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19|回复: 24

[资料] 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和保养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镜附件的清洁与消毒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良好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杜绝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软性内镜的相关治疗附件因为其设计精密、结构精细,因此在清洗、消毒方法和维护措施上有特别的要求。又因为绝大部分内镜诊疗附件在使用过程中会穿破消化道表层粘膜,直接与粘膜下组织、血液相接触,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中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如在第二章基本规定的第十二条就规定: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因此,如何对内镜诊疗附件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和保养也是内镜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清洗消毒原则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⑴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⑵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⑶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⑷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⑸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
⑹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⑺ 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二、清洗、消毒
(一)清洗、消毒步骤
内镜附件用完后要在床旁进行初步清洗并用纱布擦干,且及时送到消毒间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消毒步骤如下(五步法):
1.浸泡:使用后的附件要马上将之浸泡于盛有中性洗涤液的容器中,且将附件完全浸泡在洗涤液中。附件上如设计有注射口,则需要用注射器将洗涤液注入注射口,直到排出ET(?)内部所有空气为止。
超声震荡:用流动水冲洗附件外表面及各管腔,并用纱布擦拭,对于有金属螺旋管的如活检钳、细胞刷、圈套器等需用毛刷刷洗前端并放入装有多酶洗涤液的超声震荡器中,同样要求完全浸泡于多酶洗涤液中并将所有管道用洗涤液注满。启动超声震荡器,清洗15-20分钟(超声频率为38-47kHz),之后在流动水中清洗后用纱布擦干。
2.酶洗:水洗后的附件放入配制好的酶液中浸泡(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可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及定时)。
3.水洗:酶洗后再用流动水冲洗附件,将清水注入附件的所有管道进行彻底冲洗,并用纱布擦干。
4.消毒:将附件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并将管腔注满消毒液,浸泡20分钟。
5.水洗:用无菌蒸馏水清洗附件并吹干。
6.上油:有些附件(如活检钳)需经常上油,使其润滑,以便使用灵活。可用于附件的润滑液大致分为浸泡式润滑剂和涂抹式润滑剂两种。切不可用硅油代替润滑剂,因内镜按钮专用的硅油不适于附件润滑,否则可能导致附件老化、损坏。
(1)使用浸泡式润滑液时需注意:①将附件浸入润滑液中数秒并将润滑剂注入所有管道②润滑后向所有管道注入空气除去多余的润滑剂③将附件擦干。
(2)使用涂抹式润滑剂时则只需将润滑剂均匀地涂抹于附件插入部和关节部位即可。
7.打包送消毒灭菌:把清洗润滑后的附件安装好,卷好(直径不少于20cm)放进灭菌专用袋子里,送去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或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二)附件的清洗、消毒方法
内镜附件的清洗原则是能拆开的全部要拆开洗,清洗完后使其干燥,然后打包送供应室消毒,内镜附件的消毒方法有多种。一般关于消毒方法的选择有以下三条要求:简便易行而且不损坏附件;对病人和操作人员安全无害;对各种致病菌、霉菌、病毒短时间内可杀灭。南方医院采用的消毒方法有两种: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法和低温消毒灭菌法(环氧乙烷消毒灭菌法)。通常大部分的附件都可用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法,但具体采用哪种消毒方法需要根据每种附件的消毒要求。一般来说,有两种识别方法:第一种可从颜色上识别:手柄下端或附件主体上有绿色标记的(图6.6.1),都可用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法,但需注意部分附件设计有拇指环,绿色的拇指环并不表示这个附件可以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因为拇指环设计出不同颜色是为了便于辨认其适用的内镜管道直径。具体情况需向厂家咨询清楚;没有绿色标记的,用低温消毒灭菌法;第二种可从文字上识别:外观标有“AUTOCLAVE”或“AUTOCLAVABLE”字样的均可用高温高压消毒。
