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8|回复: 2

[转帖] 肠道菌群变化与肝硬化密切相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某些微生物基因或可用于肝硬化诊断和疗效评估

      据《健康报我国学者的一项最新研究,从肠道菌群发生紊乱的角度揭示了肝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为肝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为题的相关研究论文7月24日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
  该研究由浙江大学附属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李兰娟院士团队完成。研究人员收集了181个来自于中国人肠道菌群的样本,其中包括98个肝硬化患者的粪便样本、83个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用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开展了肝硬化肠道菌群的深度测序及关联分析研究,以揭示肠道菌群变化与肝硬化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肝硬化肠道菌群基因集,包含269万个基因,其中97万个基因为首次发现;阐明了肝硬化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在肝硬化和健康人组中,肝硬化组比健康人组的拟杆菌属含量明显减少,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及普氏菌属在肝硬化组中含量增多;通过基因标记物的聚类分析,发现了28种细菌与肝硬化密切相关,其中多种细菌是在肝硬化患者中首次发现,38种与健康人密切相关,从而确定了肝硬化的生物标记物;首次发现肝硬化患者口腔菌可侵入肠道,而健康人中没有此现象,可能对肝硬化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据介绍,在本研究构建的微生物基因集中,有75245个基因在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志愿者中呈现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了15个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微生物基因,建立了预测疾病的模型,不仅有助于肝硬化诊断,而且可用于肝硬化疗效的评估,也为治疗肝硬化的微生态制剂研发提供了方向。》,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4-7-3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要多吃些酸奶,补充有益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资讯分享!研究肠道菌群变化与肝硬化关系的意义在于为治疗肝硬化的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