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检测
›
[转帖]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作用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125
|
回复:
5
[转帖]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作用
火
[复制链接]
叹息之墙
叹息之墙
当前离线
积分
664
发表于 2007-4-1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5-6-12 23:29 编辑
<br /><br />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作用
作者:李桂琴
伴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卫生部为将监测合控制医院感染的优劣列为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作为医院感染检测和控制中一支生力军,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加之医院领导关心与支持医院感染工作,因此,加强与发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监控作用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医疗任务重,门诊量大,急夜诊及疑难危重患者多,增加了控制医院感染的任务和难度。为了适应全国各级医院对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多年来我们在院内感染的检测和控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与大家进行一下探讨与交流:</p><p align="left">一、与医院感染科合作共同制定医院感染的控制指标,对医院感染决策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br/> 根据《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消毒管理条例》以及其它防止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规划措施:如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条例、重点科室细菌学监测制度等。督促医院各科室对感染条例的贯彻执行,定期与被监测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更改和补充有关感染细则。细菌室指派专人配合院内感染科工作,定期参加全国医院感染教育培训,共同监督规定的具体实施。</p><p align="left">二、监测的具体方法和内容<br/>1、监测方法:医院所有病房和其它相关科室都配有一名兼职感染护士,每月一次定期送检。通过细菌学监测使各科室对本科消毒不合格的项目及时清查,寻找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发现消毒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消毒,合格后方可使用,避免医院交叉感染。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环境检测及日常用品监测的分析,以便及早发现传染源。根据监测结果定期进行总结,报告感染科,汇总分析,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br/>2、监测内容:环境检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器械、高压消毒的物品等的细菌数量,防止医护人员手、医疗器械及其它医疗用品污染病原菌后,传染病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加强监测管理,严格把关;对重点科室进行致病菌(如化脓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监测,发现异常细菌或有流行趋势及时通报相应科室,同时上报院内感染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 align="left">三、定期总结和反馈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检测资料,追踪病原菌变迁及耐药趋势变化<br/> 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后,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已发生很大变化,病原体的多元化和多极化取代了以往较单一的化脓性球菌。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甚至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后,便有一批新的耐药菌株出现,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每半年向院内感染科总结汇报:全院各病区病人标本送检数量;各病区病原菌分布情况;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种类、数量、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所分离的病原菌种MRS、ESBL的发生率。特别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各临床科室通报病原菌谱、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临床医生在患者感染发生前或病原菌培养阴性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采用预防措施或有效治疗。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p><p align="left">四、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协助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br/> 从不同感染患者同一时期分离出的同种病原菌,药敏结果如有相同抗菌谱,初步判断为同源性感染。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证实,正确地追踪传染源。分子流行病学是以分子生物学地理论和技术研究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我们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技术,对院内感染所分离到的病原体和通过采样所得环境中相同的细菌,除进行血清学、噬菌体、耐药谱分型外,还进行了基因分型:如质粒图谱、核酸内切酶图谱、核酸探针等。以保证更稳定、准确的追踪传染源,为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的分析提供有利的依据。发现“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多次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这项工作中我们有过成功的例子:1994年12月我院32名住院患者痰液中培养出阴沟肠杆菌17株,通过生化反应、药敏试验初步判定可能是医院交叉感染所致,在呼吸病房使用过的吸痰器中检出同种菌,及时反映给临床科室,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再发生;1993年我院心外科发生由深红沙雷菌引起的术后感染流行,持续半月,手术11人,感染7人,发病率63.6%,对环境进行了监测的结果在呼吸机三叉接头处分离出深红沙雷菌,对三叉接头用2%戊二醛彻底消毒,使感染得到控制。后来,又分别对两次流行菌进行了噬菌体、质粒图谱、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证明了其同源性。</p><p align="left">五、密切与临床的关系,满足临床的迫切需要<br/> 采取有利的措施强调细菌检验的重要性。缩短细菌报告时间,增加可靠性,增强临床治疗对细菌检验的依赖性。目前从采集标本到给临床以明确的细菌检验结果往往需要3-4天,有的更长,给临床及时治疗带来了不便。我们对进行培养的标本先进行了革兰染色镜检,对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一方面可以掌握标本质量,以确定是否培养或重新留取标本;另一方面通过镜检对某些细菌可以作出初步分类,甚至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对血液、腹水、脑脊液等多为单一菌感染的标本,如发现细菌生长,在移种血平皿分离细菌的同时直接作细菌药敏试验,这样大多数败血症患者在标本送检后48小时内,在获得阳性结果的同时得到药敏试验,受到临床好评。对同一标本选择多种合适培养方法,以提高阳性率。采取较先进的鉴定技术及药敏方法,尽快报告结果,增加准确性,使细菌学检验的地位大大提高。</p><p align="left">六、积极开展院内感染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提高医院感染科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br/> 医院感染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广大医务 工作者对其充分地认识。一些医生有些错误地观念:如应用抗菌药物前不作细菌培养,盲目用药;有些医生受患者及家属影响认为新药、贵药就是好药,最好能“一步到位”;再者,一些外科医生手术预防用药的时间不当,用药量不合理,这些都是造成难治性医院感染增加的原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责任定期向广大医务人员讲述病原菌谱、分布及动态状况及耐药率。合理使用抗生素一方面与医生有关,另一方面与抗菌药物使用的信息沟通有密切联系。临床微生物室应配合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结合有关试验数据,有计划地向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有关信息;是医生明确医院致病菌株的种类特点,有的放矢地使用抗生素,以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防感染知识,自觉遵守院内感染控制规范,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预防用药有根有据。协助医院感染相关专题研究,更详尽地了解各类感染的发病因素,探索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更好的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作贡献。</p></div></td></tr></tbody></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xwsw
hxwsw
当前离线
积分
1302
发表于 2007-5-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很好的内容!希望mts老师多光顾本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逍遥小鱼儿
逍遥小鱼儿
当前离线
积分
914
发表于 2007-6-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室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之间的关系的确比较微妙,如何调动微生物室的工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一起参与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来,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龙鳯呈祥
龙鳯呈祥
当前离线
积分
338
发表于 2011-5-1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室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之间的关系的确比较微妙,必须通力合作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叶草
四叶草
当前离线
积分
6758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打卡总奖励:421
最近打卡:2025-04-24 15:47:19
发表于 2012-3-3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技术的应用,为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的分析提供有利的依据。谢谢版主的资料!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jk2008
ljk2008
当前离线
积分
864
发表于 2015-6-12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 师分 项 谢谢,很 好的 内容!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BD“中国感控启明星计划”(2011)
关闭
站长推荐
/1
SIFIC2025全国感控年会开放注册啦
“SIFIC2025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现已开放注册报名!
查看 »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