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石磊--wxmsl 于 2014-11-24 02:51 编辑
细菌生物膜(Biofilm)是细菌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粘附于非生物或活性组织表面,并包被于自身产生的粘液性不均一的聚合基质中,形成一种与浮游细菌生长方式不同的细菌群,由细菌和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组成。 生物膜发展的五个阶段: 1.表面调节,2.细菌可逆附着,3.细菌不可逆的附着,4.定植,5.分散。 1)表面调节 形成生物膜的表面吸收营养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营养物质会影响细胞的附着。 2)细菌可逆附着 最初可逆附着的细菌通过许多不同的运输机制运到表面:细菌的沉积、Brown运动、经液体流动、细菌表面和调节膜间的静电吸引。在这种可逆状态中,悬浮细菌和附着细菌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这个过程是整个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最脆弱的环节。因此在这个时候是进行器械清洗的最佳时间! 3)细菌不可逆的附着 细菌细胞开始产生胞外聚合物(EPS),并且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粘附表面之间的连接加强,细菌被“胶粘”至表面。 4)定植 附着的细菌分裂、增殖形成微小的菌落,菌落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单位。利用CSL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成熟的细菌生物膜结构是高度组织化的,由类似蘑菇形状的微菌落组成。这些微菌落之间围绕着水通道,可以运送养料、酶、代谢产物和排除废物等。 5)分离 细菌从生物膜中脱离,扩散到其它区域,进一步定植。主要以溶解基质释放细胞、成群地移动、滑翔、改变表面成分、群体感应等方式活跃地迁移。
生物膜的危害:生物膜中的细菌会导致感染、炎症、肉芽肿、粘连等,临床上65%的细菌感染是由生物膜引起的。生物膜内的细菌对抗菌剂有顽强的抗性,比在溶液中的细菌强100-1000倍。所以对于器械的清洗应在其使用后及时进行,尽量减少因器械表面粗糙、富含多种有机物等优越条件而造成生物膜的形成。
胶束结构,被发现在食品其中包括如牛奶(酪蛋白亚胶束直径10至20纳米)和母鸡的蛋(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胶束直径20至60纳米)。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胶束封装能力,非极性脂质,使他们在一个水基质内安全运输。在这方面,胶束帮助将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水溶性物质。迄今为止,它已是可能有效地使用苯甲酸在酸性水溶液环境(PH>4)在环境温度和在最高水平的3600ppm。该产品胶束含12 w/w%(相当于120000ppm)贫水溶性苯甲酸。并获得专利,这项专利技术开辟消灭生物膜的新对策。在实践中,它已经有很好的记录证明。
德国原装进口,现已进入海关报关流程,全国免费试用活动即将开始----敬请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