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媒体:应将医生纳入公务员管理 让他们不再赚卖药钱 20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49
|
回复:
12
[转帖]
媒体:应将医生纳入公务员管理 让他们不再赚卖药钱 2014年03月13日 05:06
荐
火
[复制链接]
huanluorensheng
huanluorensheng
当前离线
积分
2556
发表于 2014-3-1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原标题: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能否将医生纳入公务员管理
先是
南京
女护士被打瘫痪,继而又发生潮汕百人押医游街事件,检视4年医改成果的医患关系这一指标显然未有改善,甚至有恶化之势。而医患关系的紧张,其实已经影响到评估医改成功与否的另一个核心指标——— 医务人员积极性。暴力伤医,表面上看是破坏了医患关系,深层次则不仅伤了医者的自尊心,还连带让医者普遍形成“自保”心理,长此以往,患者势必将因此无法获得最佳治疗方案。
有鉴于医改主力军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未被调动、反被挫伤,来自医卫界的89名全国政协委员近日完成联名“紧急提案”,吁请在两会期间召开紧急协调会,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让警方成为医院安保的主体。不过,笔者认为,这一呼吁即便得以落实也仅是治表之计,更何况还有加剧医患关系紧张的风险。笔者始终认为,堵,并非良策;疏,方是出路。而所谓的“疏”,就是要在医疗改革中让公益的回归公益,让市场的回归市场。
为何伤医事件主要发生在大医院,而且是公立医院?其实这一问题一开始就应该被反思。在笔者看来,患者及其家属之所以会在大型公立医院以极端的方式表达诉求,其中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对国家办的大型公立医院抱有特殊期待,并且,在“以药补医”机制不断被国民所知的情况下,上述期待或者说要求被进一步提升。
但与此同时,在伤医事件不断被爆出的环境下,医者难免催生“自保”心理,而这又难免会影响整体医疗质量。这注定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破除这一循环?笔者认为,应该让大型公立医院回归其“公益”本质,做成真正意义上的非盈利性国立医院;同时,让社会资本去满足国民更高层次或者说额外的医疗需求。因为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以及医护人员积极性的问题。
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主要靠医生卖药赚钱,医生则又主要靠吃药品回扣营生。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
的一席话颇能反映上述问题,据其透露,“大医院的医生,工资待遇等能从医院得到的大概不到1/4,其他全部都由自己搞定。”也正因为基于这一现状,钟南山已公开表态,医疗改革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公立医院真正的公益性。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要解决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问题,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要“以药补医”问题,通俗地说,应将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领比公务员更高的工资,让医护人员和公立医院均不用再去赚卖药的钱。
这样一来,患者到公立医院就医的药费部分将有望实现可观的下浮(非基本药物目前普遍仍按15%的差率在医院药房加价销售),“看病贵”问题有望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同时,透明的药价也将有助于缓解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医护人员得以拿到体面的工资,势必将更好地去服务患者。
至于让社会资本去服务国民更高层次医疗需求,则不仅有助于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体系,帮助公立医院分担“就医难”问题,同时客观上也将有助于财政将更多的钱用于真正需要国家补贴解决“看病贵”问题的群体。
事实上,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在某种程度上将会令公立医院药房托管这一当前医改最大的新争议迎刃而解。
依照现有的医院托管模式,相当于医院找了一个掌柜(即托管企业)帮自己去跟用药企收取回扣,由于托管走合同模式,无异于将此前医院吃药品回扣的
潜规则
“合法化”,并让托管企业无形中掌控了独家进药权。
而倘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那么,公立医院门诊药房就完全可以实现市场化,让社会零售药店去承担这部分社会功能,公立医院仅保留住院药房,也将有助于降低医院在用药调配方面的人力成本。此外,由于没了药品加成的“烦恼”,即便住院药房再交由第三方去托管,想必用最少的钱进最具治疗性价比的药品,也将成为托管企业、公立医院和患者的一致诉求。
显然,这将开启焕然一新的良性循环。
南都经济评论员 马建忠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4_03/13/34715784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ha123
haha123
当前离线
积分
724
发表于 2014-3-1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中国梦”
回复
顶
1
踩
0
使用道具
举报
jiner
jiner
当前离线
积分
2516
发表于 2014-3-1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让大型公立医院回归其“公益”本质,将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领比公务员更高的工资,让医护人员和公立医院均不用再去赚卖药的钱。
支持!支持!支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黔西南妇幼
黔西南妇幼
当前离线
积分
5138
发表于 2014-3-13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早该这样!!!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雨随风
烟雨随风
当前离线
积分
2272
发表于 2014-3-13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实现这一目标真的很难,因为只要有竟争就会存在各种不良的手段,而且牵扯太多的既得利益集团,所以至少这些年是不可能看到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透明3
透明3
当前离线
积分
535
发表于 2014-3-1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着容易,做起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海棠
紫海棠
当前离线
积分
1238
发表于 2014-3-1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乡镇早已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价了,再加上有农村合作医疗,老百姓已得到了很大实惠,住院十几天就花几百元。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popo1409
popo1409
当前离线
积分
1474
发表于 2014-3-1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盼着回归公益本质,能早日实现!!!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当归百合
当归百合
当前离线
积分
2137
发表于 2014-3-1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社会大环境下这样是对的,在医院内部怎么实施还有很多问题,看病人多少的问题,不同科室间的问题,如果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工资水平,医院是不可能发展的,也就不可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恐怕到时候都希望病人去别的医院,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提供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环境来吸引病人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xysy1688
xysy1688
当前离线
积分
5464
发表于 2014-3-1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公益!看政府力度!让人试目以待!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紫百合6
紫百合6
当前离线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4-3-1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公益是好,但涉及方方面面,短时间难!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自然
大自然
当前离线
积分
2249
发表于 2014-3-2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能尽快实行。现在医院要生存就要从其它途径挣钱,如药费中,检查费中等等。虽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一般人能理解医院的难处,但当遇到自己的事情时,他的切身感受就不一样了。我有一个同事,他的老母亲前不久到一所大医院住院,主要是以胃痛为主要原因入住,几天后出院,没用什么药,花不少钱,且费用的90%都是检查费。我想这里面有些检查是不用做的,有些应该是可做可不做的,但为什么都做了哪?我想一方面是为了收入,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防止有大病我没查出来,影响医院声誉和堵家属的嘴。但对家属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很无奈,花钱买平安吧。这对有点经济基础的还行,没有经济基础的哪,医患矛盾就出来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yl97392
jyl97392
当前离线
积分
1303
发表于 2014-3-2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大医院看病,如果因为少做检查,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没谁能淡然面对。关系紧张是必然的。
我就亲身经历过,外地的亲戚来看病,本想给人家省点钱,就针对性的开些检查,没想到几个月后查出是恶性肿瘤,就是没检查的那几个部位之一!!!虽然人家没说啥,可是这心里很难受,还有后悔。现在都是劝中老年患者做一些筛查,无关金钱。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