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99|回复: 12

脓毒症?山西医大第一医院就产妇死亡的律师声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导语:10月15日,丁香头条发布《山西医大第一医院产妇死亡到底咋回事?》一文,简要概述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妇死亡事件的来龙去脉。近日,该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2014年10月22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常年法律顾问周斌律师对此事件发表了律师声明


2014年10月22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召开的医疗安全反馈会上,该院常年法律顾问周斌律师发表了律师声明,全文如下:


山西龙盛律师事务所周斌律师作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常年法律顾问,经特别授权,现就患者张洁医疗纠纷发表律师声明。


产妇张洁,2014年10月11日因妊娠38周合并发热收住我院产科,当日下午行剖宫产术,术后病情迅速恶化于次日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对产妇死亡原因有异议与我院发生医疗纠纷。


我院对患者实施的医疗行为符合诊疗规范。剖宫产是基于患者高热及感染并发症可能危及孕妇与胎儿安全,考虑需要尽快结束妊娠,加之患者夫妻拒绝自然分娩、要求剖宫手术并共同签署了手术同意书,经剖宫产术顺利娩出一正常女婴。


同时手术探查腹腔发现并清除了严重感染脓性渗出液。术后产妇出现病情迅速加重,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呼吸科、心内科、肾内科、神内科、麻醉科等科室全院紧急会诊、抢救,终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于术后16小时死亡。


患者死亡后我院依照规范要求及时进行了死亡病例讨论,初步确认死亡原因是合并重症感染。在获得腹腔渗出液和血液的病原学培养结果均阳性报告后,最终确诊患者感染了A族化脓性链球菌,引发脓毒血症、导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孕妇感染A族链球菌极其罕见,文献检索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六,公认其具有毒力强、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鉴于其罕见发病,所以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告知不到位是难以避免的。


该事件发生后,已经及时依照规定申请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医调委作为独立第三方承担调解职能,已在事发当天就介入调解工作。我院目前尚未接到该委医学评估和调解意见书。所以,网传医调委给出结论是“院方全责”并无根据。


我院及其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不幸死亡深表遗憾和同情。并且一再表示,家属对患者的死亡有疑义,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依法主张权利,医院依法承担责任绝不推诿。遗憾的是,死者家属停尸病房并在病房摆设灵堂,甚至聚众围堵医院工作人员,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长达20余小时,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和侵犯了医务人员人身权利。


更为严重的是,作为特殊、重症感染尸体陈放病房38小时之久仍然拒绝移出,严重威胁到产科病房更多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为此,公安、民政及殡葬部门依据国家治安、殡葬法规,联合执法将遗体移送殡仪馆保存。网传“院方派出四五十人控制住了家属、朋友,将受害者的遗体抢走,不知所踪”纯属谣言。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衷心感谢广大民众及网民对医院工作的关心支持、批评建议,郑重承诺: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阅读链接:


患方说法:


山大一院,庸医害人,33岁副教授惨死刀下!!人民教师张洁,38周去正常产检(产检当天还在上班,身体十分健康),山大一院何银芳给做内检(未到预产期本不该内检),内检后阴道出血,这位大夫给孕妇的阴道里塞了一团棉花,让24小时后自行取出。


回家后当晚孕妇就开始高烧39度,两位六十多岁老人带着高热的孕妇在山大一院被来回踢皮球,往返与:产科、急诊、发热门诊、内科,奔波一夜,始终没能给孕妇有效治疗。


第二天孕妇高烧39.3度的情况下何银芳大夫直接剖腹产,术后孕妇仍然高烧39.8,何大夫不做任何医嘱,给病人输了2小时生理盐水!此时的何大夫居然接着去做另一台手术,等她做完手术,产妇已经心跳200每分钟。急救10分钟不到,产妇就离世啦!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高烧有炎症,不退烧不消炎怎么能做手术!术后不下医嘱,不消炎,只输生理盐水!马上要生孩子给做内检,出血后塞棉花24小时!这样的妇产科主任大夫,不是刽子手是什么?出事后妇产科大夫全部消失,院领导全部消失,这种处理方式医患关系能好嘛?


