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5|回复: 3

2014 感染频道学霸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2014 感染频道学霸必读
                                       2015-01-08 17:28来源:丁香园作者:木木-小新
     1、Medscape:AAEM 专家呼吁停止滥用阿奇霉素
     2014 年美国急诊医学会(AAEM)上,多位与会专家呼吁停止将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用于各种常见感染的治疗。
     (1)阿奇霉素适应症:慢性肺疾病急性细菌性加重、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咽炎、扁桃体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附属器感染、尿道炎和宫颈炎、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等。
     (2)阿奇霉素容易产生耐药,许多常见感染临床治疗指南不推荐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的每个适应症也都可以找到更好的替代治疗药物。
    (3)造成阿奇霉素滥用的部分压力来源于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2、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知多少
     美国 CDC 建议对刚出生至 18 岁的人群接种 16 种疫苗以预防以下相关感染疾病:白喉、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甲型肝炎(HAV)、乙型肝炎(HBV)、人乳头瘤病毒(HPV)、流感、麻疹、脑膜炎球菌病、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肺炎球菌病、脊髓灰质炎、轮状病毒(严重腹泻)、风疹(德国麻疹)、破伤风、水痘。
     (1)乙肝疫苗:新生儿出院前给予首剂乙肝疫苗(HepB)。1-2 个月龄时给予第二剂 HepB;6-18 个月龄时给予第三剂 HepB。
     (2)轮状病毒疫苗:所有婴儿在 2-4 个月龄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RV1:Rotarix 疫苗;RV5:RotaTeq 疫苗)。如果使用三剂序贯轮状病毒疫苗(RotaTeq),则在 6 个月时给予第三剂疫苗。
    (3)百白破:常规对 2、4、6 个月及 15-18 个月和 4-6 岁的儿童进行五剂系列的白喉 / 破伤风 / 百日咳疫苗(DTaP)接种。所有 11-12 岁青少年和怀孕少女都常规给予一剂破伤风 / 白喉类毒素 / 百日咳(Tdap)疫苗。
     (4)b 型流感嗜血杆菌:常规对 2-4 个月龄的婴儿接种 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使用两剂(PedvaxHib、COMVAX)或三剂初级疫苗系列(ActHIB、MenHibrix、Pentacel)。12-15 个月龄时给予任何一种 Hib 加强针。
     (5)肺炎链球菌疾病:2、4、6 个月和 12-15 个月龄儿童定期接种四剂共价肺炎球菌疫苗(PCV13)。第一剂 PCV13 疫苗最早可在 6 周龄大小时给予接种。
     (6)脊髓灰质炎疫苗:对 2、4、6-18 个月和 4-6 岁的婴儿、儿童应按时给予四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7)流感疫苗:所有年龄≥6 个月的儿童均应定期每年接种流感疫苗。2-18 岁健康儿童 / 青少年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IIV)或减毒活疫苗(LAIV)(首选)。
     (8)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常规于 12-15 个月龄和 4-6 岁两个时期分别给予一剂接种。
     (9)水痘(VAR)疫苗:常规于 12-15 月龄和 4-6 岁时分别接种一次。
     (10)甲型肝炎(HepA)疫苗:12-23 个月龄时给予两次接种,两针间隔 6-18 个月。
     (11)人乳头瘤病毒(HPV):所有 11-12 岁儿童应接种三剂 HPV 疫苗。9 岁也可接种该系列疫苗。女性可接种 HPV2 或 HPV4 疫苗,男性只接种 HPV4 疫苗。
     (12)脑膜炎球菌:有两种四价结合疫苗,MenACWY-D(Menactra)和 MenACWY-CRM(Menveo)可用。11-12 岁健康儿童接种一剂,16 岁接种一剂加强针。11-18 岁 HIV 阳性者也应接种两针疫苗。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新综述
本文从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对 HBV 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旨在提高公众和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的认知。
     (1)HBV 通过接触感染的血液或者精液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母婴传播、性传播以及不安全注射、输血或者透析。
     (2)主动免疫可以保护未暴露人群免受 HBV 感染。HBV 疫苗适应证包括所有新生儿,所有出生时未接种的儿童、青少年,以及高危****。