对于内腔式或弹簧式结构器械,除一般的手工刷子机械性洗涤清洗或冲洗,最好能使用超声震荡器(图6.6.2)使管腔内缝隙中的污物与器械分离,这种清洗效果是手工和刷子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卫生部相关规定中所明确指出的必要步骤。因为内镜附件的设计小巧精密,有很多部位是无法通过人工清洗方法彻底清洁的,有些附件(如活检钳)的插入部是金属螺旋管设计,插入管的缝隙和内壁很难进行人工清洗,很多附件的活动关节也有细小的缝隙是无法人工清洗的。而超声震荡器则因为超声波可到达附件的每一个细微间隙中,随着超声波交替着在清洗液中产生正压和负压,可使得清洗液中无数气泡快速形成并迅速内爆,由于大量气泡破裂释放能量而产生的冲击将浸泡在清洗液中的附件内外表面的污物震落剥离下来,从而进行彻底清洗。超声波清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震荡本身,还取决于洗涤液的温度,在40-45度时使用多酶洗液进行清洗的效果较理想,清洗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震荡器通过震荡使活检钳螺旋外套管和钳瓣这些不易清洗的地方得到较彻底的清洁,除去其中的碎屑、粘液、污物等;对于已干硬的污物也可清除。且超声波洗涤器对器械不会造成损伤。
1.活检钳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中最常用的附件,用于内镜下取活检,因其穿透粘膜,因此必须达到灭菌效果。活检钳用后易沾附着血液及粘液,需在流动水下冲洗,钳瓣用蘸有清洁液的小毛刷刷洗多次,并用含有清洁液的纱布擦洗钳身最少2次。然后将活检钳张开放入装有多酶洗液的超声震荡器里震荡15-20分钟,利用超声爆破的强力冲击波剥离污物,清除活检钳瓣、螺旋外套管、内部钢丝间的残留粘液、血渍等污物。然后进行水洗,浸泡消毒,水洗,最后晾干,涂上润滑油打包送到供应室消毒灭菌。虽然每次都会滴润滑油保存,但有时仍会开闭不灵活,若出现此情况,则需要进行另外的处理。首先将待处理的活检钳浸泡在多酶洗液中达3-4小时,酶液的配比浓度要比正常浓度高2-3倍,温度应在35-40度,在浸泡过程中,每半小时需要将活检钳的钳身螺纹管从头至尾拉动,尽量让多酶洗液完全渗透至螺纹管中,同时也将内部的组织碎片拉开并使之脱落。浸泡完毕后,应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需要用清水进行冲洗,然后再进行灭菌处理。通常活检钳的灭菌方式有两种,如能够耐高温的就可以进行高温、高压物理灭菌;而不能耐受的只能选择低温灭菌,包括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过氧乙酸离子灭菌、戊二醛浸泡(10小时以上)等方法。
灭菌后的活检钳应储存在无菌存放区,或者使用前才从消毒液中取出,并用无菌水冲洗。为了保持活检钳瓣开合自如,需要经常加润滑油到其关节处,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择油的种类,如石蜡油等,切记使用内镜箱内的硅油。涂抹润滑油后,应该将多余的油擦去,只保持关节内润滑,做到含而不露。
2.内镜圈套器  内镜圈套器有多种型号,但是清洗消毒的方法是一样的。由于存在外套管,当操作完毕后,应立即将圈套钢丝从套管中抽出,卸下手柄,在流动水中冲洗,并用软毛刷刷洗前端圈套处,然后放入超声震荡器中震荡15-20分钟,之后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而外套管必须使用注射器或高压水枪注水冲洗,然后浸泡在多酶洗液中。在冲洗和放入多酶洗液时,注意不要过于弯折圈套钢丝和外套管,若有折痕后将很难再次安装。晾干之后把圈套丝装入塑料外套打包送去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圈套器把手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后晾干即可。注意在将圈套丝穿入外套管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能使圈套丝打折,否则再用时就非常难用,而且外套管一定要伸直。
3.内镜针式电刀
   其清洗消毒方法同内镜圈套器。
注意:在打包时针式电刀的刀头不能露在塑料外套的外面,否则易损伤工作人员,并可能刺破密封袋而达不到灭菌效果。
4.内镜扩张气囊
   内镜扩张气囊也是按照五步法清洗消毒完后打包进行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注意:气囊里一定要干燥,而且塑料外管不能打折。
5. 内镜胆道碎石网篮
   内镜胆道碎石网篮由四部分组成:把手、金属外鞘、塑料外套管和网篮。清洗时这四部分均要拆开,首先将把手拆卸下来,把手用清水洗后,放入超声震荡器里震荡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之后用75%酒精擦拭,晾干后涂上润滑油打包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金属外鞘和网篮在用清水冲洗后放入超声震荡器里震荡15-20分钟,之后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最后晾干后要把这几部分全部安装好后打包送去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如图6.6.7,A-E)。
