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8|回复: 1

登革热防控成效初显 关键做好防蚊灭蚊避免传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登革热防控成效初显 关键做好防蚊灭蚊避免传播
                                       文章来源:医药卫生网  2014-10-24 8:22:13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秋宜)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官网透露,10月19日,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病例583例。截至10月20日零时,今年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8076例。其中清远发现登革热病例183例,在粤东西北城市中,登革热病例总数由原先第三,移位到与阳江共同排名第一。所幸的是,清远暂未发现登革热死亡病例。

  值得留意的是,最近3日,清远登革热新增病例都10例以下,远低于此前的数十例,清远登革热防控成效初显。不过,清远市各级疾控中心对全市监测点进行的监测报告显示,清远市登革热传播风险仍比较高,要落实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近3日每日新增不到10例,增速势头获控
  记者了解到,19日新增的登革热病例主要发生在清城区,当天有6人被感染,此外,英德市、清新区和连州市分别发现1例登革热病例。数据显示,目前清城区成为了清远登革热病例主要集中区域,共发现125例,英德市发现22例,超过了清新区的15例。记者发现,全市仅连山幸没波及,此前没有波及的连州,如今也共发现了8个病例。目前,全市仅有连南瑶族自治县发现病例最少,仅有2例。
  记者统计发现,17日至19日,清远每日新增登革热病例分别为9例、5例、9例。而就在此前几天,16日新增登革热病例34例,14日新增登革热病例22例。
  有专家表示,由于天气转凉加防控到位等多种因素,清远登革热增速上升势头得到控制,病例增幅有所下降。
  监测报告显示传播风险仍较高
  就在上周,清远各级疾控中心对13个监测点进行了白纹伊蚊成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此外还对55个监测点进行了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监测。
  监测报告指出,清远登革热传播风险仍较高。通过近段时间各地开展疫点处理时,发现清城区有些地方卫生环境较差,积水较多,蚊虫孳生较为严重,其中清城区石角镇美林湖工地、丁格尔生活区和老生活区,石角镇灵洲凤凰村,石角小河电渡厂周边,石角镇七星新立一村、新立二村,清城区洲心街办沥头村、凤凰村等地最为典型。
  据了解,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是反映蚊媒密度的指标,蚊媒密度是反映登革热疫情传播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低于5为安全水平)。
  记者在监测报告中看到,全市55个监测点中23个监测点布雷图指数高于5,没有达到疫情防控要求。清新区浸潭居委会、佛冈县石角三八沙罗坪、阳山县青莲镇峡头村、阳山县岭背镇黄屋村等4个监测点布雷图指数大于20,为高度风险等级。
  白纹伊蚊成蚊监测结果显示,13个监测点中,只有清城区洲心街办静福广场、清新区人民医院、清新区花园酒店达到防控要求,其中10个监测点的诱蚊诱卵指数高于5。
  专家: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清远市人民医院是清远市登革热唯一定点收治医院。20日,该院感染科医生孙洪斌告诉记者,之前该院一天收治的登革热疑似病例最多有十多例,最近这段时间送往救治的病例有所减少,“有些是疑似病例,经诊断后发现不是登革热病例。”
  有市民担心,登革热患者是否会传染给其他市民?对此,孙洪斌医生解释说,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患者不会通过肢体接触、呼吸道直接传给健康人,“只有白纹伊蚊叮咬了登革热病例,携带生存的病毒再去叮咬健康人,才会导致传染。”
  为了控制登革热疫情扩散蔓延,近日,清远市在省政府的部署下,在全市统一开展了一次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本次灭蚊,各镇街、各村都全面行动,充分发动群众翻盆倒罐,填平洼地,疏通沟渠,清除各类积水和卫生死角,同时,请来了专业消杀队伍杀灭成蚊。
  孙洪斌医生认为,防控登革热关键在于防蚊灭蚊,“有积水就有蚊虫,无积水就无蚊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项生物技术助巴西防控登革热
                                       作者:刘隆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4-10-24
    巴西是目前全球登革热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正在推行的两项旨在根除登革热病毒的生物技术也许能为其他地区防控登革热提供一些启示。
  巴西饱受登革热困扰。2013年全年,巴西登记的登革热感染病例就有150万例,超过600人死亡。今年前8个月,巴西已经记录登革热病例近66万例,其中249人死亡。巴西政府也从未间断对登革热防治工作的重视,今年巴西卫生部向存在疫情的各州和城市政府拨款共计3亿雷亚尔(约合1.2亿美元)用于防治工作。
  今年7月,与牛津大学有合作的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在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设立了第一个转基因雄蚊培育实验室,希望利用转基因技术控制登革热疫情的传播。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研究人员向蚊卵内进行DNA显微注射,然后在水中培育蚊卵为幼虫,待幼虫成蛹时,用一种特殊筛子将蛹按性别区分开来,分别饲养,待雄蚊性成熟后将其放归野外。
  经过基因改造的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具有生育能力,且在成熟之前便会死亡,因此会减少整个蚊子种群的数量。科研人员表示,这种方式不仅有效,且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据介绍,实验室目前每周可生产200万只经过基因改造的雄蚊,这家公司目前已经获得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颁发的野外实地试验实施许可。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进行的试验表明,试验地区的蚊子数量下降了93%之多。
  目前,这项技术正在等待巴西国家卫生管理协会授权的商业化推广资质,一旦获得资质,有望从根本上控制登革热疫情的传播。
  2010年,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沃尔巴克氏体菌可能具有抑制埃及伊蚊繁殖的作用。2011年,一项名为“根除登革热,我们的挑战”的国际公益项目开始试用沃尔巴克氏体菌减少登革热病毒传播。该项目已先后在澳大利亚和越南某些地区进行过试验。
  今年9月24日,隶属于巴西卫生部的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在里约热内卢开始了巴西首个实地试验。研究人员在不同地点放生了几箱由实验室培育的感染沃尔巴克氏体菌的蚊子,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每周将会有一万只感染这种细菌的蚊子放生。
  科研人员希望,随着人工培育的携带沃尔巴克氏体菌的蚊子逐渐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并与携带登革热病毒的埃及伊蚊交配繁殖,最终,当地绝大多数蚊子种群都会携带沃尔巴克氏体菌,从而达到限制埃及伊蚊种群数量扩大的目的。未来两年,科研人员将对该地区的登革热状况进行跟踪,如果上述方法效果明显,将在巴西更大范围内推广。
  巴西项目负责人卢西亚诺?莫雷拉表示,该手段的优势在于:其一,沃尔巴克氏体菌十分常见,在自然界中不难寻找;其二,该技术安全、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外,该细菌不会在人际传播。
  巴西卫生部科学技术处主任安东尼奥?卡洛斯?卡瓦略特别强调了加强对科研项目投资力度以解决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他说:“与直接花在病人治疗方面的费用相比,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寻求解决之道的成本几乎不值一提。也许,只需要政府在疫情治理方面投入资金的1%,科研人员便能研发出一种安全环保、永久性解决登革热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方法。”
  相关新闻链接:沃尔巴克菌或可应对登革热
  巴西释放近万只“有益蚊子”对抗登革热
关键字: 巴西,沃尔巴克氏体,登革热防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