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基础理论与规范指南
›
儿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原则:尽早确定致病原,针对性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43
|
回复:
4
儿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原则:尽早确定致病原,针对性选择抗菌药
火
[复制链接]
斜风细雨
斜风细雨
当前离线
积分
8138
发表于 2013-8-1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尽早确定致病原,针对性选择抗菌药
文 张永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抗生素研究所教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强调“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虽然目前不少医院已广泛开展细菌培养,但儿科的临床标本留取困难,加上培养技术不严格,因此培养及药敏结果必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才能评价其价值。
规范化采集标本
规范收集相应标本作病原培养、鉴定及药敏测定是明确致病原的最基本途径。根据标本阳性结果可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的抗菌药,以获满意疗效。必要时作涂片、染色检查,常能即时获得有价值的病原诊断结果,应予提倡。病原培养结果在数天后才能获得,因此应及时与细菌实验室保持联系,针对病原调整用药方案。
感染部位与临床表现,结合判断
病原体培养阳性并非就是感染或一定是该病原菌感染,须依据感染部位、患儿临床表现的特点综合分析。尤其是要对细菌培养阳性的结果仔细分析,不能简单地按其药敏测定结果随便用药。
1.细菌反复培养为同一种病原体,患儿又有感染的表现,可诊断为致病病原菌;而如患儿并无感染表现,虽然细菌培养阳性或重复培养结果反复变化,则可能为污染菌或正常菌群。
2.如标本来自密闭腔,如血液、脑脊液、浆膜腔液,其中检出细菌可排除操作污染可能,即可诊断为致病病原菌;而本来即有正常菌群寄生的部位标本培养阳性,则须辨别是正常菌群,还是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依据感染部位和患儿临床表现的特点,正确判断致病菌性质,这也是确定致病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尽早选用有效的用药方案,对于危重感染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临床医师应重视不断提高判断病原的本领,如严重细菌感染患者出现迁移性脓肿,多考虑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消化链球菌或脆弱类杆菌等引起。因为金葡菌产生的透明质酸、消化链球菌与类杆菌产生的肝素酶均有助于细菌扩散入血;如感染部位有气体产生,组织缺血坏死,脓液恶臭常示由厌氧菌所致;而脓液呈带荧光的黄绿色示绿脓杆菌感染;感染组织坏死、周边呈黑色提示为产黑类杆菌感染;慢性窦道、脓液似豆渣常为结核性病变。
相关链接<<<
科学应用抗菌药,5要点不容忽视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次数、用药疗程以及联合用药。
1.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口服,能口服的不必注射给药,口服应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品种。重症感染及全身性感染先给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及时改为口服,应纠正“凡抗菌药都静脉滴注”的错误观点。患儿应避免肌肉注射给药,以防局部疤痕形成,影响步行。
2.给药剂量:重症感染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其剂量宜大,采用治疗剂量上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可用较小剂量,即治疗剂量下限。
3.给药次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一日多次给药;但其中,头孢曲松的半衰期长达8~10 小时,可每日可1次给药。而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可一日给药1次,严重感染时可适当调整,一日多次给药。
4.用药疗程:疗程取决于感染的种类,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的规定来用药。
5.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即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易产生耐药的长程治疗(如结核病、深部真菌感染);以及借助其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或减少剂量降低毒副反应。并且注意纠正“一律联合用药治疗感染”的错误做法。
(张永信)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13-8-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样是抗感染的开始,寻找感染源是有的放矢的根本。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pingpinganan
pingpinganan
当前离线
积分
1935
发表于 2013-8-1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应该不止儿科需要“尽早确定致病原,针对性选择抗菌药”而是每个专业组或每个科室。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神通广大
神通广大
当前离线
积分
3305
发表于 2013-8-18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严重细菌感染患者出现迁移性脓肿,多考虑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消化链球菌或脆弱类杆菌等引起。因为金葡菌产生的透明质酸、消化链球菌与类杆菌产生的肝素酶均有助于细菌扩散入血;如感染部位有气体产生,组织缺血坏死,脓液恶臭常示由厌氧菌所致;而脓液呈带荧光的黄绿色示绿脓杆菌感染;感染组织坏死、周边呈黑色提示为产黑类杆菌感染;慢性窦道、脓液似豆渣常为结核性病变。"学习了;在基层有不少临床医师还缺少正确辨别污染菌和致病菌的能力,期待分享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还有辨别出来致病菌之后的用药处理等更前沿的措施。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碧水蓝天1990
碧水蓝天1990
当前离线
积分
2454
发表于 2013-8-1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规范的针对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我院儿科取标本较困难,不知其他医院如何?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