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黎卫士 于 2015-1-25 09:15 编辑
产房惊魂:我被艾滋病产妇的血感染了 这天,一位外地孕妇紧急转院到了我们这里,已经过到预产期了,随时有可能生产。我们赶紧安排住院,填病历,问病情。孕妇回答,身体情况正常,没有什么问题。 按照常规,对于这些没有在我们医院建档,而突然来的孕产妇,都要经过一系列常规检查化验,就在小文开始给产妇验血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小文平时很细心,可是,这回在验血的时候,却被针扎到了。当时,小文刚给孕妇抽完血,正要取下验血管时,突然针管掉了,因为有弹性,一下子就扎在小文的手背上,隔着手套,当时就看到出血了。 小文看了一眼手背,说,没事,我用水冲冲就好了。就当她要出屋的时候,躺在床上的产妇说话了:“医生,医生,对不起,我有艾滋病毒。” 在一旁的小橘子当时就火了:“来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 产妇低下头:“我怕,我怕你们不收我。” 听说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小文的脑子嗡的就大了,她马上意识到,糟了,我被艾滋病产妇的血感染了,‘暴露’了。这是我们行话,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职业暴露”。 小橘子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如果小文被感染上,可就坏了。她顾不得和产妇纠缠,马上拉着小文,到卫生间用清水冲洗,同时,把手背上局部的血液尽量挤出来,科里的人也都知道了消息,第一时间,报告了医院的“职业暴露评估委员会”。 5分钟不到,评估委员会的姜医生就来了,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感染源做了评估,同事迅速检测了小文的肝肾功能、血常规、感染五项,评估结果,小文的暴露情况属于高危。 小橘子在一旁,吓得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小文要是感染了艾滋病,她还没有结婚呢。” 姜医生只说一句:赶快吃药吧。 药房很快把药拿来了,第一时间为小文用上了抗病毒的阻断治疗药。 姜医生看着小文把药吃下去,安慰说:“别担心,迅速吃药,一般不会被感染,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很少见到医生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的,都是因为及时服药。在第一时间吃上相应的抗病毒药,可以将被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科学界认为,只要及时用药(不超过24小时),就能有效阻断艾滋病毒感染。这个时间点非常关键,因为72小时后,病毒就整合到淋巴细胞中了,这时候再用药,就很难进行阻断了。 小文的事情暂时解决了,艾滋病产妇的事情怎么办? 小橘子愤愤不平的说:“咱们还是转到别的医院去吧,这个孕妇太不地道了,有了艾滋病,也不说,这不是害人吗?” 马主任摆摆手:“刚才我也和她谈了,她就是担心我们不收她,她也内疚,一直向我说对不起,算了,换位思考一下,也有情可原,还是我们负责吧。” 如果孕妇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生孩子的时候我们都建议尽量剖腹产,这样可以使产程缩短,避免孩子在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当天,剖腹产的手术马主任亲自上台,几个年轻结婚的,都被勒令休息。我们选择了专门的隔离手术室,剖腹产手术过程防护升到了高级,我们几个产房老人都全副武装,穿上了全双层手术衣,戴三层手套,佩戴隔离眼镜,在手术器械传递时,也是异常小心。用小器械时,首先将器械放到托盘里递到马主任面前,马主任再小心地拿起,用大器械时,将器械尖端对准自己,末端对准马主任,再递给她。抢救使用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疗垃圾的处理都独立进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最后,胎儿顺利产出,经过检测,没有感染艾滋病毒,完全是一个健康的小宝宝。过了几天,母子就平安就出院了。 产妇没事了,可是,小文受的罪才刚开始。 小文吃的药是有副作用的,最严重的是在服药的第一个月,而小文必须吃满一个月。所以很快就出现疲劳、低烧、发热、面色苍白的症状,而且,吃什么都吐,有一天,小文的肠胃实在受不了了,跑到值班室对我说:“师父,实在不行了,您给我打一针奥美拉唑吧”。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小文没有把自己职业暴露的事情告诉父母,一个月里,小文饮食不思,神情低落,本来就不到100斤的小文瘦到了80斤,她妈妈还以为她失恋了呢,好在小文的男朋友很给力,频繁的见面安慰,不见面的时候,也时常发微信支持鼓励,小文的职业暴露,反倒让他们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一般来说,艾滋病职业暴露,需要三次检测,第一次检测,在等着检测报告出来的时候。小文紧张死了。 第一次检测是在小文吃药一个月之后,当时小文真是不敢看化验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就算是阴性的,也不能说明小文就没事,因为有个“窗口期”的问题,在这个“窗口期”的时候,即便被感染了也可能是检测不出来的。但第一次检测也很重要,还好,第一次检测,小文是阴性的。 接下来就是三个月后的第二次检测,这次就比较有价值了,如果这次也是阴性,就能提示小文被感染的可能性又小了很多。结果还是阴性,那次小文长出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一年后的最后一次检测,小文做了检查,检测报告还是阴性的,这下子,小文才算躲过了那次“职业暴露”。 信源地址:http://health.sohu.com/20150123/n40800983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