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廖新波接受“冰桶”挑战,呼吁关注罕见病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950
|
回复:
21
[转帖]
廖新波接受“冰桶”挑战,呼吁关注罕见病
火
[复制链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发表于 2014-8-2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廖新波接受“冰桶”挑战,呼吁关注罕见病
http://www.yywsb.com/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4-8-24 7:55:42
近日,备受关注的“冰桶挑战”风潮“刮”到了医疗界。8月22日,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接受了这一挑战,希望借此使更多人关注罕见病“渐冻人症”患者。
上午10:40,廖新波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门前完成了冰桶挑战。“很清凉,今天虽有小感冒,但是没问题!”廖新波强调,活动不是为了做秀,而是通过行为艺术呼吁更多关注。他还点了方舟子、崔永元、郎咸平接受挑战。
对于点名人的选择,廖新波在微博中解释,@方舟子,因为他是网络科普的领军人物,希望能影响“方粉”们多关心弱势群体;@崔永元,因为他是一位公众人物;@郎咸平,因为他网络经济学家,让更多经济学人关心罕见病患者。“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这个世界就不会太冷!”
据悉,为“渐冻人症”患者筹款而发起的“冰桶挑战”公益活动,在风靡国外后迅速蔓延到国内,已有地产界、科技界、娱乐界等多位“大咖”参与挑战。“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会使患者像被冰雪冻住一样,丧失任何行动能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五大绝症之一,与癌症和艾滋病齐名。目前我国约有20万“渐冻人”。
延伸阅读
据专家介绍,“渐冻人症”是因为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由于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这种病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记忆及感觉。患者只能清晰地逼视着自己逐渐死亡的全过程。对“渐冻人症”目前尚无将其治愈的方法,也不能改善其症状,只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一半人会在三年内死亡,90%的人存活不超过五年。
信源地址:
http://www.yywsb.com/article/201408/118965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5口先后患渐冻症已有3人去世
http://www.yywsb.com/
文章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2014-8-24 7:42:02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陈媛 通讯员田娟)近日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让渐冻症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昨天,得知48岁的武汉患者王云(化名)和38岁的京山患者杨军(化名)于近日先后去世的消息,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张旻教授感到十分惋惜,她呼吁社会能多给渐冻症患者一些关爱。
据介绍,48岁的王云一家有5人先后患上了渐冻症,父亲和姐姐先后因病去世,去年7月,她因下肢乏力到同济医院检查,也被确诊为渐冻症,随后她的妹妹和堂妹均被确诊。病痛对于王云的打击是巨大的,确诊后,她的生命仅延续了一年。一家五名患病者已有三人去世。
而38岁的京山农民杨军,最初被告知自己患上渐冻症时,还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待医生详细解释后,他默默地收拾行李回家了。一年后,张旻到杨军的家乡义诊时,偶然遇到了他,那时杨军已经坐在轮椅上,连吞咽能力都没有了。
张旻说,渐冻症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俗称,它是一种不可逆的致死性运动神经元疾病,病变主要侵犯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又影响到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5%的患者可以存活20年以上,20%的可以存活到10年以上,但中国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5年,其主要原因是未能接受规范的治疗来延缓病情的发展。相关调查显示,仅两成患者接受了正规治疗,这与经济原因有关,目前治疗费用一年约5万元,在国内没有医保支付,导致很多患者负担不起。
她提醒说,近年来,临床接诊的患者明显增加,由于起病缓慢,不易被发现,等到医院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市民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拧钥匙困难、用筷子夹菜无力、喝水会呛、说话不清等症状需要警惕。
信源地址:
http://www.yywsb.com/article/201408/1189638.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使§眼泪
天使§眼泪
当前离线
积分
608
发表于 2014-8-2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活动真的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个疾病,以前我也没这么多的了解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uidou0415
uidou0415
当前离线
积分
1152
发表于 2014-8-2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不知道有这种病,今天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果蔬菜水果
水果蔬菜水果
当前离线
积分
3832
发表于 2014-8-2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知识分享,了解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63
发表于 2014-8-2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新波我们校友,赞赞!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带雨林2010
热带雨林2010
当前离线
积分
11820
发表于 2014-8-2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为得这种病的人难过,希望社会多多帮助他们也希望科学家们尽快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解除他们的痛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香山朗月
