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基础理论与规范指南
›
[转帖]基层抗生素依然滥用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80
|
回复:
7
[转帖]基层抗生素依然滥用
[复制链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发表于 2014-11-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基层抗生素依然滥用
作者:江大红 包育晓 杨 柳 李沛珅 来源:生命时报 日期:2014-11-04
眼下正值流感高发期,不少患者扎堆到医院输液,抗生素滥用问题再度引起关注。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已明显降低。但在基层地区,连日来不断有读者投诉“被滥用了抗生素”,《生命时报》为此展开调查。
湖北恩施:小孩一年至少输液三四回
家住湖北省恩施市某县城的罗女士对输液习以为常。她告诉记者,当地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老人,哪怕是咳嗽、发烧、感冒等小问题,去到医院,十之八九医生都会说“输液吧”,而且一输就是五六天。
她今年5岁的女儿,3岁前经常扁桃体发炎,一年少说也要输液三四回。每次做完一些检查后医生便让输液,从来都没有打过针,也很少推荐吃药,更没有交代过输液可能带来的隐患。“我们也知道输液不好,但孩子吃了三四天药,往往没效果,为了让她不那么难受,只能选择输液。一般医生让输五六天,我都会只让先开3天的量。”罗女士说。
罗女士还表示,在该县城,无论是私立医院、镇医院还是县人民医院,都是“主推”输液,且都无法报销。她认为,经济利益是重要原因。以某私立医院为例,输液一次需四五十元,五六次少说也得200元,而打针、吃药则少得多。每次去,她都看到在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放了五六排蓝色椅子,至少三四十个小孩挤在那里输液。
安徽六安:一半病人自己要求输液
在流感高发期,记者在安徽省六安市某公立医院调查发现,病人打“吊瓶”的现象很普遍,有的人甚至早上6点多就排队占位挂“吊”瓶。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里,坐了十几位输液的患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医院中有一半病人都是按照自身经验,一到这里就要求医生输液,甚至直接说出抗生素名称,要求开药、打针、输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来这里输液的患者,最小的尚未满6个月,只是普通感冒,但是家长看着孩子难受很心疼,认为孩子小,抵抗力差,一定要求打抗生素。“其实有些是不需要输液的,但我们劝不动,不给用药家长就发火,认为我们不负责任。”她还表示,有些乡下的小诊所不负责任地大量使用抗生素,部分医务人员自身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缺乏认识,家长见治疗效果明显,反而认为医生医术高明,再生病时就毫不犹豫地要求用抗生素。有的医生甚至为病人同时使用两到三种抗生素。
河南郑州:不让输液还受抱怨
家住河南省郑州市金桥社区的何女士细数了一下,从1月份至今,短短10个多月内,她跟女儿竟然挂了将近30瓶“水”。
何女士今年重感冒两次,牙疼一次,患急性肠胃炎一次,共挂了8瓶“水”。女儿虽然只有3岁,但体质较差,今年共患感冒、发烧等病症10次,其中服用药物治疗仅2次,其他8次都在医院或诊所挂“水”,平均每次2至4瓶,差不多挂了20瓶“水”。“我知道抗生素不好,但不打不行呀!一是医生都开这个,我又急着工作,能有啥办法。”何女士说,女儿一旦感冒就会连续好几天发高烧,不输液根本压不下体温。因此,每次女儿一有不舒服,就会带她上医院或诊所输液。
一位基层医生说:“现在我们这种诊所都用抗生素,太普遍了,感冒发烧基本就是开头孢、挂吊瓶。”她表示,每天大约有20个的感冒患者,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不到5人,可坚持要头孢和输液的就有一半以上,不给开还受埋怨,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专家呼吁:监管抗生素不能走回头路
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教授看来,导致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依旧滥用抗生素,最根源的问题就是跟收入挂钩。孙忠实说,大医院有设备、化验等收入来源,药费一般只占40%的比例。但对基层小医院来说,设备等跟不上,就要在开药方面动脑筋。另外,部分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有限,对抗菌药的认识没有深化。一些医生认为老百姓看病求的是“短平快”的心理,钱别花太多,但见效要快。为了迎合这种心理,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这“三素一汤”成了很多基层医院开药的标配;最后,基层地区老百姓的健康素养普遍较低,他们把抗生素当作万能药,一病就吃,甚至主动要求吃,混淆了抗菌药和抗炎药的概念。
孙忠实表示,基层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就目前而言,他们还处于弱势地位和发展阶段,需要在各方面加强管理,让抗生素的节制跟上步子,不走回头路。他强调,最根本的解决措施是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制订严格的开药规定;其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的培训,重视继续教育;第三,提高基层医生的工资待遇,在经济上有所保障后,才能避免他们因为利益关系在开药上“另谋出路”;最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加强科普教育,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改变他们的用药观念。
关键字: 抗生素,感染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朽
老朽
当前离线
积分
10534
发表于 2014-11-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素不是万能药,抗生素的管理仅靠医生或卫生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化的工程,要靠方方面面的力量来解决,是要全民参与尚可解决的大问题,何时“你不用(抗生素)”变为“他(患者)不用(抗生素)”,到那时,问题就好办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香山朗月
香山朗月
当前离线
积分
6458
发表于 2014-11-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基层医院,有的三甲医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我们医院,从每月的处方点评中几乎都提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菱如水
飞菱如水
当前离线
积分
2334
发表于 2014-11-4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办法,中国目前想一下子改变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任务还任重道远,因为意识问题,人的行为往往是因为意识到才会去改变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二进制
二进制
当前离线
积分
11314
发表于 2014-11-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办法,中国目前想一下子改变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任务还任重道远,因为意识问题,人的行为往往是因为意识 ...[/quote]
现时人们普遍只知“抗生素之优”,不知“抗生素之害”。也许等“抗生素之害”深入人心之时,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纠正。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果蔬菜水果
水果蔬菜水果
当前离线
积分
3832
发表于 2014-11-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滥用抗生素,在临床工作中比较难,有的患者要求,如不采纳,有纠纷。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斜风细雨
斜风细雨
当前离线
积分
8137
发表于 2014-11-5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抗生素现象该管管了。[/quote]
滥用抗生素现象早就在管了,各大医院都出台了监管的方案和举措,但却不是很容易管的事,还要加大监管力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925140797
925140797
当前离线
积分
1160
发表于 2014-11-1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抗生素社会化”现象挺严重的,仍有不少病人病后不到医院,自行到药店购买抗生素,无效后到医院找医生看病仍然要求开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不光是医院要宣传,新闻媒体也要宣传才行!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加强除医院外的个体诊室、药店的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如听之任之,终有一天,治疗耐药病原菌会无药可用!!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