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4|回复: 10

[转帖] 转 美埃博拉患者服新药后持续好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美埃博拉患者服新药后持续好转
作者:林小春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4-08-06

[/url]  第二名在[url=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E8%A5%BF%E9%9D%9E]西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疗援助人员,5日搭乘特别改造的飞机返回美国接受治疗。美国有关方面说,这名感染者以及稍早回国的另一名感染者在服用一种试验性药物后,病情开始好转。
  这名医疗援助人员名叫南希·赖特博尔,在利比里亚救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期间感染病毒。5日上午,赖特博尔搭乘一架配备特殊隔离间的飞机,在亚特兰大市多宾斯空军基地降落,随后被送往当地的埃默里大学医院隔离治疗。
  3天前,赖特博尔在利比里亚的同事、同样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肯特·布兰特利医生搭乘同一架飞机,经同一路线到埃默里大学医院治疗。赖特博尔身体比较虚弱,她是躺在担架上被推进医院的。而布兰特利的情况相对较好,自己走进了医院,让许多医学专家感到吃惊。
  埃默里大学医院5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两名患者在该医院的一个特殊隔离设施里接受救治,这里此前用于救治特定的严重传染病患者,与医院其他区域隔开,有专门设备和基础设施用于高水平的临床隔离。声明强调,在这里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对美国民众没有危险。
  根据医院方面提供的消息,这两人的病情均已开始好转。布兰特利的妻子当天发表声明说:“我每天都去探望肯特,他的病情正持续改善。”赖特博尔的丈夫则说:“一周前,我们在考虑南希的葬礼,而现在我们真的相信她有希望活下来。”
  有媒体称,这两人病情好转是因为服用了一种名为ZMapp的试验性药物。对此,研制这种药的美国马普生物制药等3家公司发表联合声明说,此药尚未进行人体安全试验,因此这种药的储备“极少”,使用任何试验性药物都需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这3家公司正与合作伙伴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合作,以期尽快提高产量。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则说,现阶段无法判定这两人病情好转是否缘于新药的作用。“每种药都有利有弊。除非完成研究,否则我们不知道它会带来帮助,还是伤害,或者没什么效果”。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致死率可达90%,但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包括ZMapp在内,有数种药物都处于试验阶段。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5日发表声明说,其研究人员正在利用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晶体学技术,研究包括ZMapp在内的抗体结构,以了解免疫系统分子如何与埃博拉病毒结合,并阻止该病毒发挥作用。声明说:“ZMapp是已知最好的抗体组合疗法,但仍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美国纽约4日发现一个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但初步分析显示这名曾去非洲旅行的患者“不像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已确诊两名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这两位患者均在人口超过千万的该国最大城市拉各斯被发现。美国疾控中心5日发出第二级别的旅行警告,要求去尼日利亚旅行的人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美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在社交网络平台推特上说:“对拉各斯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深感忧虑,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4-8-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一个国家派医务人员外援,当医务人员感染时,不顾民众反对,毅然接感染的医务人员回国治疗,做为医务人员我深深地感动,这才是敢于担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省今天下午组织电话会议学习相关知识。我院也派了检验、急诊、ICU、院感的人员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CDC:说埃博拉新药有效“为时尚早”
作者:林小春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4-08-06
  两名美国埃博拉患者使用一种试验性新药后病情好转的消息引起国际关注。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5日说,这种叫做ZMapp的药尚处于试验阶段,现在就说这种新药能有效治疗埃博拉出血热“为时尚早”。

  美疾控中心当天就有关埃博拉试验性药物和疫苗发表声明说,ZMapp由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制,它是3种单克隆抗体组合而成的药物,通过与埃博拉病毒蛋白结合、阻止该病毒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处于试验阶段,且没有对人体进行过安全或有效性测试,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真的有效。“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的标准疗法目前依然是支持性疗法”,包括维持患者体内的血压及氧气水平、治疗并发性感染等。

  对于为何没有更多的人获得ZMapp治疗、非洲患者能否使用这种药救命等问题,美疾控中心说,这种药的产出量很小,厂商暂无能力大量生产,供应极其有限,所以“人们无法购买,也无法供大范围使用”。

