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400|回复: 19

阿奇霉素的正确使用及能否与β内酰胺类联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昨天随主任到外科会诊,发现外科抗生素应用知识比较薄弱,开医嘱时阿奇霉素 0.5 tid po。以前也看到过阿奇霉素连用超过一周的。这样用药的人肯定不了解阿奇霉素的药理特点。找到一份资料,关于阿奇霉素的应用的。


        国内一份资料指出,在19位因口服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3位自行增加每日服药次数,5位连续服药超过5天,使得因服药不规范而致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达到40以上。事实上,作为一种长效药物,阿奇霉素每天只需服用一次。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红霉素相比,它的抗菌活性更强,抗菌谱更广,不良反应更少。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阿奇霉素具有典型的抗菌素后应,与其血药半衰期长有关。有关资料表明,口服或静脉滴注阿齐霉素后,其血药半衰期可长达35~48小时,由此使得阿齐霉素在停药的72小时内仍然能够保持最小有效抑菌度。这一特点,一方面使其具有长效作用,每日只需1次服药,即可取得如同红霉素每日多次服药那样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使其不必连续给药,近年临床在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感染性疾病时,常常采取序贯疗法,即给药3天停药4天,再给药3天。这样每日1次服药及短时间用药可使得患者依从性显著增高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患者还没有认识到阿齐霉素的这一特点,或者是从每日3次服药的习惯出发,或者是对每日只服1次药及“服3停4”的给药方法感到不保险,因而随意增加服药次数,一天中多次服用阿奇霉素,或者自行决定连续用药。其结果都对改善病情无济于事,反而使不良反应增加。
  所以,患者应当严格遵医嘱服药,每天只服1次阿奇霉素,防止一天多次用药和长时间用药。


[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8-11-27 17:46 编辑 ]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7-6-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木瓜 的帖子

这内容非常好,阿齐霉素的正确使用确实是这样。我有点疑问——外科医生怎么使用这类药?一般是儿科和呼吸科使用的比较多。:Q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木瓜 的帖子

医生的抗菌药物知识确实有待加强!这好像是一个普遍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谷 于 2007-6-9 10:58 发表
这内容非常好,阿齐霉素的正确使用确实是这样。我有点疑问——外科医生怎么使用这类药?一般是儿科和呼吸科使用的比较多。:Q :Q

    昨天刚入院的一位女性病人,心脏移植术后3年,咳嗽,咳脓痰10余天,发热一天。已用头孢哌酮两天,效果不明显。一直在坚持服用低剂量免疫抑制药物(具体我没记住)。体检双下肺有湿罗音。其他各项检查暂缺。
    入院后给病人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曲松+阿齐霉素+抗病毒药物(没记住)。
    大致情况是这样。这种经验性用药合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木瓜 的帖子

已用头孢哌酮两天,效果不明显。入院后给病人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曲松+阿齐霉素+抗病毒药物,既然三代头孢效果不明显,还改头孢曲松?咳脓痰10余天,发热一天,抗病毒药物使用目的是什么?这抗生素使用得有点包罗万象。
不管怎样治疗前要做到有样必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瓜 于 2007-6-9 12:32 发表

    昨天刚入院的一位女性病人,心脏移植术后3年,咳嗽,咳脓痰10余天,发热一天。已用头孢哌酮两天,效果不明显。一直在坚持服用低剂量免疫抑制药物(具体我没记住)。体检双下肺有湿罗音。其他各项检查暂缺 ...


有病源学支持吗?比如细菌培养,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查,病原体免疫学检查等?

再有,这种用法除了在对付铜绿假单胞菌外是证明有效的以外,治疗其他细菌感染,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是不能联用的,因为繁殖期杀菌剂和快速抑菌剂/静止期抑菌剂药理作用上是拮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

她是昨天刚入院,至于有病源学支持吗?比如细菌培养,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查,病原体免疫学检查等?我想还没结果吧!
“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是不能联用的,因为繁殖期杀菌剂和快速抑菌剂/静止期抑菌剂药理作用上是拮抗的.”理论上是不支持,但实际中,儿科使用得非常频繁且确切存在效果,这我杂志上有看到。这样看来理论与实际还是有差别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

这种繁殖期杀菌剂和快速抑菌剂/静止期抑菌剂联合使用以前认为不合理,现在认为只要使用的时机掌握好,还是效果不错的,如先用前一种,再用后一种。我已经听多位专家这样说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beta-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阿奇霉素这种组合在临床上也不少见,主要考虑的应该是阿奇霉素可以覆盖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不典型病原体。在针对不同病原体时杀菌剂和抑菌剂是可以合用的,这一点ICCHINA在第三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提到过的。上面楚楚版主讲到的也是一种原因,我在其它地方也看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谷 于 2007-6-9 12:47 发表
已用头孢哌酮两天,效果不明显。入院后给病人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曲松+阿齐霉素+抗病毒药物,既然三代头孢效果不明显,还改头孢曲松?咳脓痰10余天,发热一天,抗病毒药物使用目的是什么?这抗生素使用得有点包罗 ...

其实主任会诊的时候给的意见是用特治星或舒普生或泰能中的一种+阿奇霉素+一种抗病毒药物,头孢曲松已经用上去了,只好先用着观察一两天,如果不行就换推荐的几种。抗病毒药主要是针对巨细胞病毒的吧,心脏移植术后有一定比例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但病人心脏移植已经3年了,个人觉得患者就是一个有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对移植术后感染这一块还比较陌生,希望能在胡教授新开的器官移植与感染版块中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B内酰胺类与红霉素类联合用药合理吗?

   我院儿科在治疗肺炎、支气管肺炎患儿时多给予美洛西林、头孢地嗪等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期间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者遂加用阿奇霉素口服,临床疗效也不错。可是,按照〈药理学〉第六版中仍然明确写到:快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联合应用“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对于这种理论与临床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应该是严格禁止呢?还是以临床疗效为准?
    请各位前辈指教,小人不胜感激!
   

[ 本帖最后由 桃果果 于 2007-8-3 15:5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们在其它地方有过讨论,你可以参考一下:
https://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754&extra=page%3D2

https://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473&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木瓜 于 2007-8-3 16:5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木瓜 的帖子

谢谢木瓜版主的指导.近几天我也查找了一些资料.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第2.3期发表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编写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其中写明:考虑细菌合并MP或CP肺炎,可以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 本帖最后由 桃果果 于 2007-8-10 09:0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代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治疗合理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出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多次提到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脂类治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10月第29卷第10期诊治方案).但头孢菌素属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而大环内脂类属速效抑菌剂,二者联合用药会产生拮抗作用,不知道《指南》治疗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阿奇霉素这种组合以前这样用过,经木版主这样一说清醒了许多;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是不能联用的,因为繁殖期杀菌剂和快速抑菌剂/静止期抑菌剂药理作用上是拮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gxylppz 的帖子

很好的认识,结合实际中怎样看待联合应用抗菌素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2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组合在药理作用上针对同一种病原体是拮抗的,如果是就不同的病原体是合理的(正如木版主所说的),而且在临床上这种组合病人的治疗反应的确好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特点与防治

我们临床药师要求间隔4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