6.内镜胆管取石网篮
    内镜胆管取石网篮是一体式的,不能拆卸,清洗时把网篮打开,从侧孔内注入清水冲洗,并用毛刷刷洗网篮,之后放入超声震荡器震荡15-20分钟,之后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最后吹干后打包送高温高压消毒灭菌。
7.内镜电凝器
内镜电凝器的顶部是可以用水冲洗的,之后放入超声震荡器里震荡15-20分钟,然后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最后吹干后打包送去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8.内镜钛夹释放器  内镜钛夹释放器由二部分组成,清洗时需将塑料外套取下,清洗、消毒。把钛夹勾伸出来, 放入超声震荡器里震荡15-20分钟,然后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最后吹干后打包送去高温高压消毒灭菌。
9.内镜三爪钳
内镜三爪钳的清洗消毒方法同内镜胆管取石网篮。
聪明刀和三腔扩约切开器
目前临床使用的乳头切开刀多为双腔或三腔结构,其中有一个腔道是用于导丝的插入。由于该腔道内径细小,而较多的情况是有造影剂进入其内,故此较难清洗。在清洗该腔道前,应该例用废旧的金属导丝,当作清洗的“毛刷”,清洗时用注射器注水,再用导丝刷洗,反复交替清洗数次,造影剂基本被清洗干净。而在清理刀头钢丝时,应在酶液中浸泡后方用柔软的纱布擦拭,将血污等去除,切勿使用刀片等硬物进行清理,如果遇到很难清理的污渍,就需要按照清洗干涸的活检钳那样,进行长时间的浸泡,然后再清理,这样就可以减少刀头钢丝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内镜聪明刀和内镜三腔扩约切开器清洗消毒后,按五步法清洗消毒,干燥后打包送到供应室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随着这此配件一次性使用的普及,其清洗消毒将逐步减少。
11.内镜胆道细胞刷
内镜胆道细胞刷清洗时要特别注意刷子从管道中取出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连接刷子的钢丝非常柔软,很容易打折,如果一旦打折,在清洗完后安装时就非常困难。而且安装时一定要拉直,按五步法清洗消毒, 干燥后打包送到供应室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12.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外套管
外套管先用洗洁精进行初步清洗,以清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润滑油,然后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最后在管道里注入酒精,外套管前端的气囊也要充盈,放在阴凉干燥处备用。
13.内镜胆道取石球囊
内镜胆道取石球囊有双腔球囊和三腔球囊,其清洗消毒方法都是一样的。但在清洗之前一定要检查气囊是否完好。然后按五步法清洗消毒, 干燥后打包送到供应室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14.内镜造影导管
内镜造影导管清洗时需取出钢丝, 按五步法进行清洗消毒完后再把钢丝安装好,然后打包送到供应室消毒灭菌。
15.内镜注射针
内镜注射针由外套和内芯两部分组成,清洗时一定要拆开,拆开时在两部连接处一定不能使用暴力,这样很容易使内芯的把手和塑料内管断开。按五步法清洗消毒, 干燥后打包送环氧乙烷消毒灭菌。注意注射针的针头一定不能暴露在外。
三、保养
内镜使用后要严格清洗、消毒、干燥,要确认内镜完全没有水滴。特别是要认真揩净先端部、各镜片和电气接点上的水分。擦拭先端部的物镜、导光窗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能用硬布擦拭,应使用拭镜纸擦拭,擦净后,用拭镜纸蘸硅蜡或镜头清洁剂,轻轻擦拭镜头表面,使镜片清洁明亮。
某些情况下内镜需要灭菌,只能采用低温灭菌的方式,而有些环氧乙烷设备要求55℃的灭菌温度时,内镜仍然可以耐受该温度,但不能常期在该温度下灭菌,尤其是弯曲橡皮会老化,建议的使用频率为低于3次/周。
送气/送水按钮、吸引按钮在床侧清洗后,这些按钮就已经被摘下,放进清水中用小毛刷进行清洗,以免污渍残留在按钮当中,多次使用后可能造成按钮失灵。另外,需根据按钮的类型对其进行保养。通常按钮可分为无硅油型和硅油型两种。无硅油型按钮千万不能使用硅油,否则会导致按钮橡胶圈过于润滑,在内镜操作中很容易弹出,长时间上硅油还会导致按钮橡胶老化;硅油型的按钮应该经常用硅油给予润滑,但是一定要注意两点:首先在上硅油时保持按钮的清洁和干燥,上硅油时用棉签将硅油均匀地涂抹在橡胶和金属上,通常硅油瓶上应有涂抹部位的指示,涂抹的量不要太多,通常送气/送水和吸引两个按钮以一滴为宜,一般使用20-30例可以重新再上一次硅油。其次,在涂抹硅油后,可以立即将按钮安装在内镜中使用,但是,在不使用时,必须将按钮拆下,不能长时间放在内镜中,因为硅油可以使按钮上的密封橡胶圈膨胀,如果长时间没有空间给予伸展,则密封圈容易变形而导致内镜操作困难,因此,日常存放时,应该把按钮拿出放在小的器皿中,拥有两种不同按钮时也应该将它们分开放置。
有抬钳器的内镜,在清洗时要特别注意清洗抬钳器处的污物,可用软毛刷轻轻刷洗,且需要用高压水枪对抬钳器管道进行冲洗,消毒时也应在将管道注满消毒液,在用OER-A清洗时,注意把抬钳器清洗管接上,以达到彻底清洗消毒的目的。内镜吹干存放时,也应特别注意将抬钳器管道吹干,以防细菌滋生。
附件在清洗消毒后,要将水分擦干并凉干,有管道的附件都应将管道中的水分吹干。可拆卸的附件,安装时一定要小心,不可过快,避免打折和扭曲。像活检钳这样前端具有开合关节的附件,其关节处还应涂上润滑油,使其开闭灵活。