  至于为什么美国患者可以得到这种药,美疾控中心说,这是其中一名患者的所在机构“撒玛利亚救援会”自行安排的。

  此前,参与ZMapp项目的马普生物制药等3家公司发表联合声明说,此药尚未进行人体安全试验,因此这种药的储备“极少”,在美国使用任何试验性药物都需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马普公司正与合作伙伴及相关政府机构合作,以期尽快地提高产量。

  美国疾控中心还表示,除ZMapp外,还有其他4家公司正在开发埃博拉药物,但都处于早期研制阶段。此外,现阶段也没有埃博拉疫苗。

  两名在利比里亚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疗援助人员原本病情严重,但在使用ZMapp治疗后病情开始好转,其中第一个接受治疗的人甚至可以独立行走,这让医学界看到了遏制埃博拉病毒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埃博拉病毒治疗药物和疫苗研究最新进展
2014-08-07 13:08 来源:丁香园作者:xiaorong699字体大小-|+
由于两位美国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使用试验性的血清进行治疗,使其成为本周的头条新闻。ZMapp 之前还未在人类中进行过试验。虽然布兰特利和南希在使用上述血清后,病情得到改善,但我们不清楚血清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该血清大规模运用之前,它必须通过 FDA 的药品批准过程。
FDA 发言人 Stephanie Yao 表示,该机构不对任何特定产品进行评论。但其同时认为,FDA 是寻求加速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机构间工作组的一员。目前,埃博拉病毒实验性治疗仍然处于最初始的阶段。
虽然现在尚无批准的药物,FDA 仍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提供其他可能性的治疗方式。比如:新药研究(IND)申请。FDA 还将为企业和经销商寻找急需治疗的患者。
其他新的希望
研发其他相关的治疗和疫苗的公司都表示他们需要资金。我们已经接洽了大型的制药公司。但他们并不想将埃博拉病毒作为商业产品,所以他们并不感兴趣。
巴尔的摩的 profectus 生物公司首席科学官埃尔德里奇约翰表示。该公司开发的疫苗单剂量注射的效果非常好。该疫苗对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感染的猴子有良好的疗效。他还认为,如果得到相应的基金,他指示他的实验室组要继续目前的研究。
该疫苗使用了减毒的病毒,不会使人致病。将埃博拉病毒表面的分子插入到减毒病毒的表面。在注射疫苗后,病毒将埃博拉分子运输到细胞内,并触发免疫反应。
埃尔德里奇表示,该埃博拉病毒疫苗在猴子试验中已表明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他说,感染猴子的埃博拉病毒,通过在实验室中复制,毒力已经逐渐减弱。下一步就是在人类中测试相应的疫苗,但根据 FDA 规范的人体试验需要 3 百万美元。
在治疗方面,Tekmira 制药公司已经于 1 月在健康志愿者中开始抗埃博拉病毒治疗的早期安全性试验。但在 7 月早些时候,这家温哥华的公司宣布,FDA 决定暂缓这项临床研究,直到解决药物的安全问题。
该治疗药物叫做 TKM- 埃博拉,已经进入 FDA 的“快速通道”。在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猴子时,其有效率高达 100 %。
Tekmira 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马克穆雷博士表示,TKM- 埃博拉的研究进展鼓励该公司将继续研究。不过,他强调该治疗方案仍在试验阶段,给人使用还未经批准。
另一种治疗方式正在尝试但未进行正式研究,其就是用感染过埃博拉病毒患者的血清。撒玛利亚基金会表示,布拉德利就是接受一个 14 岁男孩的血液,该男孩在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痊愈。
男孩的血中会有抗体可以中和致命的病毒,所以它可以帮助患者抵抗病毒,这是常识。埃尔德里奇还表示,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抗体可以抵抗病毒感染。
由于布拉德利同时接受了试验性的血清,目前无法判断到底是哪种血清抑或是他自身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
另一个研发埃博拉病毒疫苗的途径是按照 FDA 的动物条例在动物中进行上述研究。前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 Javad Aman 博士表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该条例适用于药品和生物制品,如疫苗,用于治疗或防止由于暴露于有毒物质而发生严重的威胁生命的事件。
试验中,将人暴露于试验药物或生物制品的有毒物质中是不符合伦理的,FDA 允许研究人员在动物中进行上述试验。2012 年 12 月,该机构根据这一条例,批准给动物注射 raxibacumab 试验其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Aman 是整合生物疗法公司(Integrated Bio Therapeutics[IBT])的联合创始人,IBT 已开发出一种埃博拉病毒疫苗。这种疫苗的原理与 HPV 疫苗相似,即“病毒样颗粒”(VLP)。
病毒样颗粒是披着狼皮的羊。它们含有病毒的表面蛋白,可以诱导免疫应答,但它们缺乏病毒的遗传物质,所以它们不能使人致病。IBT 疫苗的目的是保护野生大猩猩和黑猩猩,埃博拉病毒对他们的威胁不亚于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
在 5 月份,Aman 和他的合作者发表了埃博拉病毒疫苗对圈养黑猩猩预防效果的研究。研究发现,疫苗可以引起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尽管该疫苗非常有前途,但该疫苗尚未准备好在人群中进行检测,同时由于疫苗制作商的挑战,该公司也在寻找资金的支持,从而把该疫苗研发提高到新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
副标题:卫计委: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
作者:新文 来源:新京报网 日期:2014-08-08