香山朗月
当前离线
积分
6453
发表于 2014-8-25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收看过关于“渐冻人症”的片子,深深感受到渐冻人的痛苦,应该呼吁更多的人关爱“渐冻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自新大陆
自新大陆
当前离线
积分
439
发表于 2014-8-2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就有这样一位病人,不光自己痛苦,家属也非常痛苦,长期拖欠医疗费,基本就在病房生活,一直依靠呼吸机呼吸,我们也很同情。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cyyhlb
jcyyhlb
当前离线
积分
43409
发表于 2014-8-2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公益活动,关心“渐冻人症”病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城白云
绿城白云
当前离线
积分
4601
发表于 2014-8-2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在传到国内针对这个活动又出现了杂音,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了这个活动的初衷。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iu1724
liu1724
当前离线
积分
7407
发表于 2014-8-2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只听说这个病名,没有深入了解,今天全面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卫计委被张泉灵点名“冰桶挑战” 发言人捐款支持
2014-08-21 08:58:11 |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近日,在国外社交网络上风靡的“冰桶挑战赛”传递到中国,大家用冰水将自己浇个“透心凉”,是为了给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也就是“渐冻人”筹款。
截至昨日,国内的获捐方“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已收到捐款近140万元。除了70余名IT界大佬、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参与外,国家卫计委也被“点名”,随后其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以个人名义捐款,呼吁关注罕见病患者。
“冰桶风”刮进中国
“冰桶挑战赛”于7月在美国兴起,其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将一桶冰水淋在自己头上,然后就可点名3个人接受挑战,被邀请者如果不应战,就需要向ALS协会至少捐款100美元。
这项充满“喜感”的活动在几天内引发巨大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等名人均参与。
借着“冰桶挑战”的热潮,8月18日,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也发起了中国的冰桶挑战,希望大家能关注和渐冻人一样处境的其他罕见病群体。
活动发起后,小米董事长雷军、百度CEO李彦宏、富士康CEO郭台铭纷纷接受挑战。紧接着,冰水“浇”进娱乐圈,章子怡、黄晓明、刘德华等明星也都上传了“冰桶挑战”视频。
3天获捐近140万
发起冰桶挑战后,“瓷娃娃”中心在三天内关注度迅速上升,据“瓷娃娃”负责人王奕鸥介绍,截至昨日下午4时许,“冰桶挑战”共获得4728位爱心人士支持,筹集善款接近140万元,其中100万元来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其余近40万是公众零星捐款。
王奕鸥说,瓷娃娃6年来做了很多宣传,但大部分人都没有特别多关注罕见病群体,也没有机会像现在这样形成公共讨论。
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罕见病病人走到公众视野,从而在医疗、教育和就业问题上都能得到关注。
■ 个案
被张泉灵点名 卫计委捐款应战
昨天,“冰桶挑战赛”开始进入媒体领域,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完成挑战后,点名“国家卫计委”接受挑战。
20分钟内,国家卫计委官方微博“健康中国”表态称,罕见病的患病率在0.65‰至1‰,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年来,卫计委通过规范临床技术、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诊疗能力;又将苯丙酮尿症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范围,卫计委会继续努力给罕见病朋友更多希望和机会。
约40分钟后,“健康中国”再发微博称,为支持冰桶挑战活动,呼吁关注罕见病朋友,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个人向罕见病中心瓷娃娃捐款。
张泉灵随后发表长微博表示,对罕见病患者最根本的帮助力量在政府手里,这是她点名“卫计委”的主要原因。“他们在20分钟之内就给了回复。承诺在医师培训等方面继续努力。他们的新闻发言人也参与了个人捐款。这样的反应速度和态度在部委中是罕见的。”张泉灵说,这是公众的力量。无论想推动政府任何的政策倾斜,公众的支持都是必要的因素。
对于“冰桶挑战”的形式,张泉灵认为,这个类似游戏的慈善举动,也许有秀的成分,也许浪费了一些水。但无论如何,是她见到过的投入产出比最好的慈善活动。
■ 焦点
1 为什么要关注“罕见病”?
我国有五六千种罕见病,“渐冻人”约2万
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负责人王奕鸥说,在中国,罕见病没有一个官方定义,也没有官方渠道可以获取这些疾病的信息。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发病率在0.65‰和1‰之间的病症算作罕见病,这样算来,我国约有五六千种罕见病,渐冻症患者在中国约有2万人。但其中只有1%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方法,这些疾病往往都需要一年几百万元的治疗费。剩下的99%可以通过干预治疗延长寿命。
让王奕鸥着急的是,现在的医学课本上基本没有罕见病相关内容,导致很多罕见病人被误诊误治。“所以我们希望不仅仅是公众关注,也希望政府加入。”
2 名人是炒作还是做公益?
名人参与有利于传播,筹款速度前所未有
随着“冰桶挑战”不断升温,质疑声也此起彼伏。有网友认为,名人的行为炒作意义大过公益。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明星、精英参与其中,让活动本身非常吸引眼球,非常有利于传播;同时活动带有娱乐性,让大家在快乐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具有正能量的;明星和企业通过做公益来赢得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无可厚非。
徐永光说,“在活动迅速传播过程中,也会影响到政府,影响公共政策的改变。”
王奕鸥也坦言,“瓷娃娃”平时的筹款很困难,“从来没有过这么快的筹款速度,宣传效果挺好,尽管有一些人是为了好玩,但大部分人都关注到了渐冻人症和其他的罕见病。”
3 “冰桶挑战”会怎样收场?
