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24 11:57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287|回复: 6

[求助] 切口乙级愈合属于院内感染吗?切口感染如何诊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4-9-5 16:19 编辑

请教一下各位老师,切口乙级愈合属于院内感染吗?切口感染如何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部位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切口乙级愈合不一定是切口感染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属于院内感染,关键看一下入院时是否是污染的创面,若是应该不属于院内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临床上具有下述2条之一即可诊断医院感染: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故临床上发现手术后伤口迁延不愈,且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即可以诊断为医院感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星火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如脂肪液体可延迟伤口愈合可脂肪液化不是院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要结合临床症状来分析。。看一下影响愈合的的是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材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rmyy 于 2014-9-17 21:27 编辑

这个不一定的吧,我在监测的时候把乳腺癌改良根治皮肤坏死,糖尿病病人迁延不愈都归为乙级愈合的,但是不属于院感。而且个人觉得吧,有时手术切口分泌物也没有,就是有点红肿痛就将其归为表浅切口感染了不合适,这个有可能是个人体质或者应激引起的吧,还要结合他的体温跟一些炎症指标综合看看。毕业刚参加工作一年,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老师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