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3|回复: 22

【合理用药】急诊抗感染的三大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文作者:于学忠 ;来源:健康报


感染是目前急诊患者就诊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推进抗生素规范使用,以及“三正确原则”(正确的病人、时间和抗生素)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急诊医生熟知并应用,急诊抗感染现状已有较大改观。但重症感染病死率居高不下和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的严峻现状,要求我们不仅要及时控制重症感染,降低病死率,还要控制耐药性,降低费用,防止抗生素滥用。及时而合理地抗感染,对所有急诊医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使命。


急诊抗感染药物,用不用?


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类型复杂,感染部位多样,临床表现不一,病情轻重差异巨大,大量非感染或轻症感染患者中间潜藏着重症感染患者。在构成丰富而复杂的急诊患者中快速、准确识别出需要抗感染的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急诊医生临床决策时间紧迫,在缺乏病原学证据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合理治疗,而其正确率受到专业知识、观察能力、综合判断和处置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需要知识的培训与更新,能力和经验的积累。急诊医生应当时刻有意识地去获得和提高这种能力。


一般来说,对于明确的感染或高度疑似重症感染,必须及时抗感染治疗;而对于病情稳定,一时不能明确是否感染的病人,如发热待查等,应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再进行针对治疗。当临床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明确有无感染时,建议联合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来判断,像本栏目之前介绍的,联合检测预测细菌感染的准确性可达到90%。


临床中,我们要克服一些常见的误区,如发热就用抗生素,白细胞高就是感染,感冒或流感常规使用抗生素,无指征预防应用抗生素,使用高档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急诊抗感染药物,用什么?


现在仍有一些急诊医生,很少学习或参考指南,纯粹依靠自身经验或上级医师的指示,甚至完全依据对某些药物的熟悉程度或主观喜好来选择治疗药物。科学的抗感染应综合考虑病原微生物、机体和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和耐药情况,是急诊经验性抗感染的重要步骤,多需要结合感染诊断、宿主因素、所属区域微生物流行特点和药敏情况。如健康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最常见病原体可能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白细胞不高的CAP则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或病毒所致。而对于院内获得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的推断则主要依靠该医疗机构或科室的微生物流行情况。


耐药菌感染是临床上越来越棘手的问题,抗生素使用不正确会增加病死率,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必须要考虑有无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如患者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近期住院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所属区域微生物流行特点,才能选择出正确的初始药物治疗。机体和抗生素之间的作用也是我们用药前必须考虑的,如患者的年龄、依从性、肝肾功能、有无影响药物选择的合并症、特殊情况(孕妇、哺乳),同时充分掌握抗生素特性,包括抗生素抗菌谱、安全性、不良反应、体外活性以及组织穿透性等。


最后我们还需要重视相关指南、共识或策略的指导作用,遵从抗生素指南是提早达到临床稳定的影响因素。所以,初始经验治疗的理想抗生素应具备的特点包括:抗菌谱覆盖可能的病原体,迅速清除致病菌,靶组织药物浓度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依从性好,符合相关指南推荐。


急诊抗感染药物,怎么用?


PK/PD是指导临床抗感染药物具体使用方法的重要依据,如合适的剂量、给药次数、点滴持续时间等。急诊医生应熟悉常用抗生素的PK/PD参数,如浓度或时间依赖性抗生素、AUC/MIC、Cmax/MIC和T>MIC等,以利于临床科学应用。


重症感染在急诊延迟抗感染仍不少见。国内一项研究显示,各级医院不同级别医生对重症CAP抗感染开始时间知晓正确率只有3.8%。这一结果令人震惊。初始抗感染延迟或不正确都会增加重症感染的病死率,所以重症感染及时抗感染的概念在各级急诊医生中还需要不断强化,如感染性休克和重症CAP一小时内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尽可能进行微生物培养。有条件的急诊科可对重症感染来诊到抗生素使用时间、抗感染前病原学送检率进行质控,以进一步规范重症感染的起始治疗。重症感染及时抗感染的前提是重症感染的诊断,这要求我们对感染性疾病有分层的意识和标准。目前许多感染性疾病还缺乏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但可以借鉴一些现有的评分,如肺炎的CURB-65和PSI评分等协助临床分层。


重症感染起始治疗“重锤猛击”已为许多医生采用,但临床实际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典型的就是认为重症感染就是耐药菌感染或混合感染,广谱或足够覆盖就是全面覆盖,导致不加辨别地使用“大万能”——这也是抗生素滥用的一种形式。初始经验性广谱抗感染治疗一用到底,而没有降阶梯为目标性治疗,也是常见的临床现象。这两种现象均会催生耐药菌的产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在初始治疗前一定要考虑下个阶梯在哪;在48~72小时病原学诊断报告后,结合临床治疗反应重新评价抗感染方案。


