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03 09:00
01-02 17:30
01-02 14:48
01-02 11:15
查看: 1161|回复: 11

[转帖] 人民日报评医患关系:医生关注病 更应关注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2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人民日报评医患关系:医生关注病 更应关注人
                                                                             白剑峰
                                         2014年09月12日07: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对于疾病的感受,患者永远是最权威、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病人做完支架后,医生说做得很好,通过检查没有发现症状,但病人回去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说支架在心脏里响,医生不相信。后来,这名医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后,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在心脏里响。
  看来,听懂支架的“叹息”,并非易事。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许永远不会相信患者的说法。其实,道理很简单:病在患者身上,感觉好不好,患者最有发言权。不是因为医生认为手术很成功,患者就不应该难受了。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远是最权威、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医患之间,最难的是换位思考。医生在观察,病人在体验,一个“站在床旁”,一个“躺在床上”,感受怎能相同?多年前,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胃癌晚期,做了三次手术,胃全部切除。在弥留之际,他浑身插满管子,不能进食。他告诉同事,自己做了一辈子胃癌手术,原以为切得越干净越好,此时才明白病人有多么痛苦。对于晚期胃癌病人来说,哪怕保留一点点胃,生活质量也会高得多。
  从病本位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生理指标正常,就是健康的。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级生命。从人本位医学的角度看,病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医生必须高度关注病人,尊重病人的感受,而不能只关注疾病本身。
  近年来,很多医疗纠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手术完成后,患者主观感受很不好,而医学检查未见异常,医生认为很成功。事实上,客观指标并不能完全替代主观感受。很多医生只是一门心思治病,并且认为治疗必然有痛苦,病人就该忍受。事实上,有的痛苦是病人无法忍受的,这就直接导致病人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由于缺乏共同的判断标准,医患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
  时下,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医患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为什么低技术时代拥有高满意度,高技术时代反而遭遇低满意度?也许,这正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死穴”:重技术、轻感受;重客观、轻主观;重循证、轻叙事;重医疗、轻照护。结果,医生做得越多,医疗纠纷越多;医生承诺越多,患者抱怨越多。医学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失去了人文的制高点。因此,医学绝不能沿着技术至上的轨道狂飙,而应更多地关注人的感受,从病本位迈向人本位。
  道德可以弥补技术的缺陷,而技术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一名医生,即便掌握了人类所有的医学知识,照样会有医疗误差,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要减少这种医疗技术固有的内在缺陷,唯一的办法是密切关注病人,这恰恰也是人本位医学的基本要求。有的医生虽然资深,却怠慢病人,忽视病人的疾苦,使病人提心吊胆;有的医生虽然年轻,却用心守护病人,时刻关注病人,被病人认为是“放心医生”。
  美国社会学家霍兰认为,医者有四个“救生圈”: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此乃医者的最高境界!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2日 19 版)
信源地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4/0912/c14739-2564656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确实为医患之间的最大障碍,关注点有所不同,难免就产生了矛盾。真的很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话是这么说,也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得轻飘飘。可其实我觉得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的最大问题,是首先忘了把医生当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务人员也是人,也需要关怀和关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者有四个“救生圈”: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
    医者都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那会是多么和谐的医患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lwm 发表于 2014-9-12 16:46
话是这么说,也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得轻飘飘。可其实我觉得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的最大问题,是首先忘了把医 ...

那是首先你没把病患当人,人是相互的,你不把病患当人,凭什么希望别人把你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医生都习惯了高高在上,让他放低身段做好服务患者的本质工作难。所以医患关系紧张了,又把错误往病患或者家属身上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诞节吃零食 发表于 2017-8-15 16:08
那是首先你没把病患当人,人是相互的,你不把病患当人,凭什么希望别人把你当人。

这么早的帖子还有人看有人回啊?难得难得!不过这位先生好像有“**妄想症”,看问题喜欢一边倒。我不是首先肯定人民日报“话是这么说”了吗?然后再指出“首先忘了把医生当人”,这是一个前后主次的关系,也有你的“人是相互的”的说法在里面,可看你回的帖子,完全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哪有理性在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lwm 发表于 2017-8-16 09:05
这么早的帖子还有人看有人回啊?难得难得!不过这位先生好像有“**妄想症”,看问题喜欢一边倒。我不是首 ...

我的本意是医患关系更应该注重相互理解,医生工作累,忙,病患要理解,但是医生也应该多体谅体谅病患的心情及病患患病后的心理变化。而我往往看看到是医生高高在上,回答病患的咨询及其不耐烦,从双方的站姿就能解读出现在的医患关系,医生双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笔直的挺立,病患或者家属身体微微前倾,头微微仰视着医生。从这点你们可以好好体会一下这是正常的医患关系??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了,对立了,医生开始呼吁社会考虑医生的处境了,那么多年怎么就不知道自行改正。医患案列中,不排除有恶劣的故意医闹,但是更多医闹的起因就是医生,如果当事医生能态度好点,专业俗语解释的更明白易懂点,责任心更强点,对患者关爱更多点,会有这么多医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诞节吃零食 发表于 2017-8-16 09:55
我的本意是医患关系更应该注重相互理解,医生工作累,忙,病患要理解,但是医生也应该多体谅体谅病患的心 ...

这样说就比较公平公正了。但是要看到,医患关系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我们看到的所谓医患关系,更多的是当今社会矛盾在医院的集中体现和突出宣泄。在这种巨大的社会矛盾里面,强调医院、医务人员的不是是转移矛盾焦点,医务人员会比普通患者更容易受到伤害。医务人员不是活在真空里的,在这种社会体制和社会风气里面,苛求对医务人员的责任和道德水准是不现实的(白岩松就说过,医务人员的平均道德水准,是绝对不会低于这个社会任何一个行业的。),医务人员也是不应该也无力承担这种矛盾后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当所有医疗工作者都做好自己该做的,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为患者做好身心上的治疗,那么还有医闹,群众肯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医生。现在的医生总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肯定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通俗点的说法,医生同样是服务行业,不同的只是专业技术更强的服务行业,这就需要各位医生改变心态,心态不变一切都是虚的。看看医疗事业的先驱者,张仲景、南丁格尔这些,成就他们的不就是因为他们能放下身段,平易近人吗,放下一词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3 1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患关系一直都是比较紧张的。所以都需要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