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806|回复: 24

医疗机构标准预防的要求包括哪些?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江南水韵 于 2014-6-29 14:27 编辑

   ①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②使用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③合理安置病人;④制定并遵守环境操作规程,包括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场所的清理清洁和被服清洁;⑤对锐器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⑥制定适宜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操作规程;⑦保障生物标本的处理与运送安全;⑧配备相应的医疗卫生设备并定期进行清洗、运输和维护。
来源: 医疗机构标准预防的要求包括哪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您写的这些是自己总结的还是从哪里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447
  • 最近打卡:2025-04-20 07:59:02
发表于 2014-6-2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医疗机构标准预防的要求很全,还有无针注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看清楚,这个帖也是本楼主哦!  发表于 2014-6-27 21: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401
  • 最近打卡:2024-08-18 13:58:59
发表于 2014-6-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安全注射,手卫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你自己的帖呀?不明你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6
  • 最近打卡:2024-12-27 10:13:05
发表于 2014-6-2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4-6-27 15:31
总结的医疗机构标准预防的要求很全,还有无针注射

无针注射?我们医院还没有做到晒。好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我是说,论坛有评论,去看看,这是重复贴,我没说明白,实在对不起,望老师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预防的要求http://www.docin.com/p-23418907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来源:360问答  2013.04.11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措施1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标准预防措施2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标准预防措施3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标准预防措施4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标准预防措施5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接触隔离1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病人,在进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预防。   
     1、病人的隔离   
     (1)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   
     (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接触隔离2   
     2、防护隔离   
     (1)进入隔离病室接触病人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2)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3)进入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4)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空气隔离1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粒径小于5um)一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流行性脑膜炎、腮腺炎、水痘、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要采用以下隔离措施:  
     1、病人的隔离:   
     (1)病人应单间安置,加强通风,并注意风向。  
     (2)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3)尽快转送有条件收治的传染病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当病人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4)限制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   
     (5)做好空气的消毒。  
    空气隔离2   
     2、防护隔离   
      (1)医务人员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人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2)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  
      (3)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飞沫隔离1   
      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粒径大于5u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m左右。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隔离预防。  
      1、病人的隔离   
     (1)可疑传染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无条件时相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可同室安置;不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应分开安置。   
     (2)减少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必须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病人病情容许适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3)病人之间、病人与探视者之间相隔空间在1米以上,加强通风,空气不需特殊的处理。   
       飞沫隔离2  
      2、防护隔离   
     (1)病人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需佩戴帽子与医用防护口罩。  
    (2)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当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江南水韵 + 1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收藏,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黎卫士 发表于 2014-6-28 21:15
标准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

路过再次温习了相关内容,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得很全面,正好下周上课能借鉴,谢谢老师辛勤的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学习了,谢谢十一楼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4-6-27 15:31
总结的医疗机构标准预防的要求很全,还有无针注射

"无针注射"??写错了吧,无针怎么注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447
  • 最近打卡:2025-04-20 07:59:02
发表于 2014-6-3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无痕 发表于 2014-6-30 14:36
"无针注射"??写错了吧,无针怎么注射呢?

无针注射器是一种通过压力注射的设备,它的原理是通过高压使液体药品通过一个极细的孔后,产生一个液体柱,穿透皮肤喷射到皮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再次温习了相关内容,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无针注射第一次听说,长知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