        史上最严重埃博拉疫情有蔓延趋势,而且此前有报道称中国香港和菲律宾曾出现过疑似病例,引人担心。国家卫生计生委昨日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已做好阻击疫情入境的防控措施,中国已具备应对埃博拉疫情科技储备,包括检测、诊断试剂、抗体生产能力,以及疫苗的研发。

疫情

国内尚未发现病例,“输入”风险低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国内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国家卫计委已组织专家加强疫情研判,强化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风险评估,目前埃博拉疫情传入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低。

        但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徐建国坦言,只要有人员交往、贸易往来,埃博拉疫情将影响全球。对于疾控部门,小的可能性,也要当作最大风险去对待。

防范

青奥会期间严防隔离“异常”运动员

        宋树立说,为防止埃博拉出血热传入境内,保护我国前往疫区人员的健康安全,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重点是严把口岸关,质检总局和国家卫计委等部门7月初已联合发布公告,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入境人员开展健康状况的检测、排查。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疫情流行区没有直航航班,但检验人员将通过提前了解中转航班旅客国籍信息等手段,“对重点航班、重点人群实施布控”。

        在对入境人员的疾病症状监测中,有疑似症状的立即进行医学排查,询问其3周内旅行史及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以及野生灵长类动物接触。

        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将在南京召开,将有来自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国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江苏省检验检疫局和青奥组委会成立了特别通道,将对来自疫区国家的人员和设备做有针对性的检疫工作。另外据江苏媒体报道,赛事期间身体出现“异常”运动员会被隔离。

诊断

已研发出埃博拉诊断试剂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能多至21天才显现症状,如何能在此之前发现并治疗?

        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王辰表示,我国已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可随时提供给各地疾控部门应用。但因为国内尚无病例,没有办法在病人身上进行测试。

        宋树立表示,国家卫计委已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明确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的时候,应该在2个小时实现直报。疾控部门已经做好了实验室检测准备。

        启动抗体生产不需要太长时间

        徐建国说,2008年至今,我国大概有9个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0个国家级研究单位在从事埃博拉病毒研究,包括疫苗和药物等研究,为我国应对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王辰说,目前,在美国两例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身上,初步显示抗体治疗有效。在抗体技术上,中国已具备很好的多元性抗体制备能力,“我们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基因,启动抗体的生产程序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

■ 新药

是否大规模用美国“新药”引争论

        美国一种处于试验阶段的新药让人看到希望。两名美国医疗援助者染病后接受一种药物治疗,病情出现好转。

        这种药名为ZMapp,由美国马普生物公司研制,先前仅在猴子身上做过试验。

        就是否冒险大规模使用这种药应对当前严重疫情,在医学界引发一场伦理争论。

        3名埃博拉病毒研究知名专家,包括这种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皮奥特教授6日共同发表声明,呼吁向非洲疫区提供这种药。

        另一些专家则不同意匆忙扩大药物使用范围,理由是尚未确认这种药有效并且安全。美国政府传染病事务顾问、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奥斯特霍姆说:“我们曾经多少次发现,神奇的治疗方法最终……弊大于利。”

        利比里亚当局愿意允许这种药在国内作临床试验。然而,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在记者会上说,由于缺乏足够信息证实这种药的有效性,因而现在向西非国家提供它为时过早。他说,如果措施得当,埃博拉疫情可以“非常有效地”受到遏制和控制,现阶段重点是以公共卫生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病例】

