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难救治 “5·12”带给我们的
2008年已成为历史。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辉煌,也承受了刻骨铭心的伤痛。
本报自今日起推出专题《灾难救治:“5·12”带给我们的》,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奋战在5.12汶川地震一线的各科专家总结他们的宝贵经验,希望能与全国医师分享。让我们把灾难的疮痍留在旧岁,而把汲取的经验带到未来。
要点
● 对重大灾难幸存者可能合并的挤压综合征和肺挫伤要早诊断、早治疗
● 对重症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有必要尽早给予呼吸支持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有助于危重患者的容量控制和炎症介质清除
病例回放
在抗震救灾期间,我科共收治了69例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其中3例合并肺挫伤。这两类疾病合并出现,国内外报告较少,容易漏诊,治疗较复杂。
3例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为10岁、18岁和53岁,地震后被垮塌建筑埋压5小时、20小时、24小时后被救出。3例均先出现血尿,后渐无尿,入我科时均无明显气促症状,分别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或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或咳嗽、咳血痰,通过胸部CT或X线胸片检查诊断肺挫伤,均给予加强吸氧,增加透析时间和超滤量,减少输液量,增加血浆或白蛋白输入等治疗。其中1例病情恶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后好转。经积极治疗后,3例患者肾功能恢复,呼吸系统症状缓解,痊愈出院。
经验总结
挤压综合征发生的病理过程
在挤压或压力作用下,肌细胞破坏引起的系统性表现称为挤压综合征。
患者肢体受压后,随着患肢筋膜间隙压力升高,组织灌注减少,如压力升高至30 mmHg以上,肌肉灌注停止。肌肉缺血2小时出现功能障碍,缺血6小时肌纤维坏死。因此,只要肌肉被持续挤压6小时以上,都会出现缺血性损伤,患者可出现明显肌红蛋白尿;如受压12小时以上,神经肌肉组织将出现不可逆性坏死。
肌肉压力解除后,血流再通,造成再灌注损伤,肌纤维膜破坏。肌浆中的钾、磷酸盐、肌红蛋白和尿酸盐等阳离子及代谢产物进入循环,细胞外液的水、钠和钙被肌细胞迅速吸收,引起心脏、肾脏毒性和严重的低钙和低血容量休克。其中肾脏损害较突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挤压伤后急性肾衰的可能机制
最主要因素:肾脏灌注减少 损伤肌肉组织大量吸收水分造成循环容量下降,血压下降;肌肉组织释放的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及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压素等激素收缩血管,导致肾脏灌注进一步减少。
肾小管损伤 大量肌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形成管型,堵塞小管,造成小管变性、坏死。尿酸盐也会在小管沉积,加重梗阻。血容量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液流速减慢,导致析出增多。肌红蛋白和尿酸盐局部沉积导致小管pH值下降,后者使溶解度下降,析出增加,加重梗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消化道缺血导致内毒素重吸收增加及细胞因子释放增多,也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增加毛细血管渗出、微血管血栓形成,加重肾脏损害。
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对挤压综合征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应早期给予大量补液、补碱,适时给予甘露醇。如果早期处理不当或无条件处理,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则引起肾实质性肾功能衰竭。此时的治疗主要在于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有透析指征时给予透析治疗。
对于透析方式的选择,目前没有强有力证据证明CVVH一定优于IHD,但对流方式对肌红蛋白、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等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更强,且重症患者更需要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
我们在3例患者出现透析指征时酌情给予了不同的透析方式。病例1和病例2血肌红蛋白和肌酸肌酶(CK)更高,我们选择了72小时CVVH后序贯每日血液透析的方式;而病例3肌肉损伤相对较轻,我们给予每日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方式。
肺挫伤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
肺挫伤的发病机制是当强大外力作用于胸壁后,增高的压力压迫肺组织,造成挤压伤,外力解除后,胸廓回弹产生的负压再加重已有损伤。其本质是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出血、渗出,直接影响了肺通气/换气,最终导致肺泡塌陷和肺组织实变。
肺挫伤的并发症主要是肺部感染和ARDS,特别是气管插管后,感染加重肺通换气功能障碍,加大了治疗难度。
肺挫伤面积是预测是否发生ARDS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通过CT可对挫伤肺的面积进行估算,如超过肺总面积的28%,所有患者均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如果损伤面积小于18%,均不需机械通气治疗。我们也常常使用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指标——动脉氧分压/吸入氧分数(PaO2/ FiO2)来判断患者缺氧状况,达到ARDS诊断标准也是使用机械通气的指征。
肺挫伤的治疗
肺挫伤治疗的核心在于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轻症患者可以通过加大吸氧量、提高胶体渗透压及控制补液量来减轻肺水肿。呋塞米和山莨菪碱也被用来减少肺内渗出,减轻肺水肿。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早期足量使用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机械通气的意义在于利用高压将闭合的肺泡张开,改善肺泡内氧气交换,纠正低氧。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我们灵活处理肺水肿患者的出量问题,而CVVH在处理该问题时显得更加精确和可控。病例2经一般治疗后氧合状况持续恶化,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后仅3天,即顺利拔管撤机。
挤压综合征合并肺损伤的治疗矛盾及对策
地震伤员出现肺、肾两个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时,病情复杂,治疗也存在矛盾。在处理肺挫伤时,要减轻肺组织水肿,需要保持血管内容量处于较低水平;而对挤压伤需要大量补液、补碱,保持肾脏灌注,甚至使用静脉营养支持,这都可能造成容量负荷增加。特别是当患者刚获救时,隐匿肺挫伤不易被发现。我们往往更重视预防急性肾衰,给予大量含碱液体。此时如患者已存在肺挫伤,补液可使肺水肿范围进一步扩大,加重肺损伤。而存在肾功能不全、特别是无尿的患者,水钠潴留和肺水肿难以纠正。
我们通过采用CVVH解决了该治疗矛盾。此时CVVH较普通IHD有两大优势:
1. CVVH利用对流原理净化血液,普通血液透析则利用弥散方式净化血液,CVVH对清除中分子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挤压综合征合并肺挫伤患者血液中大量的肌红蛋白、细胞因子、内毒素等致病因子均是中分子,加强中分子清除在理论上是有益的。
2. 并发肺挫伤的无尿患者可能需要大量输入静脉营养液、抗感染药物,血管内容量极难控制。CVVH具有稳定、缓慢、匀速、可控以及持续的液体超滤特点,最大限度模拟了肾脏的排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