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热点问答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 时间:2009-04-13
l 什么是麻疹?
麻疹(measles)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周期性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早期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症状、眼结膜炎等,部分患者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Koplik斑)是麻疹的典型表现,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头面部开始像全身扩散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麻疹的典型特征。
l 麻疹是如何传染的?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
l 麻疹的感染方式是什么?
当易感者接触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后,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此后病毒在远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活跃,大约在感染后第5~7天,大量进入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在此时期,患儿全身组织如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均可找到病毒,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体液中,此时传染性最强。皮疹出现后,病毒复制即减少,到感染后第16天,仅尿内病毒尚能持续数日。出疹3~4天后,血清IgM抗体几乎100%阳性,临床症状也开始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