        几内亚共计出现495例病例,死亡363人;利比里亚发现病例516例,死亡282人;塞拉利昂发现病例691例,死亡286人。同时,自7月25日尼日利亚出现首例埃博拉跨境传播病例以来,该国已出现9例可能和疑似感染病例,死亡1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禅静思语 + 2 谢谢分享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埃博拉病毒感染临床医生须知
2014-08-07 18:44 来源:丁香园作者:xiaorong699字体大小-|+
一、概述
埃博拉病毒持续在非洲西部蔓延,两位感染的美国医生已经抵达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接受治疗。现在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了解此次逐渐恶化的疫情。
过去非洲西部的埃博拉病毒爆发都是区域性的,而且得到很好的控制。今年 3 月份开始的这起疫情范围更大,严重性史无前例。
上周,一个旅行者乘坐航班从利比里亚到拉各斯(尼日利亚),在航班上他已经出现病毒感染的症状,并在着陆后 5 天死亡。这让大家不禁担心疫情可能会进一步扩散。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对相关地区的旅游警报为 3 级,即所有非必要的旅行都应该被禁止。遏制病毒传播的努力目前没有得到有效的成果,这就要求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 CDC 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一起努力。
一位美国 CDC 官员表示,在农村地区需要更多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控制病毒的现代化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知识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患者的病死率最高达 90%。当前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已经造成 1353 多人确认感染,729 人死亡,目前的死亡率大约相当于 53%。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于 1976 年首次分离。目前公认的有 5 种亚型的埃博拉病毒,其中 4 种可以对人类致病。莱斯顿亚型(Reston)只感染灵长类动物。最致命的是扎伊尔(Zaire)亚型,其天然宿主是果蝠。该病毒也曾在在豪猪,灵长类动物,和野生羚羊中分离到。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 天内出现症状。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
1. 突然发热,经常为高达 103º- 105ºF(39.4-40.5℃);
2. 极度虚弱,喉咙痛,头痛;
3. 大量呕吐和腹泻(上述症状发生 1-2 天后)。
更严重的症状,如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着明显的体液流失。
患者通常在发病后 8-9 天内死亡。存活超过 2 周的患者,生存预后较好。
三、埃博拉病毒的诊断较困难
诊断埃博拉病毒的困难在于病毒感染早期,其症状与其他类型的传染病相似,如疟疾、拉沙热、伤寒、霍乱,甚至脑膜炎。只有在 3-5 天后(或更晚的时间),随着内出血,该疾病的特征—出血性水泡才变得明显。
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飞沫传播,其传染性没有麻疹或流感那么强。麻疹或流感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可以传播病毒,埃博拉病毒与此相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只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
此外,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
相反,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的,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
其他的传播途径包括与患者的皮肤伤口或愈合伤口接触,或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触摸患者的眼睛,鼻子,嘴巴。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那些有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那些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那些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
研究表明,与唾液,汗液和眼泪相比,该病毒在血液和呕吐物,腹泻物中具有更高的浓度。对公共场所如厕所进行消毒可以遏制病毒的传播。
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公民感染病毒的实际风险相当低。公众应该知道美国的急症部门(EDs)和重症监护单位装备精良,有条件接收从西非旅行回来,并出现流感和胃肠道症状的患者。
急诊科往往是众所周知的医院“前站”。通用的预防措施,以及检疫和隔离病人,现在是每个急诊科优先考虑的事情。这一计划需要医护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眼镜或护目镜,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对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焚烧。
四、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手段有限
尽管人类疫苗试验可能是有希望的,但现在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输液,血液和血小板输注)。
根据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 Anthony Fauci 博士所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于 2014 年 9 月开始进行疫苗的人体试验。在本世纪初,曾试进行过人体试验的疫苗,但并不成功。
目前的疫苗是由 NIAID 疫苗研究中心研发,其不含有感染性埃博拉病毒。其实际上是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整合了 2 个埃博拉病毒基因。
腺病毒载体常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由于该病毒易于操纵。作为一个非复制性的病毒载体,该疫苗将新的遗传物质送到细胞内。新的基因表达形成蛋白,从而在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据 NIAID 的研究表明,该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效果喜人。
另一种方法包括输注恢复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救命的中和抗体。根据此次疫情期间的最新报道,这种试验性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运用,虽然该疗法的疗效未知。
还有一种曾在 2014 年 4 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被称为 BCX4430 试验性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希望。该化合物为 RNA 依赖的 RNA 聚合酶抑制剂。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上应用是成功的,18 只猕猴在暴露埃博拉病毒后使用 BCX4430,只有一只死亡。该化合物还尚未见进行人体试验的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埃博拉病毒感染临床医生须知
