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5-14 17:37
05-14 17:35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954|回复: 14

脂肪液化体温会高达39.6℃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产妇9月25日6pm顺娩,羊水2度浑浊,其他正常,次日下午4pm体温39.6℃,伴寒战,后3天体温维持在37.4-38.3℃之间,会阴侧切红肿,进行红外线照射,数天后切口裂开,有少许分泌物,未行培养,抗菌药物使用6天后好转出院,至今切口未完成愈合,出院后自行换药。26日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26、29日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升高,中性白细胞也升高,医生未报生殖道感染(会阴切口感染),病程记录对发热描述“系会阴切口脂肪液化引起的”。各位老师请谈谈这是会阴切口感染漏报病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92
  • 最近打卡:2025-05-07 08:57:01
发表于 2014-10-1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所描述的,更趋于会阴切口感染,遗憾的是未做分泌物培养。再和临床主管医师沟通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25日取分泌物培养,26日是不能出结果的,时间上有一点问题。但这例病人通过你描述,看上去是一个(外阴切口感染)的症状,产后吸收热温度在38度之内,不需处理自行缓解。而这例病人一直用抗生素,有红肿切口裂开,温度较高等,个人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666
  • 最近打卡:2025-05-18 17:50:12
发表于 2014-10-1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殖道
一、外阴切口感染经阴道分娩,病人外阴切口感染发生于产后2周内。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外阴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外阴切口有脓肿。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外阴切口感染含会阴切开或会阴裂伤缝合术。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外阴切口感染。

次日下午4pm体温39.6℃、会阴侧切红肿,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升高,中性白细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像是外阴切口感染。脂肪液化不会有感染症状体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659
  • 最近打卡:2025-05-18 08:02:20
发表于 2014-10-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脂肪液化体温不会这么高,根据描述像是会阴切口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老师的描述,可能是切口感染,不像脂肪液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171
  • 最近打卡:2025-05-16 11:11:23
发表于 2014-10-1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妇产前是否有宫腔内的感染? 如果没有还是考虑会阴切口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后都有吸收热,首先得了解患者基础体温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属会阴软组织感染,不属于会阴切口脂肪液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性白细胞也升高,体温也很高个人认为向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会阴切口感染漏报病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以前也有这样的病例,但临床医生都不认为是医院感染病例,现在看来是漏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患者在产后次日下午4pm体温39.6℃、会阴侧切红肿,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升高,中性白细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我认为是外阴切口感染。脂肪液化不会有感染症状体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宫腔内感染,会阴切口感染不算院内感染吗??我院也有过类似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原则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多发生在术后5~7d,大部分病人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这则病例里病人有体温升高,有切口红肿,应该不算脂肪液化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5 收起 理由
风雨同舟 + 2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