活动后期应关注捐款透明化、专业化
徐永光认为,公益界头脑要保持冷静。在活动后期,捐款的使用透明化、专业化,才是更应该值得关注的。
徐永光表示,“冰桶挑战”活动传到中国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要保持活动热度,“最好建立‘中国规则’”。
在美国,如果选择捐款,就没有权利继续向其他人点名要求参与活动。徐永光认为,在中国,应设定捐款也算作接受挑战,或是可以为罕见病患者做一些服务,也应有权利继续向其他人发起挑战。“让活动保持病毒性,滚雪球一般地传下去。”
■ 提醒
“冰桶挑战”不是谁都行
“冰桶挑战”风靡社交网络后,越来越多普通人也在微博或朋友圈上传自己被“浇”的视频。不过,医生提醒,从头部猛地浇下冰水,会刺激脑部血管,引起血压瞬间升高。对于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这种挑战还是得慎重,严重的可能引起颅内出血、脑卒中等。还有医生提醒,一大桶冰水如果突然倒下,会有一定几率造成颈椎的损伤。
■ 那些有喜感的募捐
红鼻子红头发募捐
从1988年开始,每逢奇数年的3月11日是英国的红鼻子日,在这一天,被认为一向缺乏幽默感的英国人忽然童心大发,很多人“乔装打扮”,把头发染红、戴上滑稽的红鼻子。这是英国独特的募捐日,通过喜剧表演帮助英国和非洲的贫困者与社会弱势群体。
教授募捐真人秀
2007年国外一名教授为了唤起大众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在街头放置了一个玻璃箱,箱子下方写着“如果没有你们的捐赠,科学研究将停止”。箱子里边摆满研究设备,自己坐在里面“睡觉”,如果公众朝募捐口投入金钱,教授便“清醒”起来,开始“做实验”。
男士穿上高跟鞋
2009年10月,美国纽约州艾恩德阔伊特镇举行了一场形式独特的慈善活动,男士们穿上各式各样的高跟鞋在当地一所高中的跑道上走了1英里,以体验女士的真实感受,同时为民间慈善组织“拯救受虐妇女”筹款。
新京报记者 林野 王卡拉 靳秒 实习生 冯琪
信源地址:
http://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4/0821/348775.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论坛网向全国医护人员发起“节水型冰桶挑战”
作者:cmt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4-08-22
近日,“冰桶挑战”火遍全球,国际名人奥巴马、普京、比尔盖茨纷纷参与,国内大碗儿李彦宏、雷军、刘德华也纷纷加盟。医学论坛网为了促进对罕见病渐冻人(又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关注,也发起了“冰桶挑战”系列活动,并向全国医护人员发出挑战!让我们:助力“罕见病” 一起“冻"起来!
鉴于节约用水的考虑,为了在不浪费水资源的前提下对“渐冻人”奉献一份爱心,医学论坛网建议把“冰桶挑战”现场改为花坛、草坪等场合,并呼吁各位热心网友响应号召!
活动全程,请点击查看
http://yz.cmt.com.cn/detail/index?tid=4345
如果您接受挑战,请将您的“冰桶挑战”的录像和照片发送给我们,我们将通过微信和网站对外发布。
1、录像请上传到腾讯视频,然后把链接发至
zhaqy@cmt.com.cn
;
2、照片请发到
zhaqy@cmt.com.cn
;
如您无法接受挑战,也可向罕见病慈善机构进行捐助,您可通过支付宝捐款给我们(金额不限),我们汇集后集中捐赠给相关慈善组织(如“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捐款人的姓名和金额将通过微信对社会公布。整个过程将透明公开,为大家负责。
支付宝收款账号:
survey@cmt.com.cn
收款方:北京瑞库普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备注信息:捐款 单位名称 姓名
期待您的参与!