2014-08-07 18:44 来源:丁香园作者:xiaorong699字体大小-|+
一、概述
埃博拉病毒持续在非洲西部蔓延,两位感染的美国医生已经抵达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接受治疗。现在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了解此次逐渐恶化的疫情。
过去非洲西部的埃博拉病毒爆发都是区域性的,而且得到很好的控制。今年 3 月份开始的这起疫情范围更大,严重性史无前例。
上周,一个旅行者乘坐航班从利比里亚到拉各斯(尼日利亚),在航班上他已经出现病毒感染的症状,并在着陆后 5 天死亡。这让大家不禁担心疫情可能会进一步扩散。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对相关地区的旅游警报为 3 级,即所有非必要的旅行都应该被禁止。遏制病毒传播的努力目前没有得到有效的成果,这就要求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 CDC 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一起努力。
一位美国 CDC 官员表示,在农村地区需要更多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控制病毒的现代化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知识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患者的病死率最高达 90%。当前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已经造成 1353 多人确认感染,729 人死亡,目前的死亡率大约相当于 53%。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于 1976 年首次分离。目前公认的有 5 种亚型的埃博拉病毒,其中 4 种可以对人类致病。莱斯顿亚型(Reston)只感染灵长类动物。最致命的是扎伊尔(Zaire)亚型,其天然宿主是果蝠。该病毒也曾在在豪猪,灵长类动物,和野生羚羊中分离到。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 天内出现症状。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
1. 突然发热,经常为高达 103º- 105ºF(39.4-40.5℃);
2. 极度虚弱,喉咙痛,头痛;
3. 大量呕吐和腹泻(上述症状发生 1-2 天后)。
更严重的症状,如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着明显的体液流失。
患者通常在发病后 8-9 天内死亡。存活超过 2 周的患者,生存预后较好。
三、埃博拉病毒的诊断较困难
诊断埃博拉病毒的困难在于病毒感染早期,其症状与其他类型的传染病相似,如疟疾、拉沙热、伤寒、霍乱,甚至脑膜炎。只有在 3-5 天后(或更晚的时间),随着内出血,该疾病的特征—出血性水泡才变得明显。
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飞沫传播,其传染性没有麻疹或流感那么强。麻疹或流感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可以传播病毒,埃博拉病毒与此相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只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
此外,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
相反,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的,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
其他的传播途径包括与患者的皮肤伤口或愈合伤口接触,或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触摸患者的眼睛,鼻子,嘴巴。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那些有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那些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那些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
研究表明,与唾液,汗液和眼泪相比,该病毒在血液和呕吐物,腹泻物中具有更高的浓度。对公共场所如厕所进行消毒可以遏制病毒的传播。
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公民感染病毒的实际风险相当低。公众应该知道美国的急症部门(EDs)和重症监护单位装备精良,有条件接收从西非旅行回来,并出现流感和胃肠道症状的患者。
急诊科往往是众所周知的医院“前站”。通用的预防措施,以及检疫和隔离病人,现在是每个急诊科优先考虑的事情。这一计划需要医护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眼镜或护目镜,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对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焚烧。
四、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手段有限
尽管人类疫苗试验可能是有希望的,但现在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输液,血液和血小板输注)。
根据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 Anthony Fauci 博士所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于 2014 年 9 月开始进行疫苗的人体试验。在本世纪初,曾试进行过人体试验的疫苗,但并不成功。
目前的疫苗是由 NIAID 疫苗研究中心研发,其不含有感染性埃博拉病毒。其实际上是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整合了 2 个埃博拉病毒基因。
腺病毒载体常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由于该病毒易于操纵。作为一个非复制性的病毒载体,该疫苗将新的遗传物质送到细胞内。新的基因表达形成蛋白,从而在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据 NIAID 的研究表明,该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效果喜人。
另一种方法包括输注恢复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救命的中和抗体。根据此次疫情期间的最新报道,这种试验性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运用,虽然该疗法的疗效未知。
还有一种曾在 2014 年 4 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被称为 BCX4430 试验性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希望。该化合物为 RNA 依赖的 RNA 聚合酶抑制剂。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上应用是成功的,18 只猕猴在暴露埃博拉病毒后使用 BCX4430,只有一只死亡。该化合物还尚未见进行人体试验的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埃博拉来了,美国怎么防?作者:林小春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4-08-11

