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6|回复: 22

[转帖] 两名女护士的埃博拉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5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两名女护士的埃博拉之痛
                                                    2014-10-14 08:15:33 | 来源:健康报
□新华社记者 林小春□
  西班牙一名女护士照顾埃博拉患者时,可能因戴着手套触摸自己脸部而染病;美国达拉斯12日也有一名女护士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原因同样是护理埃博拉患者时“违反程序”。两个事例凸显埃博拉的高度传染性,对各国防疫措施也提出更高要求。
  就美国这名女护士而言,现在最让人关注的还是她到底违反了哪些程序。医护人员是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有相应的防护设备,但感染还是发生了。到底哪一环节出错?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避免再出现类似事件。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这名女护士自己似乎也说不清出了什么错,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只是笼统地认为,她“违反(护理)程序”。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12日说,接下来的调查将特别关注两个过程,一是治疗美国本土第一位确诊的埃博拉患者、利比里亚人邓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肾透析机和呼吸机,均有较高传染风险;二是脱掉个人防护设备的过程,比如脱掉被污染的手套、面罩,这很关键但“要正确完成并不容易”。
  得克萨斯州卫生部门专员戴维•莱基在发布会上直言,对女护士感染埃博拉病毒感到“沮丧”和“失望”,但人们大可不必为美国担心,美国有足够好的基础设施和足够高业务水平的医务人员控制埃博拉疫情。不过,他还是警告说,美国出现的这类感染今后可能还会在其他国家继续发生。
  为此,不妨看看美国接下来将如何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加强对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因为任何一点小错或懈怠都可能导致感染;把相关医务人员数量和治疗环节减至最少;评估个人防护设备使用情况,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安全,而是要有平衡;设置专人全职监管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从美国公布本土第一个确诊埃博拉病例到这起感染事件,美国国内有声音认为,美国医院其实没有准备好应对埃博拉。美国作为一个高医疗水平的国家,在应对埃博拉的防线中还是出现了漏洞,其他国家也许应该借机自问:真的准备好了吗?
信源地址;http://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4/1014/352440.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oto + 1 + 2 赞一个!
星火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4-10-15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问“真的准备好了吗?”,我想还真不敢说准备好了。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培训倒是做了几次,也抽考了一部分医生护士,也抽考了急诊的医生护士穿脱防护服,也能掌握。但若是真出现埃博拉疫情,还是比较担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到最后倒霉的总是护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护士是接触临床最一线的人员,应该做好自我防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香山朗月老师的话。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为病人做治疗和护理,就有传染风险,医务人员防护得再好,也不是绝缘体,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防护上的小错或懈怠有时真的不知什么时候就发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华芳 发表于 2014-10-15 08:18
为什么到最后倒霉的总是护士!

深有同感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作为一个高医疗水平的国家,在应对埃博拉的防线中还是出现了漏洞,其他国家也许应该借机自问:真的准备好了吗?只能: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恶魔一样的病毒,让人感觉很惶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医疗机构应完善配备防护用品及设施;另一方面,对医务人员来说,需要进一步提高职业防护的意识,规范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这些反思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加强对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因为任何一点小错或懈怠都可能导致感染;把相关医务人员数量和治疗环节减至最少;评估个人防护设备使用情况,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安全,而是要有平衡;设置专人全职监管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感谢老师分享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职业防控意识提高开始!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师分享,连美国的埃博拉护理人员都出问题,确实各国都应该警惕起来,不能盲目乐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事例凸显埃博拉的高度传染性,对各国防疫措施也提出更高要求。”!
感谢老师分享!
再次转给全院,以便引起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防护工作在临床一线太重要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职业防护意识的提高刻不容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决定成败。大处着眼,细处动手。
再好的制度、规范、指南、消毒剂、防护服,如果在使用中不遵守相关规定,也将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沉重的教训。
马虎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定点医院,完全赞同“散步赏月”老师的话,虽然做了很多,但还是没底,尤其是在看到美国女护士感染的报道后,扪心自问,我们的硬件设施距离美国差距那不是一点儿两点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赞同“设置专人全职监管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这一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上老师观点,“细节决定成败。大处着眼,细处动手。
再好的制度、规范、指南、消毒剂、防护服,如果在使用中不遵守相关规定,也将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沉重的教训。马虎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控制医院感染的道路上我们院感人任重道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