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24 11:57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467|回复: 15

[原创] 切口分泌物培养出MRSE是否属于切口感染病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pingpinganan 于 2014-3-10 10:19 编辑

     如题:切口分泌物培养出MRSE是否属于切口感染病例? 该病例属于妇科“异位妊娠”患者行“经腹右输卵管切除术”后第七天(3.6),予腹部切口拆线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全层裂开,创面较新鲜。主任示:患者一般情况稳定,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但切口无红肿、硬结,血象正常、无畏冷、发热等感染征象,考虑切口脂肪液化,予取分泌物送检并换药处理,于3.9报告培养出耐苯唑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应如何解释该病菌呢?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P49  提及的“表浅切口无炎症表现,虽培养有菌生成,也不列为切口感染。”而且临床医师一直强调切口无感染并未使用抗生素只给予换药处理。也不符合手术切口感染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期待大家的分析!谢谢指点迷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认真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病例比较特殊,如果伤口是脂肪液化那么不应该培养出细菌,但只培养出细菌而病人没有感染的其他症状也不能定为感染,标本采集符合要求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一定属于院感,很可能是属于细菌定植,我的经验因为现在医院社区耐药环境的严峻,很多培养包括浅层切口、新生儿很容易培养出MRSE,鉴于表皮葡萄球菌是体表常见菌,并且医院的环境因素以及患者无感染常见症状,很可能考虑为定植菌或污染菌。虽然未必是院内感染,但环境中多重耐药菌存在是必然的,仍然需要加强消毒隔离,避免引起手术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患者没有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仅仅分泌物培养阳性。按照诊断标准中“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之言,个人认为不能确诊就是手术部位感染。因为病原学培养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也可能是定植,也可能是污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湘雅培训时老师明确说:伤口脂肪液化——实际上就是“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吧,这是一个让人就结和头疼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应该不属于院内感染,原因一,切口感染无感染征象,二是虽培养细菌结果阳性,但是并未有符合该细菌的表象,所以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术后第七天(3.6),予腹部切口拆线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全层裂开,创面较新鲜”这种情况不是感染是什么?临床找借口否认,但院感不能找借口,建议,立即做切口分泌物的涂片进行协助诊断。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1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本采集、送检合乎规范吗?细菌室有对标本质控吗?进而报告中提及的“耐苯唑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是标本采集当时引起标本来源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吗?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带雨林2010 发表于 2014-3-10 10:26
感觉这个病例比较特殊,如果伤口是脂肪液化那么不应该培养出细菌,但只培养出细菌而病人没有感染的其他症状 ...

谢谢您!"只培养出细菌而病人没有感染的其他症状也不能定为感染“,那应如何解释培养的耐药菌,主要又是体表常见的表皮葡萄球菌,即予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不得而知。而临床经常把切口愈合不良归结为脂肪液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Jean 发表于 2014-3-10 10:32
我觉得不一定属于院感,很可能是属于细菌定植,我的经验因为现在医院社区耐药环境的严峻,很多培养包括浅层 ...

谢谢您的解释,我觉得只能解释为定植菌或污染菌了,也就是说环境中存在多重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前些时间该病区某一切口分泌物还培养出腐生葡萄球菌,也是多耐药菌,是应加强消毒隔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4-3-10 18:54
“术后第七天(3.6),予腹部切口拆线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全层裂开,创面较新鲜”这种情况不是感染是什么 ...

论坛元老,您好!您的见解比较独到,但是能否详细解释——“予腹部切口拆线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全层裂开,创面较新鲜这种情况不是感染是什么?临床找借口否认”?关键是临床也没有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呀?另外,如何“立即做切口分泌物的涂片进行协助诊断”?应由谁负责做分泌物涂片?我是院感相对专职人员而已,只是一光杆司令,什么条件都不具备、、、、、、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进制 发表于 2014-3-11 05:42
标本采集、送检合乎规范吗?细菌室有对标本质控吗?进而报告中提及的“耐苯唑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 ...

谢谢您!什么是“细菌室有对标本质控吗?”?您是怀疑什么?是临床采集标本时污染或是可能微生物室情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pinganan 发表于 2014-3-12 14:39
论坛元老,您好!您的见解比较独到,但是能否详细解释——“予腹部切口拆线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全层裂开 ...

临床医生取标本时就应该是涂片加培养!看看涂片细菌是否伴随WBC或有胞内吞噬现象,排除定植菌或污染菌的可能。再者标本的正确采集非常重要,若仅仅是取分泌物进行培养,那么对结果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pinganan 发表于 2014-3-12 14:39
论坛元老,您好!您的见解比较独到,但是能否详细解释——“予腹部切口拆线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全层裂开 ...

不要小看了外科医生的本事,虽然没有使用抗生素,但局部换药时用了什么?您可查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韵幽香 发表于 2014-3-12 14:58
临床医生取标本时就应该是涂片加培养!看看涂片细菌是否伴随WBC或有胞内吞噬现象,排除定植菌或污染菌的 ...

哦,原来如此,很专业啊!谢谢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