     (3)HBsAg 是 HBV 感染的标志。出现抗 -HBs 代表对 HBV 免疫力的建立。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仅有抗 -HBs 阳性,而从 HBV 既往感染恢复还伴有抗 -HBc IgG 阳性。HBV DNA 是对病毒载量的直接检测,能够体现病毒的复制能力。
     (4)七种抗病毒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慢乙肝治疗:2 种干扰素α(普通和聚乙二醇干扰素),以及 5 种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及替诺福韦酯)。
     4、梅毒的治疗
青霉素作为梅毒的治疗药物已超过半世纪,但是有关梅毒不同阶段选用何种治疗方案最合适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特殊人群中。本文对梅毒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
     (1)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评估都依赖于血清学检测。梅毒螺旋体试验检测特异性针对梅毒螺旋体抗原成分的抗体,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检测针对非特异性心磷脂 - 胆固醇 - 卵磷脂反应素抗原的抗体。
     (2)单次肌肉注射 240 万单位苄星青霉素 G(BPG) 治疗早期梅毒有效。不推荐红霉素治疗,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是青霉素的替代候选药物。
     (3)神经梅毒不宜使用 BPG 治疗,静脉注射水剂青霉素 G 为神经梅毒的治疗选择。
    (4)合并 HIV 感染的患者治疗后血清学失败风险可能增加,专家建议在此类早期梅毒患者中给予较长时间的青霉素治疗。
     (5)青霉素是目前治疗合并 HIV 感染的神经梅毒患者的首选,每天静脉注射 1-2g 头孢曲松连续 10 天也是有效的替代治疗。
     (6)妊娠梅毒需注意早产或胎儿窘迫所引起的风险,但不应该延迟或拒绝治疗。不推荐使用青霉素的替代药物治疗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
     5、结核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挑战
     本文对结核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涉及肺内、肺外结核,多耐药及广泛耐药结核的治疗选择、合并 HIV 感染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总结。图文并茂,不得不看。
     6、当 HIV 遇上青春期
     HIV 感染的青少年必须面对各种心理问题,快速的身心发展,长期药物服用,性关系的处理等。
(1)婴幼儿时期感染 HIV,通常表现为发育受阻、严重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艾滋病相关性疾病。年龄较大的 HIV 感染儿童者则表现为无症状或多个非特异性症状,如复发性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腹泻、轻微的皮肤感染和发育不良。
    (2)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感染 HIV 后病毒会在体内长期存在,从而诱发恶性疾病。
    (3)HIV 感染儿童对疫苗反应率较低,免疫能力较弱,因而易感。
    (4)HIV 感染的青春期病人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较高,包括慢性肺疾病、心脏疾病、生长障碍、神经认知疾病、皮肤病、肾脏和骨骼疾病等。
    (5)5 岁以下 HIV 感染的儿童都应接受 ART 治疗。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和****中,ART 治疗应延迟。
     7、临床综述:危重患者的抗生素个体化给药
研究显示,优化抗生素给药方案可以改善危重患者的临床预后,早期并合理地予以抗生素治疗可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
     (1)危重病患者发生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其体内抗生素血药浓度可能发生极大改变,易导致患者临床治疗失败、出现耐药菌感染甚至药物毒性反应。
     (2)建议依照下列步骤对危重病人实施个体化给药:确诊感染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构建患者生理特征概貌(如体重、性别、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浓度、体液过载状态和有无体外循环等);基于患者生理特征和当地 ICU 细菌药敏基线数据,估测首次给药剂量;有条件可辅助利用合适的软件;确诊后及时对患者给药治疗;在预设时点采取血液样本,并实时对测量数据进行评估。
     (3)优化 ICU 患者个体化抗生素给药,应为其考虑到抗生素针对感染病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选择合适的方案,以获得可能成功达到的必要药动学 / 药效学比值。
     8、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新出现的出血热,病原体为 SFTS? 病毒(SFTSV),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