  埃博拉病毒仍偏于非洲一隅,但恐惧症正在全球蔓延。在这个敏感时刻,美国不仅将两名本国埃博拉患者接回国治疗,还举办美非领导人峰会招待大批非洲人来华盛顿做客。难道美国人就不怕埃博拉吗?美国又是如何防范的?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说美国民众不怕埃博拉,那肯定不对。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连续多日在推特上发帖,要求把两名美国埃博拉患者留在非洲,要求停飞来自埃博拉疫情国家的全部航班,还大骂美国政客愚蠢。埃默里大学医院官网上,也能看到网民留言,责问“到底是谁批准了这个愚蠢的主意”。美国疾控中心也自曝收到大量恶意邮件,更有许多民众打电话诘责。

  但显然,美国还不至于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出现了埃博拉恐慌。这与绝大多数美国人信任政府控制疫情的能力有关。美国官员指出,西非疫情形势严峻,除了卫生体系薄弱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民众对卫生工作者的不信任。

  面对疫情,美国卫生机构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卫生官员几乎天天上电视为民众普及相关知识,还在社交网络上跟网民互动。疫情虽然不是发生在美国,但感觉美国的重视程度和各种预防措施均不亚于疫区国家。

  而重中之重,还是因为美国相信致死性高的埃博拉病毒其实并不易传播。该病毒无法通过水、空气或食物传播,没有症状的人也不会传播,传染途径只有病人或死者的体液和被污染的针头等工具。因此,只要找到病人并将他们隔离,就可以控制疫情。这在美国很容易,在非洲却很难。此次疫情与非洲擦洗、拥抱、亲吻死者的丧葬习俗也有很大关系,而这些与科学防疫相抵触的习俗在美国当然没有。

  多个“第一”防埃博拉入境

  此次疫情真正引起国际关注,始于一名美国人的死亡。7月20日,一名发高烧的美国男子乘飞机从利比里亚飞至尼日利亚,5天后在尼日利亚死亡。美国政府迅速动员起来,立即要求全美医生注意过去3周从西非来的旅行者,一旦发现发热等症状,立即隔离病人,在西非之外第一个拉响了埃博拉警报。

  紧接着,美国又于7月29日给航空公司发布预防埃博拉指导意见,要求阻止埃博拉患者或与其有过接触的人登机,在机上发现疑似患者立即将他们隔离,让他们戴上口罩等。

  两天后,美国又第一个要求国民不要去西非旅行。此后相继发布美国医院治疗埃博拉确诊或疑似病例建议;疑似患者样本采集、运输、测试和提交指导意见;埃博拉病毒接触者指导意见以及实验室埃博拉病毒处理指导意见……

  本月7日,美国又将疫情响应级别调至最高级别。上次美国这么做,还是在5年前的甲型H1N1流感期间。当晚,美国国务院又要求驻利比里亚使馆外交官家属撤离,成为首个要求外交官家属撤离的国家。

  本月初,美国还如期举行了首届美非领导人峰会。峰会上美国特工与外交安全服务人员都接受了有关埃博拉的培训。

  高级别隔离让病毒无处可逃

  美国最引人关注的举动,就是用飞机将两名埃博拉患者接回国治疗。这是一架特别改造的私人飞机,有专门的隔离间,一次只接一人,有专业人员陪同,用的是军用机场跑道,患者和陪同人员从头到脚都穿戴着防护设施。

  收治两名患者的埃默里大学医院距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总部只有几分钟车程。该医院和美疾控中心共建了一个负压隔离病区,病人呼吸的空气有机器24小时监控,最终会通过高效滤网过滤病原体后排出。由于按照重症病房的标准建设,从实验室检测到病人的各种治疗,全都可在隔离病区内部完成。一切离开病区的物品都经过高温消毒,然后焚毁。如此高级别的隔离病区在全美总共只有4个。

  埃博拉病毒必须依赖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据美疾控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透露,目前美疾控中心和美国防部各有一套检测系统,可以在数小时内出结果。这两个部门正在合作,计划未来几周内将检测系统推广至全美,这样在当地便可进行埃博拉检测。