四、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
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或者选用符合规定的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进行灭菌,具体操作方法遵照使用说明。
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如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有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以便消毒彻底。
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及要点包括:①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过氧乙酸擦拭, 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
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内镜使用及存放的环境要求
内镜的使用及保管环境并非十分严格,其最需要考虑的有三个因素:温度、相对湿度、气压。使用和保管时的环境温度要求在10-40度之间,温度过低时,内镜插入管会变硬,低于零下10度时会造成部分零件损坏,有些地区如长江流域,在寒冬季节不使用暖气,室内温度在0度左右,就应该安装空调以保证内镜的正常使用;某些情况下内镜需要灭菌,只能采用低温灭菌的方式,而有些环氧乙烷设备要求55℃的灭菌温度时,内镜仍然可以耐受该温度,但不能常期在该温度下灭菌,尤其是弯曲橡皮会老化,建议的使用频率为低于3次/周。
内镜使用时对湿度的要求是30-85%的相对湿度,而保管时要求干燥环境,如北方的天气较干燥,湿度在60%以下,不需要放置干燥剂,而南方处在阴雨连绵的天气时,其湿度较大,内镜存放环境应该抽湿或放干燥剂,否则容易造成镜头发霉等现象。
内镜对气压的要求是70-106kPa,平原地区无需做任何处理,而高原地区就需要进行放气操作,但也只需安装时操作,将内外气压导通达到平衡即可。

点评

给力!  发表于 2013-8-26 15:3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黑旋风 + 2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前段时间关注了内镜室ERCP器械的消毒灭菌,所以找到了相关的资料,感觉比较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师,学习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茉莉花开老师提供资料,我院内镜室内镜附件全采用一次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很全面!好多是“规范”里没有细致化的。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6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很全面的资料!谢谢老师辛勤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6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东东!感谢老师的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找到这个资料的时候就没有看到图片,很抱歉!后来我都是在网上百度图片才看到是什么样的,比方说取石网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7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收藏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辛勤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老师分享实用内容,有效的补充了 2004操作技术规范上的一些细节分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内镜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促进。管理者知识面越广杜绝隐患的几率就越高,我们需要的就是交流的平台,希望有机会多向大家请教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9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下载收藏。慢慢学习!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啊,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今天刚好在讨论这个,派上用场了。万能的论坛啊,有你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真的很受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很全面!好多是“规范”里没有细致化的。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