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我要吐槽
›
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21
|
回复:
11
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
[复制链接]
acqrmyy
acqrmyy
当前离线
积分
2863
发表于 2009-2-2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
http://www.jkb.com.cn/document/74706.htm?docid=74706&cat=0D&sKsyWord=null
[/td]
一些数字让人不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对过去3年全国27家医院的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结果表明,医院消毒合格率仅七成,因消毒不合格引发医院感染的风险较大。
监测结果显示,这些医院手术室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2.49%,内镜清洗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3.77%,医院污水处理后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51%,均存在较多问题。口腔科用水问题更多,我国还没有这类水质的卫生标准,如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100个菌落数/毫升来判定(口腔科用水的水质多数情况下显然应该高于饮用水卫生标准),手机喷水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28.57%,冲洗水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37.95%。
“这些数字确实让人不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消毒检测中心主任张流波介绍说,消毒灭菌不合格容易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工作不只是医院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从2005年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逐步建立了全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网,目前监测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山东、湖北、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8个省市的27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9家、三级医院18家。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监测工作会议上,8个省市监测点负责人和专家一致认为,一些医院在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在管理上、技术上帮助医院解决实际问题。
内镜检查让人担心
一位患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好不容易和医生约好,某天他第一个做胃镜检查,他认为腔镜在浸泡消毒一个晚上后肯定安全。结果当天早晨赶到医院一看,已经有人开始做了。他犹豫之后还是放弃了当天的检查。
“患者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张流波说,内镜从清洗、消毒到使用的过程,应该在45分钟以上,操作过程稍一拖延就需1个小时。以此计算,一条内镜一天最多只能检查约10个病人,如果医院的实际使用频率高于这一数字,消毒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一位医生说,医院平均一条内镜一天要用于20个到25个病人的检查。即便如此,患者仍然抱怨预约胃镜检查要等好几天。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患者的就医需求有着巨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医院加快了内镜的循环使用。
专家介绍说,监测显示不仅内镜清洗消毒后合格率较低,污染较为严重,而且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比较,其细菌菌落总数和合格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全国范围内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较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医院能不能多添加几条内镜?据说,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这也很困难。因为一条内镜便宜的要十万余元,贵的几十万元,医院的经济承受力有限,而且医院购买后还要考虑加快使用以收回成本的问题。据了解,一些二级医院只有一条内镜。
有关专家还发现,目前临床上的一些内镜医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内镜理论学习和规范的专业技术培训,内镜消毒不严,给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带来隐患。
监管需要多方合力
“对于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卫生部在监督管理方面已经制定一套较完备的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张流波说,消毒和院感控制涉及非常琐碎的日常工作,目前很多医院还没有完全按照规定去做。
目前,医院大多设置了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质控办等部门,但这些部门在医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位地市级医院的质控办主任告诉记者,质控是个“得罪人的活”,很多业务科室都在扩张床位,添置设备,发展创收,如果严格按照各种规范来要求,就等于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再加上质控办在待遇等方面的劣势,很多人不愿意干,力量很薄弱。
张流波介绍说,加强监管,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及其他专业协会等外部力量通力协作共同完成。这些年,卫生监督所虽具有对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权,但多缺少专业技术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实际执行比较困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虽有较强的检验和疾病控制能力,特别是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经验,但没有监督权,进入医院开展监督检查在操作上存在困难。目前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不是很默契。
“人家医院不请,我们也很难进去。”一位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消毒技术和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的发展都很快,现在一些疾控中心的技术水平已经明显落后了,“过几年我们也就不懂了”。
医院感染控制及其他专业协会作为社会力量,是对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有生力量,但它们受专业限制,缺少全面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检测能力,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监督检查。
据专家介绍,在欧洲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多由公共卫生机构负责。美国除有一些公共卫生与职业安全机构参与外,还大量依靠民间行业协会。
张流波认为,我国的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目前急需的是整合力量,落实措施。
来源: 健康报
发布日期:2009-0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月白风清
月白风清
当前离线
积分
4038
发表于 2009-2-2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报文章“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
月27日健康报发表了题为“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的文章,读来感受有三:
第一是实话实说。第二是甚感压力沉重。第三是国家宏观上重视了。看来我们的工作会越来越有意义,推荐给大家读一读。
http://www.jkb.com.cn/document/74706.htm?docid=74706&cat=0D&sKsyWord=null
2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jc1130
wjc1130
当前离线
积分
1966
发表于 2009-2-2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院感形势真的是很严峻,不抓不行了,但是经济是制约感控的重要因素,怎么办呢?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关键是要让领导认识到,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就害怕流于形式。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
当前离线
积分
9684
发表于 2009-2-27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月白风清 的帖子
院感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领导是不乐意投入和重视的.尤其是基层医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9-2-2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