  凭借其试验性药物让两名患者病情好转,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一下成为全世界媒体的焦点。事实上,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只有几名员工,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多年来默默研究被大公司视为鸡肋的埃博拉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Nature 聚焦:埃博拉治疗陷入困境
2014-08-12 23:01来源:丁香园作者:步步非烟
一名位于塞拉利昂高风险区埃博拉病毒治疗中心的医生(图片来源:Sylvain Cherkaoui/Cosmos/eyevine)
医疗救援人员纷纷奔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但迎接他们的不是欢迎和感激,却充满着敌意和抵制。这使得开展医疗工作的过程变得困难重重。
此外,由于之前对此病不关注的漠视态度,相关研发工作缺乏资金支持和物流配置,多项抗病毒疫苗和药物试验不得不搁浅或延期,这更加延缓了人们抗击埃博拉疫情的脚步。
2014 年 7 月 29 日,Nature 杂志对此发表专题文章,针砭时弊,指出医疗援助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阻碍,呼吁关注并支持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
在当地居民看来,貌似疾病是这些危险的游客带来的厄运,大多进入临时搭建医院的患者发生了死亡,而他们的家属还不被允许收殓亲属的尸体。于是,误解丛生,流言四起,更有甚者谣传这些“外来者”是来收割他们的器官、搞一些致命的试验来的。
因此,人们四散逃离,这使得原本进展不顺的防疫工作雪上加霜。此次埃博拉疫情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至截稿之日已导致超过 670 人死亡、400 多人新发感染,且没有限制减弱的迹象。

西非埃博拉疫情主要分布地区(图片来源:WHO)
医生面对感染者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人手不足的诊所必须设法安置隔离感染者、发现和隔离他们的家人以及教育公众如何预防感染。
虽然目前确有几个疫苗和药物可治疗埃博拉感染,但大多因缺乏资金和国际关注而搁浅于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即使备足支持物资推动试验进展,恐怕也需要数年而非数月时间才能正式供给疫区使用。
美国过敏和传染病国家研究院(NIAID)病毒学家 Heinz Feldmann 就是相关研究工作中的一员,在他看来,类似现在这样治疗埃博拉陷入迷茫窘境的情况本是可以避免的。
2005 年,他曾公布了一项疫苗研究进展,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 生成抗埃博拉疫苗,且动物实验显示对猕猴用药有效(详情可见 T. W. Geisbert et al. PLoS Med. 2, e183; 2005)。
但遗憾的是,当时资金不足以支持试验进一步开展,即没有进行健康人群疫苗安全性验证,防治埃博拉疫苗研究就此止步不前。Feldmann 表示,埃博拉当时可能并未引起公众的关注,与感染人数众多的 HIV 或疟疾等公共卫生问题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国 CDC 主任 Thomas Frieden 表示,现在控制埃博拉能起效的方法就是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了。研制出疫苗固然很好,但过程并非那么容易,而且人体安全性试验时选择受试人群也是个问题。
Feldmann 的 VSV 疫苗看起来颇具应用前景,因为此疫苗既可用于预防,也可在感染早期进行免疫。事实上,曾经有人接受过该疫苗的治疗。2009 年,一名德国实验室的技术员意外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针头刺伤,尽管当时并不清楚是否确实发生感染,但后来接受了 VSV 疫苗,没有表现出不良反应并且幸存下来。
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家 Thomas Geisbert 也是致力于相关药物研发工作的一员,他表示他的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都愿意成为试验此疫苗的志愿者。
NIAID 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疫苗研究中心已研发出一种以黑猩猩腺病毒为载体的疫苗,该病毒是一种类似于普通感冒的病毒。研究所期望于今年 9 月尽早启动该疫苗的健康人群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副主任 Barney Graham也表示,借西非疫情为契机,目前正在与 FDA 协商加速审批过程。
生物技术公司研发治疗药物的步伐可能也因此加快。加州圣地亚哥马普生物制药公司正在研制靶向单克隆抗体组合制剂,同样希望尽快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此外,加拿大伯纳比 Tekmira 公司,在美国国防部 $1.4 亿资金的资助下研制一种名为 TKM-Ebola 的药物,即利用 RNA 小分子与病毒结合,从而靶向定位并消灭病毒。公司于于 1 月开始疫苗人体试验,但直至 7 月 3 日 FDA 暂时搁置了这项研究,直到公司能提供更多数据证明治疗起效。Tekmira 公司回应表示,有信心不久之后重启这项试验研究。
布鲁塞尔无国界医生组织(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公卫专家 Armand Sprecher 表示,“此次疫情爆发的时机很不凑巧,倘若在一两年后出现,那么我们可能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FDA 可以出于紧急情况下“同情使用”原则批准应用新药对抗疫情,但还需面对疫情受累国的法律问题。MRIGlobal 研究组织病毒学家 Gene Olinger 表示,应用新药必须由使用国主动申请才行,这不是研发组织一厢情愿的逼迫,须得按照使用国针对药品研发和试验的内部政策规定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埃博拉治疗和疫情控制初现曙光
作者:光明 来源:光明日报网 日期:2014-08-23