在抗感染治疗中评价疗效和制订方案是同等重要的。治疗48小时后感染病情恶化和72小时后无变化的患者,应当考虑方案是否需要调整。此时应当考虑:是不是感染,有没有病原体没覆盖,抗生素选择和用法对不对,感染灶引流通畅吗,是否全身状况影响疗效(免疫状况、营养情况)等。


急诊医生在每日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都要认真思考其合理性,对于上述三个问题自己要有明确的答案。只有这样,急诊经验性抗感染才能越来越接近目标并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既及时又合理。


作者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金币 +6 收起 理由
小雨点儿 + 4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感染需要哪些策略?1、病人为什么会感染?(个性化)2、感染部位在哪里?(感染灶原发、继发或第三年型)3、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识别?(流行病)4、怎样应对感染?(抗感染的策略)。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是智慧的本领,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不断的提升和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48小时后感染病情恶化和72小时后无变化的患者,应当考虑方案是否需要调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星火老师及时分享急诊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知识,星火老师的帖子既先进又实用!每天上论坛拜读星火老师的发帖,感觉如饮甘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增长了新知识,论坛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星火老师的分享,在论坛上学到好多的知识,太好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知识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火 于 2014-11-24 22:56 编辑

每天被抗菌药物的应用困惑着,用或不用,停或不停等,类似的问题纠结着。
比如什么时候升阶梯,什么时间降阶梯啊
不同部位的抗感染的策略不一样?
临床微生物给力的时候,可能是小概率啊

抗感染小故事真不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泰能清除不了大肠埃希菌?什么原因导致持续细菌学报告是几乎一样的大肠埃希菌。。。
明确合并腹壁蜂窝组织炎,阳性菌可能性大吧,万古霉素已经应用5天,可是腹壁红肿加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症监护室VIP患者是79岁的老爷子,突发脑梗塞介入术后,颅内感染(卒中肺炎。。。),美平+万古+舒普深,顶级组合,超级剂量。细菌没有报告出,涂片也几乎无获。怀疑二重真菌感染,快速G实验正常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妇科一例27岁宫颈癌术后体温反复波动异常,经验推测可能手术大,损伤密集?盆腔感染早期,是否给予抗菌药物覆盖,很是符合逻辑的分析?最终舒普深及早应用上,继续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急诊抗感染的三大问题

急诊抗感染的三大问题

作者:于学忠  来源:健康报

  感染是目前急诊患者就诊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推进抗生素规范使用,以及“三正确原则”(正确的病人、时间和抗生素)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急诊医生熟知并应用,急诊抗感染现状已有较大改观。但重症感染病死率居高不下和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的严峻现状,要求我们不仅要及时控制重症感染,降低病死率,还要控制耐药性,降低费用,防止抗生素滥用。及时而合理地抗感染,对所有急诊医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使命。

急诊抗感染药物,用不用?
  
  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类型复杂,感染部位多样,临床表现不一,病情轻重差异巨大,大量非感染或轻症感染患者中间潜藏着重症感染患者。在构成丰富而复杂的急诊患者中快速、准确识别出需要抗感染的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急诊医生临床决策时间紧迫,在缺乏病原学证据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合理治疗,而其正确率受到专业知识、观察能力、综合判断和处置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需要知识的培训与更新,能力和经验的积累。急诊医生应当时刻有意识地去获得和提高这种能力。

  一般来说,对于明确的感染或高度疑似重症感染,必须及时抗感染治疗;而对于病情稳定,一时不能明确是否感染的病人,如发热待查等,应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再进行针对治疗。当临床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明确有无感染时,建议联合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来判断,像本栏目之前介绍的,联合检测预测细菌感染的准确性可达到90%。

  临床中,我们要克服一些常见的误区,如发热就用抗生素,白细胞高就是感染,感冒或流感常规使用抗生素,无指征预防应用抗生素,使用高档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急诊抗感染药物,用什么?
  