关键字: 节水型,冰桶挑战,医学论坛网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渐冻人家属:因为冰桶 多年来首次看到希望
来源:搜狐网2014-08-25 09:03:26
当名人们因冰桶挑战被点名而“荣幸”时,渐冻症患者魏建国的女儿说,他们家的感觉是“幸运”。
这个月,魏家得到了中华融化渐冻人联合会提供的第一台呼吸机,这是魏建国确诊三年来,第一次得到救助,“从前,被媒体关注只属于那些特别幸运的的病友”。
在那些被冰冻的岁月里,大多数“渐冻症”家庭经历的却是无助、被忽视、甚至被误解;但他们依然对生活保持乐观,对生命抱有希冀。
这样的家庭,在中国有10万,甚至更多。
1. 冰点
魏建国已经两个月没有过任何表情。
以往,他还能用唯一能做的动作眨眼,和唯一能发出的声音“哼哼”,来指挥妻子和两个女儿给自己喂饭的速度,告诉她们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
女儿魏晓楠害怕,父亲可能已经没有了意识,她又想,这也许也是一种解脱。
从父亲确诊的那一刻,这个四口之家就走向了冰谷,生活的温度降至冰点。
2010年,在北京工作的魏晓楠回承德老家过年,父亲魏建国告诉她总感觉走路抬不起腿、四肢乏力,于是魏晓楠把父亲接到北京求医。
直到2011年4月,魏建国在北京宣武医院被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就是“渐冻症”。
“开不了药,也没必要住院,这个病治不了。”魏晓楠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位老专家给父亲的判决书,但那时候,魏晓楠还不知道什么是“渐冻症”,她满以为不开药不住院应该算并不严重。
魏晓楠回家一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就吓傻了,她当然会知道霍金,“我爸竟然得了和霍金一样的绝症”。
生病前,魏建国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更是个运动健将,篮球、排球、羽毛球数得上的运动没有一样他不拿手。魏晓楠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经常因为在学校打球晚回家,然后让她帮着骗母亲,说在学校给学生补习。
魏晓楠想不通,“老天爷为什么这么讽刺,让一个根本停不下运动的人清醒地躺在床上,渐渐失去‘动’的能力”。
其实,魏晓楠根本没时间想通这些。
为了给父亲治病,她在父亲确诊当月就在昌平区租了一个有电梯的两室一厅,把父母和妹妹从承德老家接到了北京。生活在农村的母亲没有工作,父亲从学校病休,每个月只有两千块钱病休工资,17岁的妹妹魏晓蕾也因此从高中辍学,打工赚些钱。
“日子从来没有这么糟糕过,”魏晓楠摇了摇头,她甩着一下过腰长头发,父亲生病后她连理发店都没去过。
原本,魏晓楠有一份销售工作,一个月有七八千收入,在北京的日子过得还算宽裕。
她照顾父亲经常请假,自然丢了工作,开始了频繁换工作的日子。“三个月被炒鱿鱼成了常事儿,周末也去打短工,只要不用固定时间去上班”,而魏晓楠的收入却是一跌再跌。
但她仍然不愿年幼的妹妹和自己一起打工,第二年,又把她劝回了职高。
魏晓楠彻底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如今,她在住处楼下的旅行社找到一份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好处是她可以随时回家给父亲把屎把尿。
今年,是魏晓楠到北京打拼的第十一个年头,也是她银行卡里存款最少的一年。半个月前,她刚刚用信用卡透支交了下个季度的房租。
更让魏晓楠伤心的是,无心读书的妹妹,这个月从职高辍学,找到一份房地产销售工作。
妹妹说她根本没心思上学,她眼中只有父亲每个月几千元的药费和2500的房租的固定支出,父亲病情恶化需要的呼吸机、胃造廔手术,患有心脏病的母亲的急诊费,……妹妹很怕,哪一笔支出成为压倒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
2. 活着
“药”,一直是这个家庭三年来最大的支出。
治疗“渐冻症”的三类药物:利鲁唑片类,神经营养剂类,中成药类,魏晓楠都给父亲尝试过。
“虽然吃什么药都没有效果,但是让父亲心里有个盼头,”魏晓楠必须隔一段时间给父亲换一种药,因为她发现每次换新药,老爷子精神就能好一些。
一盒进口力如太利鲁唑片市场价格在2000多元,一盒能吃12天。
这种药品说明上写着能延长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存活期的进口药,几乎是每个刚刚确诊“渐冻症”患者的首选,“这意味着生的希望”。
但是,这些进口药虽然像其他罕见病药物价格昂贵一样,却没有其他药物那样“奇迹般”的效果。在一个“渐冻人”QQ群里,利鲁唑类药物被视为“精神安慰”,一位“渐冻症”患者家属说,“病人吃了药能感觉到疼,情况却没有好转”。
除了这些“精神安慰”,大多数渐冻症患者也都被“江湖郎中”敲过一笔。
“中华渐冻人之家”QQ群主龚勋惠直接在群里贴了一份“骗子医院黑名单”,名单是病友们受骗后总结所得。
魏晓楠也曾经上过“江湖郎中”的当。
父亲确诊之后,医院没有给魏建国开任何药,只让他回家静养。魏晓楠不甘心,她在搜索引擎中找到一个专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老中医,于是带着父亲去那家医院看病。
魏晓楠还记得,去看病的那天,诊室门口挤了好多人。魏晓楠和旁边的人聊天,发现是来找中医看肌无力的,当时她没做多想。
喝了半年汤药,父亲毫无起色,魏晓楠去网上一查才发现,这个老中医的名字能治各种其难杂症,这才怀疑被骗了。她到QQ群里一问,才知道,不止她一个人被这个老中医骗过。
这次中药治疗,魏晓楠花了近六万元。
除了必不可少的药物,渐冻症患者到后期还需要呼吸机和胃造瘘手术延续生命,呼吸机一台价格近十万元,但没有呼吸机就意味着提前选择死亡。
“渐冻人”想要和外界交流,一台可以打字的眼动仪也需要近十万元,这一项选择不威胁生命,因此被大多数渐冻症患者排除在外。