而据丁香园联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曾参与抢救的医生得知,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四叶草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识别,早期预防治疗,可能结局不一样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律师声明,对家属说的“38周去正常产检(产检当天还在上班,身体十分健康),山大一院何银芳给做内检(未到预产期本不该内检),内检后阴道出血,这位大夫给孕妇的阴道里塞了一团棉花,让24小时后自行取出”这个没有做出声明。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如果有,那这个处置是不是规范?这个是不是引起感染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希望调查给出事实真相!都站到对方立场看问题可能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师函中没有提及因何原因引起A族化脓性链球菌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追查引起A族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的原因,为什么在病人出现发热后不及时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正应了那句话,当医务人员一脚踏进医院的同时,另一只脚也在法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围手术用药肯定用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人家属说的这么逼真,可能医院或多或少存在管理、诊疗操作规程方面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工作,我快乐 发表于 2014-10-25 08:39
病人家属说的这么逼真,可能医院或多或少存在管理、诊疗操作规程方面的问题。

【美国医院对医疗差错的态度在大变】美国医院医疗差错致死每年达40万人,是美国人的第三大死因。美国医院在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减少医疗差错的同时,对医疗差错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往,医院和医生对医疗差错的态度多是采取“否认和自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脓毒症,特别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ICU的主要死因之一,早期的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其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虽然脓毒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经过20余年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脓毒症定义中主要强调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另外一点就是脓毒症首先必须是感染,而目前临床上将炎症判断为感染的情况并不少见,有资料显示,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的住院患者中,仅有1/4为真正感染。

199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和美国危重病学会(SCCM)联合发布了脓毒症的定义,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其诊断标准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即具备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频率>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32mmHg;④WBC>12*109或<4*109/L。

2012年,拯救脓毒症运动(SSC)对其进行重新修订,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包括:①一般指标,如体温升高、寒战、心率快、呼吸急促、WBC计数改变;②炎性指标;③血流动力学指标;④代谢指标;⑤组织灌注变化,如皮肤灌流改变、尿量减少;⑥器官功能障碍。当患者符合感染+1条指标(发热)或感染+2条指标(发热+白细胞升高),其脓毒症的诊断准确性较低,二者差别不大,若定义为感染+3条指标(发热、白细胞升高、血流动力学改变/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变化),其诊断的特异性明显增加。

另外,就是关于感染和炎症的鉴别,这就要依靠:(1)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胸片、微生物学结果、器官功能障碍);(2)基因芯片技术;(3)脓毒症相关炎性指标。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炎性指标就是CRP和PCT,而有充足资料证实的还是PCT,Meta分析显示,PCT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均>75%,但就PCT而言,其实临床更关注的不是其灵敏度、特异度,而是其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即PCT阳性的病人多少比例能诊断脓毒症,阴性又有多少能否定脓毒症,而资料显示其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明显低于其灵敏度、特异度。总结一句话,脓毒症的诊断没有绝对可靠的某一个指标,它的明确诊断需要临床,也离不开实验室检查。

杜斌教授最后指出,无论是脓毒症还是严重脓毒症,均不能离开脏器功能的评估,作为ICU医生或感染科医生,不能看到病人危重就一定有感染,不能一担心感染就强有力抗感染治疗,全面评估患者器官功能,综合分析各项炎性指标的价值对于诊断脓毒症才更有意义。当然临床细致的查体同样重要,“早期观察患者皮肤是否花斑”“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是否大于2秒”“尿量是否合乎标准”对早期判断脓毒症,拯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当然如果微生物诊断能尽早明确,一定可以帮助临床做出最正确的诊断。

报告结束后曹彬教授也发表相同观点,诊断脓毒症要把握“时间”这个标记物,要早诊断,早点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挽救患者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遇到这种悲剧,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我们都应该引以为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lxpwxq2010 发表于 2015-7-22 09:16
遇到这种悲剧,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我们都应该引以为戒

出了问题,医院和患方永远都是说法不一,到底是什么情况呀。要像患方说的,那就是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了,医院要赔钱、医生要坐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