  现在仍有一些急诊医生,很少学习或参考指南,纯粹依靠自身经验或上级医师的指示,甚至完全依据对某些药物的熟悉程度或主观喜好来选择治疗药物。科学的抗感染应综合考虑病原微生物、机体和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和耐药情况,是急诊经验性抗感染的重要步骤,多需要结合感染诊断、宿主因素、所属区域微生物流行特点和药敏情况。如健康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最常见病原体可能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白细胞不高的CAP则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或病毒所致。而对于院内获得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的推断则主要依靠该医疗机构或科室的微生物流行情况。

  耐药菌感染是临床上越来越棘手的问题,抗生素使用不正确会增加病死率,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必须要考虑有无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如患者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近期住院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所属区域微生物流行特点,才能选择出正确的初始药物治疗。机体和抗生素之间的作用也是我们用药前必须考虑的,如患者的年龄、依从性、肝肾功能、有无影响药物选择的合并症、特殊情况(孕妇、哺乳),同时充分掌握抗生素特性,包括抗生素抗菌谱、安全性、不良反应、体外活性以及组织穿透性等。

  最后我们还需要重视相关指南、共识或策略的指导作用,遵从抗生素指南是提早达到临床稳定的影响因素。所以,初始经验治疗的理想抗生素应具备的特点包括:抗菌谱覆盖可能的病原体,迅速清除致病菌,靶组织药物浓度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依从性好,符合相关指南推荐。

急诊抗感染药物,怎么用?
  
  PK/PD是指导临床抗感染药物具体使用方法的重要依据,如合适的剂量、给药次数、点滴持续时间等。急诊医生应熟悉常用抗生素的PK/PD参数,如浓度或时间依赖性抗生素、AUC/MIC、Cmax/MIC和T>MIC等,以利于临床科学应用。

  重症感染在急诊延迟抗感染仍不少见。国内一项研究显示,各级医院不同级别医生对重症CAP抗感染开始时间知晓正确率只有3.8%。这一结果令人震惊。初始抗感染延迟或不正确都会增加重症感染的病死率,所以重症感染及时抗感染的概念在各级急诊医生中还需要不断强化,如感染性休克和重症CAP一小时内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尽可能进行微生物培养。有条件的急诊科可对重症感染来诊到抗生素使用时间、抗感染前病原学送检率进行质控,以进一步规范重症感染的起始治疗。重症感染及时抗感染的前提是重症感染的诊断,这要求我们对感染性疾病有分层的意识和标准。目前许多感染性疾病还缺乏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但可以借鉴一些现有的评分,如肺炎的CURB-65和PSI评分等协助临床分层。

  重症感染起始治疗“重锤猛击”已为许多医生采用,但临床实际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典型的就是认为重症感染就是耐药菌感染或混合感染,广谱或足够覆盖就是全面覆盖,导致不加辨别地使用“大万能”——这也是抗生素滥用的一种形式。初始经验性广谱抗感染治疗一用到底,而没有降阶梯为目标性治疗,也是常见的临床现象。这两种现象均会催生耐药菌的产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在初始治疗前一定要考虑下个阶梯在哪;在48~72小时病原学诊断报告后,结合临床治疗反应重新评价抗感染方案。

  在抗感染治疗中评价疗效和制订方案是同等重要的。治疗48小时后感染病情恶化和72小时后无变化的患者,应当考虑方案是否需要调整。此时应当考虑:是不是感染,有没有病原体没覆盖,抗生素选择和用法对不对,感染灶引流通畅吗,是否全身状况影响疗效(免疫状况、营养情况)等。

  急诊医生在每日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都要认真思考其合理性,对于上述三个问题自己要有明确的答案。只有这样,急诊经验性抗感染才能越来越接近目标并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既及时又合理。

作者单位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转自丁香园
http://www.clinphar.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351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乔-乔 + 2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老师!很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急诊用药很重要,但我们临床医师不重视,是该学习抗菌药物指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与管理要求,以下各项检查可作为计算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1.无菌体液细菌涂片;
2.合格标本细菌培养;
3.肺炎链球菌尿抗原;
4.军团菌抗原/抗体检验;
5.真菌涂片及培养;
6.血清真菌G实验或GM试验;
7.血清降钙素原检验(PC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标本涂片、染色、镜检(相对于培养:快速);正确性常规药敏百分比定期、不定期统计提供、临床以之为经验用药依据(相对而言:亦快速),为破解“急诊抗感染的三大问题”二个最重要支柱。亦即是微生物实验室为临床一线抗感染的最重要伙伴,失之,抗感染立马失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进制 发表于 2014-11-27 05:51
原始标本涂片、染色、镜检(相对于培养:快速);正确性常规药敏百分比定期、不定期统计提供、临床以之为经 ...

观察性研究包括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其固有的局限性在于可能存在偏倚(包括信息、选择和混杂偏倚)和混杂因素,因此观察性研究较难确定因果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 发表于 2014-11-27 08:28
观察性研究包括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其固有的局限性在于可能存在偏倚(包 ...

说得对极了!但,急诊,何谓急?迅速、迫切、要紧、严重等等之意。细菌室报告原始标本涂片所见及药敏百分比,让临床经验用药参考的做法,较漫无目标抗生素滥用全面覆盖好得多。待培养药敏结果发出再进一步修正抗生素运用,从而达到抢占先机、先敌(真正病原菌)开火之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