛消毒液最多可连续使用14d。连续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监测,掌握其浓度变化,低于要求浓度,停止使用。 4、《2014年中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专家共识意见》提出戊二醛需要每天使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 5、《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C.8.1.2.1 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 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其他戊二醛制剂的用法遵循卫生行政部门或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6、2013年报审批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7.2.1 浓度监测 a)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 b)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单次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应对每批次产品进行监测,可多次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应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