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所致婴幼儿腹泻的特性、治疗及预防
轮状病毒感染后有症状的多为5岁以下儿童,以6月—2岁婴幼儿多发。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潜伏期一般为1至4天。典型表现为早期有短时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迅速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多数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常先于腹泻,有时呕吐与腹泻同时出现,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臭味,每天排便次数可达数次,常出现腹痛、腹胀和腹泻,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轻症轮状病毒胃肠炎患儿恢复较快,预后较好。重症者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肝、肾、胰腺等肠外器官从而加重病情。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切忌使用抗生素,否则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加重病情的发展。腹泻病人必须到医院确诊后再进行治疗,以免损伤身体。
轮状病毒具有相当高的传染性,有明显的季节性,20℃左右气温下非常活跃。传染源主要为患儿、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该病毒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天,在潮湿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主要通过被粪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经粪、口途径及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水、食物、手、玩具、日用品、空气飞沫等而感染,也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进行传播。而婴幼儿由于轮状病毒腹泻目前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给予支持和对症疗法。
一般的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母乳喂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带孩子到公共场合,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保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而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一是接种疫苗;接种轮状病毒减毒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减轻腹泻症状,进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尤其是重症腹泻唯一的、最经济的手段。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对象为2个月以上的儿童,主要为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接种方式为口服,免疫程序为每次一剂,每年免疫一次。但是,发烧、患严重疾病、胃肠疾患、严重营养不良、有免疫缺陷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不要接种或应暂缓接种。
二是注意清洁和饮食卫生;
三是早晚温差大,及时增减衣服。此外,在轮状病毒活跃期,婴幼儿个人抵抗能力差,应尽量少去人多的公众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