魏晓楠开始着急得整夜睡不着,父亲的病情从今年5月份开始恶化,对呼吸机的需求迫在眉睫,可是她却再也拿不出钱了。
魏建国治疗所需的药物和仪器都不在医保范围内,除了借钱替父亲续命,魏晓楠想不出别的办法。
直到“冰桶挑战”出现,记者蜂拥找到“中华融化渐冻人联合会”,魏建国一家也成为了“幸运的受访者”,也因此,他们被捐赠了一台呼吸机。
在罕见病的圈子里,因病致贫是非常普遍的。
“不是联合会不管我们,而是要管的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魏晓楠几乎从来没想过靠别人救助给父亲治病,“圈子里有眼控仪的几个病友都是因为媒体报道了才有人捐赠”。
大多数患者是不会被外界注意到的,他们都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互相倾诉,这些小圈子里的罕见病公益组织几乎都没有公募资格,根本无法给患者筹集治病的钱,只能等钱“找上门来”。
“冰桶挑战”风靡后,罕见病关爱中心至今已经收到200万元的捐款。这些找上来的钱让中心负责人之一孙月感到欣慰,孙月本身是一名“瓷娃娃”患者,她说,“只有全社会能对罕见病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健康的人也会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
然而孙月忧心的是,“冰桶”并非长久之计。
孙月解释,“社会上对于罕见病的认知仍然匮乏,有关部门也尚未对罕见病做出明确定义,未将其全部纳入医保体系,这才导致大多数罕见病患者因病致贫。”
3. 道别
这些天,“冰桶”几乎是各种罕见病群里的话题,他们热切地讨论着关于“冰桶”的一切。
上个星期,魏晓楠坐在父亲床边,告诉他从美国传来了一个叫“冰桶挑战”的公益活动,专门给渐冻人筹集药物研究资金的。
魏建国开始快速地眨眼。
“你终于高兴了,对吧?”
父亲又眨了眨言。魏晓楠知道,关于新药研制的信息一定都能让父亲开心起来。
魏晓楠特别希望“冰桶”坚持得久一点,多筹集一些钱,在父亲有生之年研制出有效的药物。“这么多年,她第一次感觉看到希望”。
但她和群里很多人一样,都很担心因为“冰桶”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不能进行下去,虽然他们能理解正在遭受旱灾的河南鲁山县抗议“冰桶挑战”浪费水资源。
就像一位病友在QQ群里呼吁的,“ALS是罕见病,及其残酷,外人知之甚少。能有这个法子让上至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马英九、比尔盖茨,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长,下至普通大众知道个病名,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对魏晓楠来说,“冰桶”间接让父亲有了呼吸机,有了生的机会。
拿到呼吸机的那天,魏晓楠第一次没有让母亲去菜市场捡菜农们扔下的烂菜,母亲捡回来的烂菜,几乎是父亲患病后魏晓楠一家三餐的主要来源。
那天,魏晓楠去菜市场,磨了两大袋父亲晚餐需要的杂粮面儿,又花了6块钱买了一条活鱼。她做了母亲和妹妹最爱吃她的拿手菜----水煮鱼。
母女三人把凳子搬到父亲的房间里当桌子,又搬了三张小板凳坐下,围着父亲吃饭。妹妹吃得高兴,忽然站起来,胡乱跳了一段舞。
跳着跳着,妹妹就哭了起来,“以前跳舞,父亲都会大笑不止,现在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再后来,联合会给魏晓楠打电话,问她还能不能再配合采访,她都爽快地答应,“不是为了拿到什么好处,我是希望,即便是我父亲等不到,也能让别人能等到”。
这一天,魏晓楠全家第一次拍全家福。因为她17岁外出打工,家里从没凑齐人拍过一张全家福。
母亲和魏晓楠扶起病床上的魏建国,给他穿上一件背心,告诉他看镜头。
两个月没有任何表情的魏建国突然嘴角上扬,妹妹最先看到父亲的表情,抱着他失控般地叫起来。
拍完照,魏建国高频地“哼…哼…”起来,那是他特殊的哭声,很快痰就堵住了他的喉咙。
一家人忙活着给魏建国吸痰。
魏建国的左臂开始来回微弱地摆动,左右范围不到一厘米。
“家里几乎没有客人,他在道别。”魏晓楠翻译道。
父亲有了“表情”和“动作”,魏晓楠的精神防线终于崩塌,她终于再也斗争不过眼泪。魏晓楠不敢想,父亲会用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和自己道别,或是像大多数病友一样,毫无征兆地离开。
(责任编辑:冯存真)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当前离线
积分
1442
发表于 2014-8-2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还有这样的病啊?好恐怖啊!想来身体健康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急着浇水了:渐冻症女孩北京求医流落街头
2014年08月25日 09:05 来源:成都商报
这个八月,通过”冰桶挑战“来呼吁关注“渐冻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而在现实中,一位从四川到北京求医的“渐冻人”正面临困境,向媒体求助。
这位四川渐冻症女孩经历坎坷,她3岁时患败血症,5岁肌肉萎缩,17岁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萎缩,几天前和奶奶辗转来到北京求医,刚刚找到一处地下室租住,就被房东给赶了出来,现在流落北京街头。昨天中午,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这个女孩,她叫汪必丹,四川达州大竹县人,24岁,身高1米4左右,四肢和手指看起来都只是很细的骨头包着一层皮。汪必丹说,她在3岁的时候身上发痒、长疮,后来诊断为败血症,然后开始肌肉萎缩。
