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495|回复: 21

多耐区分定植还是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请问各位老师,有一位患者在普通科室以肺部感染入院,48小时后痰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并出现发热,之后病情逐渐加重转入ICU,再次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体温高热,该病员是定植还是感染。

点评

把微生物报告贴出,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报告  发表于 2015-2-4 15:5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星火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本身就是呼吸道正常菌群、还要结合胸片、检查等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人病情加重,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应该属于医院内感染。如果患者病情好转,感染得到了控制,那么应该对新的病原体进行分析,是否污染,可以再次进行培养,如果和上次病原体相同,可以考虑定植。一定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逐渐加重转入ICU“,说明肺部感染没有治愈过,再次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是原来的感染没有治愈,并不是新发感染。
执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有关说明
痰、尿(接尿者)、烧伤创面可以存有多种细菌,因此连续几天几次的培养有不同细菌生长只算1次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患者以肺部感染入院,细菌培养也支持,所以肯定是存在感染了。
楼主的意思,是问后来培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事定植菌还是感染菌?
就目前的资料还不能判断,有可能是定植菌,有可能是新的感染菌,也有可能是之前就存在的混合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患者以肺部感染入院,细菌培养也支持,所以肯定是存在感染了。
楼主的意思,是问后来培养出的“鲍曼 ...[/quote]
老师,因第一次在普通科室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我们就算院内感染了,转入ICU后,连续2次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没有“肺炎克雷伯菌”了,是否也要算一此医院感染。

点评

污染可能性大,需要血培养等报告  发表于 2015-2-4 15: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得3、4楼老师说的都有道理,我对院感诊断方面有很多困惑,希望有权威老师肯定的解答一下。[/quote]
院感诊断标准出的时间都太久了,现在判定医院感染按标准来,都很模糊,判定得不是很准确。希望更新一下院感诊断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所言甚是。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细菌培养结果,仅是报告优势菌。
有可能病人标本培养后长出几种菌落(混合感染),但细菌室是挑其中的优势菌进行药敏和报告的。
因为只收费1次,涉及成本问题。
有些医院能做到全报,或者需要积极跟细菌室同事沟通。
所以看到细菌培养结果,并不能排除混合感染。第1次培养出肺克,第2次鲍曼,也不能说明鲍曼就是新的病原体。所以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好判断是否属于院感。
至于定植与感染的判定,可参照以下几点,结合临床进一步了解:
(1)是否存在呼吸道症状,胸部影像学是否有新出现的或渐进性渗出性病灶,白细胞计数增多或减少。
(2)存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如基础疾病、免疫状态、先期抗菌药物治疗、其他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机械通气时间等。
(3)痰标本质量合格。痰标本接种前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同时注意有无白细胞吞噬或伴行现象及细菌的染色和形态。
(4)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PA或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PA菌数≥106cfu/ml、气管内吸引物PA≥105cfu/mL、肺泡灌洗液PA≥104cfu/mL、防污染保护性气管镜毛刷PA≥103cfu/mL。
AB应也可参考这个标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沧浪之水 + 2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师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linguanwen 发表于 2015-2-4 15:33
7楼所言甚是。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细菌培养结果,仅是报告优势菌。
有可能病人标本培养后长出几种菌落(混 ...

好详细的回答~,向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5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老师的讨论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困惑,我们医院呼吸科及RICU这样的患者很多,很难去正确判断是院内院外,并且目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很高,药敏谱很相似,院外带入的也和院内药敏谱一样,我们怀疑有问题就按疑似进行了调查和处置,希望权威专家给予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像一些慢阻肺的病人,每次痰培养细菌都不一样,很难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喔,谢谢老师们,学习了,感控人员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7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原始培养标本涂片看白细胞吞噬现象来定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linguanwen 发表于 2015-2-4 15:33
7楼所言甚是。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细菌培养结果,仅是报告优势菌。
有可能病人标本培养后长出几种菌落(混 ...

老师解释得很详细,学到新知识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各位老师的专业回答,深感需要加深院感工作相关知识的全面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人员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掌握学习全面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