     (1)首个病例出现在中国农村地区。中国已有 11 个省份发现大约 2500 例该病病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和中部,河南、湖北和山东的病例数最多,平均死亡率为 7.3%。
     (2)SFTS 病毒在地方性蜱 - 脊椎动物 - 蜱链中循环。家养动物是 SFTS 病毒传播扩大的主要宿主,啮齿类动物上也曾发现 SFTS 病毒感染。
     (3)SFTS 以发热和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急性起病,随后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数进行性下降。潜伏期为蜱虫叮咬后 5-14 天。发热期以流感样症状为特征,同时伴随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可检测到高病毒载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志。
     (4)发病至死亡平均 9? 天,存活者恢复期在发病后 11-19 天开始,临床症状开始消退,实验室检查逐渐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100×109/L)和白细胞减少(<4.0×109/L)似乎是 SFTSV 感染始终如一的特征。
     (5)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应尽早开展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确保水电解质平衡,降温,对有必要者输注血小板和血浆。给予中和抗体可降低病毒载量,预防病毒传播,同时可能降低预后不良的风险。血浆交换和利巴韦林可作为治疗重症 SFTS 患者的潜在救命疗法。
    9、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WS 299-2008) 解读
     《乙肝诊断标准》将乙肝分为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1)抗 -HBc IgM(1:1000) 检测结果阳性或肝组织学检测结果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是诊断急性乙肝的关键指标。
     (2)HBsAg 阳性持续时间 6 个月以上,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并排除导致 ALT 升高的其他原因,血清 HBeAg 或抗 -HBe 阳性,或检出 HBV DNA 等,即可确诊为慢性乙肝。
     (3)乙肝肝硬化和乙肝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前提均为 HBsAg 阳性或有慢性乙肝病史。原发性肝癌需有相应肿瘤标志物阳性、典型影像学表现或组织学检查结果。
     (4)慢性 HBV 携带者和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的相同点:HBsAg 阳性超过 6 个月,均无明显症状和体征,ALT 和 AST 持续正常。最主要区别:慢性 HBV 携带者的 HBeAg 阳性,血清 HBV DNA 可检出,而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的 HBeAg 阴性,血清 HBV DNA 检测不到。
     10、从发现到治愈:纵观丙型肝炎 25 年
     1989 年: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1991 年:首次批准丙型肝炎药物治疗—干扰素α-2b
     1992 年:美国对供血血液进行常规 HCV 筛查
     1998 年:美 CDC 发布丙肝筛查建议
     2007 年:美国丙肝死亡人数超 HIV
     2010 年:FDA 批准第一个 HCV 快速血液检测
    2011 年:奥巴马宣布 7 月 28 日为世界肝炎日。第一代抗病毒药物蛋白酶抑制剂崭露头角。
     2012 年:CDC 推荐“婴儿潮”出生人口筛查丙型肝炎
      2013 年:FDA 批准新抗病毒药物。全口服方案或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用可使患者获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清清 + 2 + 4 赞一个!
风雨同舟 + 6 很前卫的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5-1-1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内酯类在儿科的应用十分普遍,以阿奇霉素(静脉)为例,说明书上明确指出儿童或16岁以下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清楚,但现在静脉用阿奇霉素(希舒美)已在儿科使用,令人担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ed](2)单次肌肉注射 240 万单位苄星青霉素 G(BPG) 治疗早期梅毒有效。对早期梅毒,长效青霉素单次注射既有效。因此,在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用药时,注射2-3周的长效青霉素是不必要的。(以往的帖子中,看到不少会员的发言中,预防梅毒职业暴露用2-3周的长效青霉素,有感而发此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病毒感染所致?学知识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