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1|回复: 6

院感科是否要求各科室制定相应的院感应急预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位老师:各科室的院感应急预案包括那些?如何制定?   谢谢
(院感科的应急预案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医疗废物遗失、泄露、扩散处置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埃1969 于 2014-10-17 11:51 编辑

各科室的院感应急预案个人认为应该是科室能单独处置的:如发热应急预案、职业暴露应急处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毛毛细雨 于 2014-10-17 14:28 编辑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办法》,医院在管理处置医疗废物过程中,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科室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故出现时,要及时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汇报,管理领导小组在48小时内向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2.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及时组织人员了解流失医疗废物的实际情况及严重程度,现场进行处理。
3、科室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必须快速确定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相关科室必须组织人员尽快安照应急预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5、发生科室对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医务人员、其他现场及环境的影响。
6、发生科室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7、对感染性污染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8、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方可进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9、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必须对事件进行 总结上报。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一、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构成。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主管院长。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及监测医生、监测护士组成。
(二)疫情报告控制程序
医院出现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或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立即按《传染病法》疫情报告控制程序上报有关部门。
(三)实施措施
1、感染源的管理
(1)住院病人一旦被确诊为院内感染暴发或流行应立即单间隔离,以便进一步治疗或转传染病院。
(2)病人隔离期间谢绝陪住和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3)隔离病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病人居住的房间,呼吸道传染病者需戴口罩,SARS患者按“非典预案"进行隔离。
2、医护人员的防护
(1)根据疾病传播途径、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防护镜,穿防护衣等。进、出隔离病房必须遵守规定的流程,如人、物进出的流程和卫生通道等。
(2)操作前后必须消毒、清洗双手。
(3)隔离区或隔离房间设独立的医疗小组以减少不必要交叉感染。
(4)密切接触传染源者应做必要的限制性隔离,以免病原菌扩散。
3、消毒与灭菌
(1)隔离区或隔离房间的一切医疗(一次性使用)、生活用品必须单独使用,污染物品用1000一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经消毒后方能回收、清洗、灭菌。
(2)废弃医疗、生活垃圾放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密封;专人收集与医疗废物暂存站,交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置。(3)隔离病房设有空气消毒净化器或紫外线灯,每日进行2-4次消毒,必要时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熏蒸消毒。
(4)治疗台、床头桌、地面等每日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3次。
(5)病人转院或死亡后按不同病种进行终末消毒(包括空气、墙面、地面、物品和运输工具等)。
(6)SARS应进行严密消毒、隔离。
4、流行病学调查
(1)证实流行或暴发:
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同期新发医院感染数
  医院感染罹患率=                               ×100%
                   观察期间具感染危险的住院患者数
(2)查找感染源:
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
(6)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7)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8)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9)主管院长接到报告,指挥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二、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