一些数字让人不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对过去3年全国27家医院的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结果表明,医院消毒合格率仅七成,因消毒不合格引发医院感染的风险较大。
监测结果显示,这些医院手术室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2.49%,内镜清洗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3.77%,医院污水处理后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51%,均存在较多问题。口腔科用水问题更多,我国还没有这类水质的卫生标准,如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100个菌落数/毫升来判定(口腔科用水的水质多数情况下显然应该高于饮用水卫生标准),手机喷水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28.57%,冲洗水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为37.95%。
“这些数字确实让人不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消毒检测中心主任张流波介绍说,消毒灭菌不合格容易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工作不只是医院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从2005年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逐步建立了全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网,目前监测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山东、湖北、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8个省市的27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9家、三级医院18家。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监测工作会议上,8个省市监测点负责人和专家一致认为,一些医院在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在管理上、技术上帮助医院解决实际问题。
内镜检查让人担心
一位患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好不容易和医生约好,某天他第一个做胃镜检查,他认为腔镜在浸泡消毒一个晚上后肯定安全。结果当天早晨赶到医院一看,已经有人开始做了。他犹豫之后还是放弃了当天的检查。
“患者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张流波说,内镜从清洗、消毒到使用的过程,应该在45分钟以上,操作过程稍一拖延就需1个小时。以此计算,一条内镜一天最多只能检查约10个病人,如果医院的实际使用频率高于这一数字,消毒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一位医生说,医院平均一条内镜一天要用于20个到25个病人的检查。即便如此,患者仍然抱怨预约胃镜检查要等好几天。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患者的就医需求有着巨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医院加快了内镜的循环使用。
专家介绍说,监测显示不仅内镜清洗消毒后合格率较低,污染较为严重,而且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比较,其细菌菌落总数和合格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全国范围内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较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医院能不能多添加几条内镜?据说,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这也很困难。因为一条内镜便宜的要十万余元,贵的几十万元,医院的经济承受力有限,而且医院购买后还要考虑加快使用以收回成本的问题。据了解,一些二级医院只有一条内镜。
有关专家还发现,目前临床上的一些内镜医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内镜理论学习和规范的专业技术培训,内镜消毒不严,给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带来隐患。
监管需要多方合力
“对于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卫生部在监督管理方面已经制定一套较完备的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张流波说,消毒和院感控制涉及非常琐碎的日常工作,目前很多医院还没有完全按照规定去做。
目前,医院大多设置了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质控办等部门,但这些部门在医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位地市级医院的质控办主任告诉记者,质控是个“得罪人的活”,很多业务科室都在扩张床位,添置设备,发展创收,如果严格按照各种规范来要求,就等于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再加上质控办在待遇等方面的劣势,很多人不愿意干,力量很薄弱。
张流波介绍说,加强监管,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及其他专业协会等外部力量通力协作共同完成。这些年,卫生监督所虽具有对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权,但多缺少专业技术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实际执行比较困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虽有较强的检验和疾病控制能力,特别是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经验,但没有监督权,进入医院开展监督检查在操作上存在困难。目前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不是很默契。
“人家医院不请,我们也很难进去。”一位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消毒技术和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的发展都很快,现在一些疾控中心的技术水平已经明显落后了,“过几年我们也就不懂了”。
医院感染控制及其他专业协会作为社会力量,是对医院消毒和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有生力量,但它们受专业限制,缺少全面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检测能力,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监督检查。
据专家介绍,在欧洲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多由公共卫生机构负责。美国除有一些公共卫生与职业安全机构参与外,还大量依靠民间行业协会。
张流波认为,我国的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目前急需的是整合力量,落实措施。
http://www.jkb.com.cn/document/74706.htm?docid=74706&cat=0D&sKsyWord=nul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茶花
茶花
当前离线
积分
729
发表于 2009-2-2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gjs661 的帖子
通读了《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一文写的好,写的对。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水墨画
水墨画
当前离线
积分
6692
发表于 2009-2-2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镜的数量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领导不同意添置,我们感控人员无可奈何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点点
小点点
当前离线
积分
11479
发表于 2009-2-2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流波主任说得很好,应让各级领导进行传阅。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09-2-2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不能脱离公共卫生的大环境:handshake
消毒需要做正确的事,也需要正确的监管??: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老朽
老朽
当前离线
积分
10534
发表于 2009-2-2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
1、是政府高层实事求是的关注此项工作,政策到位。
2、是公立医院的投资渠道与功能的一致性执行到位;私立医院的准入机制100%到位。
3、是监督部门的职权行使到位。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molihuamj
molihuamj
当前离线
积分
986
发表于 2009-3-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有一种想法:政府是否能加快步伐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规,从医院的建筑、基础设施、到具体的消毒灭菌方法,不能让不懂医院建筑要求的设计院来建医院,是否有资质规定?或有了事情再来补救?做院感的人往往无所适从。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禾女玉兔
禾女玉兔
当前离线
积分
4028
发表于 2009-3-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由某一部门是很难去达到有效的控制的!: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