汪必丹出示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病历和出院病情证明书显示,除了“渐冻症”,她还患有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肝功能损害。
现在,汪必丹坐久了不舒服,行走也不方便,要70多岁的奶奶搀扶着,慢慢走,生活也不能自理。而她的父母,已经联系不上。汪必丹告诉记者 :“因为有7年没有联系了,我也找不到他们,可能(他们)觉得负担重吧。”
汪必丹说,我3岁的时候,妈妈就出外打工了,好像是我五六岁的时候,她回来了,看到我已经病成这个样子,就说,那个时候就已经放弃我了,以为我这个样子会死掉。因为生病,汪必丹没有上过学,平时靠听广播、看电视学一些文化。今年8月19日晚,她和奶奶坐火车到了北京。她说,之前爷爷、奶奶也没带我出来求助,因为他们想,他们可以种庄稼养猪牛,可以给我治病,能够做得下去。但是2012年的时候,我爷爷因为意外,眼睛看不见了,奶奶又有高血压,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才想到求助一下社会和媒体。
在网络上受到一些关注之后,汪必丹和奶奶找到了一个60元一天的住处,不过,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医院。
这两天,汪必丹去北京东三环的街头唱歌,但是每天的收入还不够付房钱。她说,会尽可能坚持。
汪必丹在央视节目中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15882992548,如果有人愿意为她提供就医和住宿的帮助,可以联系她:1588299254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信源地址:
http://finance.chinanews.com/jk/2014/08-25/6525543.s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自新大陆
自新大陆
当前离线
积分
439
发表于 2014-8-2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关心这些捐款如何到需要援助的病人手上?是病人提出申请么?向谁提出?谁来复核条件?多长时间能将款项转到病人头上?这都需要公开透明,否则就是作秀!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患者生不如死的“渐冻人症”
http://www.yywsb.com/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2014-8-25 7:17:55
近来,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让无数人开始关注“渐冻人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简称ALS),这让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旻教授感到欣慰,她从事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多年,深刻领教了这一疾病的残酷:它不明原因,无法治愈,治疗费用高,很多患者消极放弃,多数活不过两年。
昨天,张旻说,面对这种罕见病,医生也充满了无力感。目前医学所能做的,就是采用多种方法让渴望存活的“渐冻人”尽量活得更久些,生活质量更高些。这需要社会的更多关注。
一家5口都成“渐冻人”
患者查出SOD1基因突变
“渐冻人”多为零散发病,家族发病的比例不超过10%。去年7月,张旻就接诊了一例非常特殊的家族型“渐冻人症”。
47岁的陈女士是钟祥人,一直替人搬货抚养儿女,2012年10月,她就开始感觉到左下肢走路无力,还感觉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脚跛了难以走路了,才开始到处看病。
在询问病史时,张旻了解到,陈女士的父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因手脚无力、萎缩,直至死亡。患者的姐姐、患者叔叔的女儿也都因类似病例死亡。
结合陈女士的症状表现,张旻怀疑她患上的是罕见的肌萎缩侧索硬化,这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也就是俗称的“渐冻人症”。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陈女士最终确诊此病。
陈女士的家族都被蒙上了“渐冻人症”的阴影,医院为其提供了免费的基因测试,显示患者存在SOD1基因突变,这正是已知的导致“渐冻人症”的异常基因。
就在陈女士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比她小两岁的妹妹也发病了,同样也检测出了SOD1基因突变。
族人多不愿接受基因检测
女儿幸未查出致病基因
女儿陪同陈女士前来治疗,表示母亲为了儿女付出太多,一定要全力医治。
治疗该病,需要服用一种叫“力如太”的进口药,一盒就要4300元,一年下来至少需要5万元,此药也只能部分延缓病情的进展。然而,由于经济所限,陈女士没能坚持服药,病程发展相当快,今年6月,她因呼吸衰竭去世,距离发病之初还不到两年。
昨天,张旻回访时了解到,陈女士的妹妹如今的情况也不理想,已经彻底卧床不起,且无法平躺,不能吞咽,呼吸困难,可以说随时面临着死亡,或者说等待着死亡。
由于此病太过可怕,又没有治愈的办法,陈女士的家族中,仅有她的女儿自愿接受基因检测。家属的想法,张旻非常理解:“这个病没法治,所以有的患者家属不接受检测,就是怕测出问题来反而恐慌。”
幸运的是,陈女士的女儿经过基因检测,没有发现SOD1基因突变,基本排除她因家族遗传患此病的可能性。
家族遗传因素仅占一成
常规基因检测无法预测该病
