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97|回复: 150

[原创]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不需常规做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斜风细雨 于 2014-4-21 22:05 编辑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还需常规做吗?这是一道辩论题,这里我们是作为反方发表我们的意见。我们认为: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不需要常规做,其理由有三:
一、“常规”从字面上,《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1、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2、是医学上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3、一般的、普通的、通常的,强调的是频率。故我们认为的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应是:减少普通病房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次数,注重重点部门的监测。
二、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不能直接降低医院感染率。李六亿老师等在2008<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医院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效果调查》一文中明确指出“常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减少医院感染的作用有限”。
三、为什么不常规做环境卫生学监测,我们还要从采样和检验过程来分析:1是采样不规范,结果不可靠;2是检验人员只做了临床标本的质控,未做环境卫生学标本的质控,结果不可靠;3是检验结果只做了计数,只知是否超标,而是否为致病菌或是否与感染相关不知晓,结果意义不大;4是检验的灵敏度不够,有细菌污染但培养不出来的情况较多;5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中不包含病毒,因此监测也有局限性。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不是“做或不做”,而在于“是否常规做”的问题。所谓“常规”从字义上理解是经常地或日常的规定,强调的是频率。大量的有权威的文献、数据和研究,证明了“环境因素(即空气、物表和手)的消毒不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之间无统计学关系,医院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合格率的升高不是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既然科学研究已表明环境因素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不大,我们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大范围做无用功而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医院感染监测中去?
所以,我们坚持我们的观点:
一、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在日趋发展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已逐渐弱化。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1年《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都有明确规定: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被污染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这都说明不需要常规做环境卫生学监测。
二、常规采样监测的结果仅代表当时的情况,是个静态数据,并不能反映诊疗过程中的真实污染环境情况。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并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也不能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或医院感染暴发,但常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有限的感染管理资源是一种严重浪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医院感染监测应以加强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为主,其次才是环境卫生学监测。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以强化各种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增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了解,使控制医院感染成为医疗工作中的日常行为。要搞好医院感染管理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上是我们郴州市院感质控管理中心成员的集体智慧,我整理出来发表在这里,请大家拓展自己的思维,说出自己的理由,参加我们的辩论,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还需要不需常规做?欢迎大家拍砖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清清 + 5 + 6 很给力!
落花生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4-4-2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辨论选题!LZ的这个选题是经过一番思考得来。现在论坛上经过这样认真思考,写出的原创贴为数不多,LZ在这一贴中引用了许多参考文献,这种严谨治学的学风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医院环境卫生监测需不需要常规化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是有过争论的问题。前些年,一部分专家主张常规做,但近些年来,也有许多专家认为不需要进行常规监测。其实我认为医院环境卫生监测,说穿了就是一种形式化的感控,根本不需要常规监测,当然在涉及到有医院感染苗头的情况下,是必须要做的。至于其中的做与不做的理由,LZ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这就不重复了。
回复 1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支持您的观点,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在消毒后使用前,做的意义不大,在怀疑出现感染或清洁消毒问题较多,考虑是环境的原因做监测是有意义的,我科目前的监测重点是放在院感病例的监测、标本送检、抗菌药物、隔离防护的具体执行和落实方面,减少操作环节的污染,加大医院各级人员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提高感染防控的意识和各项措施落实的执行,提倡慎独精神,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做目标性监测和院感科研课题的研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鬼才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赞成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有些项目不必常规做,或者时间间隔延长?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不大赞成您的观点。
“常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减少医院感染的作用有限”,就算有限,我们也应该做下去。
然后就是环境卫生学监测的质量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努力来尽量改善,而不应该知难而退。
“循证”现在不是很热门吗?建议利用该方法学做一个系统评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谷子 + 2 + 6 越辩越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焚膏继晷 发表于 2014-4-21 22:16
说实话,我不大赞成您的观点。
“常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减少医院感染的作用有限”,就算有限,我们也应 ...

“循证”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值得推广。
但在现阶段,我们能得到多少有效的数据,进行循证研究呢?我总感觉到目前我们的许多监测都是留流于形式!不是这样吗?环境卫生的监测更是如此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 发表于 2014-4-21 22:22
“循证”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值得推广。
但在现阶段,我们能得到多少有效的数据,进行循证研究呢?我总感 ...

国内的数据少的话,我认为可以用国外的数据,真实性也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焚膏继晷 发表于 2014-4-21 22:25
国内的数据少的话,我认为可以用国外的数据,真实性也比较好。

哈哈!洋哲学。
现在我要问的是,如何在国内开展循证工作,我们不能总拿国外的数据说话吧!
就说国外文献,你我看得懂,并非所有会员看得懂,我们不能强人所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确意义不大,监测过程、检测结果存在较多人为因素。。。。。但环境卫生监测常可促进临床重视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因此,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普通科室不常规开展监测,重点科室每季度一次仍有必要。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楼主持相同的观点!
重要的是医护人员执行各项规范、指南的依从性。
环境微生物学监测费时、费力还费钱,意义不大。但是,每次上级检查时,还常常很关注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真是无语!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卫生学监测基本没碰到过不合格的,真有必要讨论监测的必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以强化各种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增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了解,使控制医院感染成为医疗工作中的日常行为。才能控制院感的发生。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在经过消毒处理后采样的 ,合格率基本上都在100%。所以非常赞同以上老师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观点,现在还有必要做这些形式化的事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辨题,很早就有讨论,国内外专家提议在有流行危险因素时、做流行病学调查等才有目标的做。不常规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的雨 发表于 2014-4-21 22:30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确意义不大,监测过程、检测结果存在较多人为因素。。。。。但环境卫生监测常可促进临床重 ...

但环境卫生监测常可促进临床重视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sywangchaobo 发表于 2014-4-22 08:17
我也认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以强化各种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增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了解,使控制医院感 ...

早在80年代,我们的医院环境也有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只是一般的通风的。那时的监测指标没有要求现在这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各规范要求,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被污染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现在我们已经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另外以前每月监测一次的改为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的目的是督促各项制度落实的措施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的观点,但我觉得临床应加强各种规范的认真落实,加强过程控制,这种环境常规监测感觉意义不大,因每次采样,合格率都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