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年1月22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篇文章报道: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污染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这表明持续减少细微颗粒物污染可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美国杨伯翰大学Mary Lou Fulton教授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末和2000年初美国51座城市211个地区居民的预期寿命、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特征等数据进行汇总,用回归模型评估减少细微颗粒物污染与居民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粒径大或颜色黑的颗粒物肉眼可见,如烟尘。粒径小的颗粒则需要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通常把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
该研究中的细微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污染物。主要产生于汽车尾气排放和燃煤等。细微颗粒物可深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并引发肺功能降低、呼吸道疾病及肺病等多种疾病。
研究显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减少10微克,人均预期寿命会延长0.61±0.20年 (P = 0.004)。空气污染减少15%可全面增加被研究地区居民的预期寿命。尽管很多因素影响预期寿命,如经济状况,是否吸烟等,但该研究提供的数据可以证实:减少细微颗粒物污染能改善美国居民身体健康状况并延长寿命。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360:37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