“渐冻人症”罕见又可怕,能否早期发现和预防?遗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张旻介绍,绝大多数的患者是散发的,不明原因,很多人确诊后难以接受,询问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是我?”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有的人寄希望于基因检测。但是,张旻指出,因家族遗传发病的患者只占所有发病人群中的10%,他们虽然多能发现SOD1基因突变,但类型多达几十种,突变类型不同,发病症状和进展又有不同。这意味着,查出基因突变主要是帮助确诊、研究,尚无太大的预防、治疗价值。
而更多的散发患者中,又较少发现这一基因突变。因此,如果没有家族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史,SOD1基因检测也许不能发现任何有用的信息。即使有家族病史,也可能不是SOD1基因突变造成的。
目前,SOD1基因检测,只能帮患者通过产前诊断减少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可能,对于没有患病的人,尚无预防该病的研究和产前诊断的研究。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慢慢步入死亡
ALS治疗现状:放弃和坚守都很痛苦
参考国外的发病率,我国“渐冻症人”多达6万。由于此病不可预测、诊断较难、不可治愈、只能治疗,患上此病的人,只能挣扎在“渐冻”的痛苦中。
昨天,张旻谈及此病在我国的治疗现状,有着明显的无力感。她说,现实就是,此病无法治愈,治疗只是延缓患者死亡,很多患者放弃,也有患者拼力求生,他们真的很需要帮助。
有患者宁死也不愿治疗
近年来,张旻明显感觉到,同济医院接诊的“渐冻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周门诊她都会接诊二三个病人,但很多人在门诊确诊后,就离开了,后续治疗情况如何,无从得知。
近10年来,同济医院共收治入院139例“渐冻人”病例,男性79例,女性60例,患者最小为19岁,最大为75岁,平均为50岁。2/3的患者集中在40岁-60岁。
收治入院的只是“冰山一角”,张旻说,一旦确诊,就几乎宣告了患者无可挽回地走向死亡,医生只能帮助延长这个过程,很多人最后都自行放弃了。
2012年,张旻到京山义诊,遇到了曾经的一位患者,38岁的刘先生。一年前,他在同济医院确诊为“渐冻人症”,可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负担昂贵的药费,就放弃了治疗。
仅一年过去,刘先生已经完全要靠轮椅出行,吞咽困难,基本无法进食,营养状况非常差。通过多方联系,有慈善组织为刘先生提供善款,可以为他进行经皮经内镜胃造瘘术,植入胃管,为他输入营养。但最终,刘先生放弃了,不久就离开人世。
“渐冻人”治疗花费巨大
确诊为“渐冻人症”,一般自然病程平均约3年左右,进展快者发病1年内死亡,病程进展慢者可持续10年左右,5%的人可以存活超过20年,如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张旻介绍,对于此症,只能尽早做出诊断,尽早给予神经保护和支持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延续患者生命。但在我国,情况不乐观。
诊断本身就不容易,需要通过病史、体检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综合诊断,临床诊断过程中,确定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范围是关键步骤,受累范围分为脑干、颈段、胸段和腰骶段,四个区域中有三个区域受累才能最终确诊。这个过程平均长达一年,很多患者在确诊的过程中就发病离世。
能早期确诊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部分延缓病情的进展。目前唯一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监督局(FDA)批准的药物是“力如太”,但治疗费用一年约5万元人民币,在国内没有医保支付,很多患者负担不起。
随着病程发展,患者从手脚不能动,变成难以吞咽。此时就需要营养支持,多需要进行经皮经内镜胃造瘘术。当患者开始呼吸不顺时,可使用一般氧气或便携式呼吸机,如果进一步呼吸衰竭,则需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正因为延续生命如此痛苦,花费也非常巨大,没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患者大多很快放弃了。
无效治疗高达八成
在张旻接诊的病例中,她遇到不少想尽各种办法求生的患者,有的服用中药,有的花费巨资进行移植干细胞治疗,希望修复病变的运动神经元,但收效很差。无效治疗的患者高达八成。
张旻说,有的医疗机构提供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次就要花5万多,有患者花了20多万做了4次,还是没有什么疗效。她说,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仍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还没有正式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信源地址:
http://www.yywsb.com/article/201408/1189676.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8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渐冻人:你冷一瞬,我冻一生