        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医院21日宣布,两名美国埃博拉患者在该医院接受治疗约两周后,已经康复出院,且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他们的康复似乎让人们对治疗埃博拉患者以及控制埃博拉疫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该医院21日发表声明说,33岁的美国医生肯特·布兰特利当天出院,而另一名患者,59岁的传教士南希·赖特博尔则已于两天前出院。医院声明强调,院方确信,两人出院不会给公共健康带来任何威胁,因为他们都通过了血液和尿液检测,符合出院标准。

        救治两名患者的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布鲁斯·里布纳在声明中说:“在经过严格而成功的治疗和检测后,埃默里医疗小组确定两名埃博拉患者已经康复,可回家与家人团聚,而不用担心传染其他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发表声明说,两人体内已经没有埃博拉病毒存在,不再具有传染性,不会对美国民众的健康构成威胁。此外,作为康复患者,他们的日常活动也不会受到限制。

        布兰特利21日在埃默里大学医院电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天是奇迹发生的一天。我很激动我还活着,感觉很好并与家人团聚。”赖特博尔工作的机构发表声明说,赖特博尔和她丈夫已经去了一个未知地点休假。

试验性药物ZMapp或起作用

        今年3月以来,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及利比里亚等西非国家迅速蔓延。布兰特利和赖特博尔在利比里亚救治埃博拉患者期间感染了病毒。本月初,奥巴马政府决定将他们接回美国治疗,并给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ZMapp的试验性药物。这种药物含有抵抗埃博拉病毒的人工抗体,以前只是在动物身上试验过,从未用于人类。

        里布纳说,布兰特利与赖特博尔是头一批接受这种治疗的病患,目前医生还无法确定ZMapp这种药物是否对治疗有所帮助,良好的营养以及强大的免疫系统或许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性因素。此外,在治疗护理他们的过程中得到了埃博拉患者应需要何种护理的经验,这或许对世界其他地区治疗埃博拉患者有帮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利比里亚的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也服用了这种ZMapp试验性药物,其中两人状况有较大改善,但另一人状况依然很严峻。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必须通过更多人体试验才能分析出ZMapp是否对治疗埃博拉有着重要的效用。

推动药物研发和共同应对

        美国多家药厂正加紧开发对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以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试验性药物ZMapp最受关注。鉴于埃博拉疫情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在本月上旬对使用试验性药物治疗埃博拉给予认可。目前这类试验性药物和疫苗供应都十分有限,依据ZMapp生产方反馈的信息,这种药物已全部耗尽。

        英国政府21日启动了650万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有关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均可提出申请。这一项目重点鼓励的研究领域包括与埃博拉病毒相关的临床管理、诊断、疫情防控、卫生体系和社会动员等多个方面。

        世卫组织在21日宣布,定于9月4日至5日在日内瓦总部召开专家咨询会,来自制药、临床护理、伦理、法律等领域以及西非防疫前线的共计100多位专家将参与这次咨询会,重点讨论对付埃博拉的潜在疗法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加快临床试验的创新措施与增加供应试验性药物等问题。

需要准备长期战斗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20日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完全控制这场疫情需要“很多个月”的时间,国际社会需要准备好与埃博拉病毒做长期战斗。“迅速控制这场疫情的希望渺茫,”她写道,“没有人认为它会很快结束。”

        陈冯富珍说,贫穷导致这次疫情这么严重、这么难以控制,恐惧是此次疫情难以克服的最大障碍。

        她还说,国际社会的反应在过去两周中也在持续改善,更多的医疗人员和物资将被提供给相关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