当医院发生院内感染时,为有效地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制定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控制措施,病房及相关科室参照执行,发现医院感染及时通报。
(一)严格隔离
适用的疾病种类:鼠疫、艾滋病、SARS。
1、单间隔离,关闭房门,病原体相同的病人可同住一室。
2、所有进入隔离室的人应穿防护服、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护目镜和手套、鞋套。
3、污染的物品应装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标记。
(二)接触传播
适用的疾病种类:风疹、带状疱疹、葡萄球菌皮肤感染、伤口感染等。
1、同种病原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密切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工作服可能被污染时应穿隔离衣。
2、接触病人或可能污染物品后,以及护理其他病人前,必须洗手。
3、污染的物品应装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标记。
(三)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
适用的疾病种类;麻疹、腮腺炎、肺炎、结核等。
1、单人隔离,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室隔离。
2、密切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
(四)肠道传播
适用的疾病种类:传染性腹泻或胃肠炎、霍乱、甲型肝炎等。
1、不必戴口罩,工作服如易沾污时应穿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应戴手套。
2、洗手特别重要,凡接触病人或可能污染物后,以及护理其他病人前,应严格洗手。
3、粪便直接或可疑污染物品,应随时消毒。
(五)医源性传播
适用的疾病种类:乙型肝炎、输液及静脉高营养导致的菌血症、败血症、各种侵入性操作引起的医院感染。
1、特别注意避免工作中针刺伤。
2、尽量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治疗造成的医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移位及菌群失调引起的医院感染。
4、定期检查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和各类灭菌物品。
三、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1、告之病人家属禁止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属来探视或陪护病人。减少探视人员的数量,缩短在病房停留的时间。
2、保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病人注意穿衣、戴帽,避免受凉。
3、医护人员为病人做检查或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为病人保暖,避免受凉。
4、加强病房的通风,保证空气清新。
5、如果病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为其配戴口罩,尽可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其他病人。
6、对于高危易感人群如糖尿病、肿瘤、尿毒症、肺结核、血液病、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进行重点保护,避免与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住同一病室。
7、必要时使用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如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肽等药物。
8、医护人员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做检查或治疗后,应及时洗手后才能为其他病人做检查、治疗。
9、及时有效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二)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防止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1)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尽可能采用胃肠营养,喂养过程中尽量减少误吸危险,提倡半卧位,特别是对机械通气患者,控制胃内容物反流。
(2)提倡应用硫糖铝防治消化道应急性溃疡,并可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3)对外伤、高危手术患者可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通过应用胃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杀灭胃肠道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可阻断内源性感染途径,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4)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可破坏和减少气管导管表面生物被膜,增加其它抗生素的通透性,减少细菌在生物被膜内定植,从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5)合理应用抗生素,在药敏指导下选择有效抗生素。
2、切断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
(1)接触、诊疗、护理病人前后一定要严格洗手。
(2)接触病人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时戴手套。
(3)加强对共用器械消毒灭菌。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并做好对共用器械的终末消毒。
3、改善宿主条件、提高免疫力
(1)术前采用各种方法去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并指导和协助术后病人多咳嗽、深呼吸和及早下床活动。
(2)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的疼痛。
(3)尽可能早拔除气管内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须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4)对粒细胞缺陷者和***者可采用保护性隔离。
(5)对特殊人群可试用免疫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抗内毒素抗体、促炎细胞因子拮抗剂等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1、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使用导尿管。
2、用其它方法代替膀胱内导尿管,如间歇性导尿、阴茎套导尿等。
3、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评估持续性导尿的必要性。
4、严格掌握导尿管插人和护理时无菌技术
(1)在导尿管插入之前,用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周围。
(2)在灭菌条件下,无菌操作插入导尿管。
(3)保持整个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时间。
(4)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并随时观察尿液是否从导尿管中流出,以确保导尿管无阻塞。
(5)在取尿样前,消毒取样部位,然后再用无菌针穿刺取样。
(6)无菌排空集尿袋,避免触摸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的一端。
5、建议不为预防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和尿道口使用抗菌软膏,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四)外科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1、住院前措施
尽可能在门诊完成各项有关检查,以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在住院前积极治疗各种潜在疾病和感染,纠正各种增加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营养,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2、手术前措施
认真做好病人术前清洁和皮肤准备。按无菌操作程序,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和手术区保护。对污染手术、结肠手术、全身情况较差者、接受激素或抗代谢药物治疗者、进行人造物留置的手术、严重创伤病人,可于围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一般给予方法是手术前30分钟或麻醉同时,静脉内给一次足量抗生素。若手术时间较长(4—6小时以上),术中可加用一次量,必要时术后可继续用药2—3天。
3、手术人员准备
进入手术室人员应严格按规定更换鞋、衣、帽、口罩。并应严格按规定方法洗手。
4、手术中措施
熟练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正确放置引流等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同时要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员。认真收集处理污染物品,以保持术中手术室内的干燥和清洁。
5、手术后措施
切口缝合后应覆盖吸附能力好的敷料。敷料渗透后应立即更换。严格执行切口护理的无菌操作。做好对切口的观察和术后引流的护理。
6、对手术切口进行前瞻性感染监控,并及时反馈,可有效降低各类切口感染率,并有助于制定抗生素预防用药计划。
7、做好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管理。并执行严格的监控措施。
(五)胃肠道感染预防措施
1、由于本病是由粪-口途径传播,因此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极为重要。
2、病人、家属、医院工作人员有效地洗手是控制感染性腹泻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3、医院营养食堂中污染食品是造成感染性腹泻散发或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严格管理。
4、加强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的隔离,对其排泄物、容器等严密消毒,并要做好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
5、新生儿室、母婴同室、儿科等是感染性腹泻暴发的高危科室应严格进行管理。特别是要防止奶及奶制品及其容器污染引起的暴发流行。
6、医务人员、营养食堂工作人员、配膳员等一旦出现急性腹泻,应立即暂时调离与食物和直接与病人接触的岗位。直至临床症状消失,二次大便培养阴性(间隔24小时以上)方可恢复原工作。
7、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防止双重感染发生。
8、一旦发生感染性腹泻的暴发流行,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管理。对病人及可疑者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积极治疗病人,对污染环境和可疑传播途径进行消毒处理,特别要做好手的清洁与消毒,采取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六)静脉导管感染预防措施
1、正确选择导管:不锈钢针头导管感染的机会小于塑料导管。但不锈钢针头只适用于外周浅静脉,且易致血管痉挛而影响补液速度,所以大多采用聚乙烯塑料导管、硅胶管或涤纶套静脉管。
2、导管插入不宜过深,一般以插入3—5cm即可。留置时间与感染率的高低呈正相关,应及时更换或拔除导管。
3、正确选择插管部位,皮肤穿刺法感染低于皮肤切开插入法;上腔静脉系统置管感染低于下腔静脉系统置管;老年人或伴有血管性疾病及长期卧床者,易并发血管置管感染。
4、紧急置管感染高于择期置管,故非紧急情况下应选择择期置管。
5、熟练的操作技巧、保持导管的通畅可有效减少感染。
6、严格无菌操作,减少皮肤入口处微生物的侵入;操作前应认真洗手、戴口罩,必要时如做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或静脉切开时应戴无菌手套,导管入口处应远离创面,置管处皮肤应认真准备、严密消毒,置入导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滑动,置管后导管入口部位应保持干燥,并每天进行清洁消毒。选用透明敷料覆盖,以便局部观察。一般应每2天更换一次敷料。
7、为避免液体污染应现用现配。
8、加强局部观察、及时更换和拔除感染导管,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一旦感染应积极进行局部和全身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怯怯的问一声毛毛细雨老师您制定的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怎么不是按隔离技术规范所列的三种(空气、飞沫、接触)隔离途径来制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参考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毛细雨 发表于 2014-10-17 14:24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办法》,医院在管理处置医疗废物过 ...

谢谢老师分享,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