2014年08月28日 08:00:00来源: 新华健康
一桶桶冷水当头浇下,全身瞬间“哆嗦”一下。近日,“ALS冰桶挑战”风靡全球,这场以冰桶浇头体验渐冻人感觉、关注渐冻人的公益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实,对于渐冻人这个罕见病,除了史蒂芬•霍金坐在轮椅上的形象外,很多人并不太了解。
渐冻人症又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病),主要是因为上运动神经元(包括大脑、脑干、脊髓)及下运动神经元(包括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受损,产生的一种上下肢无力、肌肉挛缩、肌束颤动以及萎缩的混合性瘫痪。由于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因此这种病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记忆及感觉,患者一旦被确诊后非但无法治愈,而且会在清醒状态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冻’住”,全身逐渐瘫痪,直到不能呼吸。所以,和冰桶挑战相比,“你冷的是一瞬,我冻的是一生”。
渐冻症早期不明显,易忽视误诊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楚长彪介绍,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运动神经元发生问题,会产生肌肉僵直,反射增强,患者走路会不协调。至于下运动神经元,则以肌肉萎缩、无力,肌肉震颤的症状为主,通常出现在手掌、指间的肌肉萎缩,虎口萎缩,慢慢地,会恶化到肩膀、颈部、舌头、吞咽的肌肉萎缩。
渐冻人症在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初期患者会发现手指越来越不灵活、手臂无力或者说话含糊不清,很多人会以为是颈椎压迫神经造成的上肢不适或者是中风的前兆。
楚长彪强调说,渐冻人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青年人,且男性远多于女性。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却有年轻化的倾向,甚至有十几岁就罹患渐冻症的病人。“如果出现系扣子困难,拿不稳筷子、说话含糊不清或言语迟缓、咀嚼困难等症状,应尽快到专业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渐冻人的排查,以免延误病情。”楚长彪说。
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渐冻人症随着病情的进展,咽喉部肌肉会逐渐停止正常工作,呼吸衰竭是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最常见的直接或间接死亡原因。
呼吸肌无力可能导致吞咽困难、窒息、呛咳或呼吸困难。吞咽时发生呛咳的危险就是食物会被吸入肺里。窒息可能也会引起呕吐,使部分胃内容物进入肺部。所有这些可能性都会导致吸入性肺炎,它是由被食物或胃内容物损伤的肺组织遭到细菌感染而引起的。
肺炎是累及肺脏的感染性疾病,可以使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引发疼痛和呼吸衰竭。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可能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使用有创呼吸机。使用有创呼吸机需要经患者的咽喉插入一根导管或进行气管切开术,在咽喉部位造口,通常在医院内使用。
高危家族做好产前基因筛查
渐冻人症有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遗传、重金属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
楚长彪指出,夫妻本身或双方家族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病史,怀孕前应先进行基因筛检,以确定双方是否为带因者。若曾生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宝宝,则怀孕时应作基因筛检,以确定胎儿是否正常。
一般检测采血液筛检,建议于怀孕第一期(14周前)抽血进行基因检测,约3周后看报告,若夫妻双方都是带因者,胎儿需进一步采检胎儿绒毛(怀孕10周以上)或羊水(16周以上),分析其SMN1基因是否发生缺失,以避免生下重症的宝宝。
提示:有些人群不适合“冰桶挑战”
对于“冰桶挑战”并非人人适合。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及刚刚从事体力劳动满头大汗的人群,女性和体弱多病者也不适合接受冰桶挑战。因为将一桶冰水猛然从头部浇下,会刺激脑血管,引起血压的瞬间升高,心跳迅速加快。加上现在气温炎热,血管本身就会扩张,冰水刺激后,全身的血管就会立即收缩,很容易导致头疼、头晕。
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贸然迎接挑战,高血压患者会瞬间使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脑出血、中风、昏迷等。心脏病病人则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贾晓倩)
信源地址: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4-08/28/c_126924640.htm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