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4|回复: 30

[讨论]如何有效管理院感人力资源?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5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最近一段时间按照人事科的要求在编写岗位说明。其实通俗地讲,就是需要理清楚您科室究竟有哪些事情,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以及多少人来完成。。。。。。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科室,如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来说,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甚至可以照搬其它医院的模式。而对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来说,着实令人十分头疼。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200-250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人员数量似乎可以比照这个要求来设定了,但各项具体工作究竟如何分工,需要多少人,着实令人头疼。我觉得这个分工,既要保证日常工作的按质按量完成,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专职人员的事业发展。您在专职人员的分工方面有哪些高见,经验和想法?希望您能够与我分享!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江边一碗水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3-7-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只是规定病例监测需要每250张病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并未包括消毒效果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需要配备的工作人员。
2.感控工作无非就是监测与管理。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调查、统计与分析,需要多少人要看开展的调查项目多少;环境卫生学和消毒效果监测至少也要有专人负责吧,再就是日常的督导检查。
说的不好,请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200-250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我院院感科目前有3人,无院感监测软件,院长要求事事均要做,院感科每天都在加班(创等级达标)事情还做不完,院领导说按照文件要求就多1人,要减少一人。我说出台这样的规定是强制要求最低限度的配置,以后院感只会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院感的重视也体现在人员的配置上。。。。。。。不能打动院长,我纳闷:医教部、护理部、总务科、财务科没有文件强制,但人员很多,长期看到总务科的喝茶聊天,但院感科的忙得团团转,责任压力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到现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细化,监测、管理、培训等等工作按评审的标准做,按规定的250长床配一个专职人员是远远无法完成这些工作的,还要求专职人员要外出学习,人出去学习了,院内的这些工作就无人管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院感人员加班加点都无法完成,那肯定是工作量远远超标,既然国家对院感的各种要求越来越多,为什么不用强制的规定要求各家医院配够人员,并对科室人员结构进行规定,而且现在的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200-250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是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这是我这一两年来的感受,一个字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男丁格尔 于 2013-7-6 17:33 编辑

确定员工责任需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对岗位职责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促使有关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岗位职责任务。一份完整的岗位职责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部门名称:

直接上级: (此处输入上级领导头衔)

下属部门:

部门性质:

管理权限:

管理职能:

主要职责:

1、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确立工作岗位名称及其数量。

2、根据岗位工种确定岗位职务范围。

3、根据工种性质确定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质量和效率。

4、明确岗位环境和确定岗位任职资格。

5、确定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6、根据岗位的性质明确实现岗位的目标的责任。

针对感染控制工作,结合各医院的特色及分工不同,可以按照主要工作模块划分(参考普遍的国际IPC工作范畴):监测,预防控制,暴发流行与处置,消毒隔离(CSSD),教育培训,抗生素管理,管路管理,感染诊断等等。还包括国内大家基本很少涉及的:医疗垃圾与废物管理,员工健康与职业暴露管理,食品卫生与餐厅管理。

也可以按照功能整合区分:医生,护士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200-250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那时的监测只是采几个样,到病案室回顾性地抽10%的当月出院病历看看,算算感染率和漏报率,那时的任务需要1人/200-250张床,而现在的院感任务和压力是以前无法比拟的,管理、监测和培训内容日新月异、持续改进、不断发展和加码,院感专职人员的比例却不予增加,或者说顶层没有考虑到,其实说什么院感问题一票否决,没人怎么能面面俱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的非常好,但怎么就能达知领导,获得领导的支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院感人员这一问题我想从学科设置都还不够规范,所以人员专业配比也很难落实,现在基本上是护理人员转行从事院感的比较多、再就是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的,学临床的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200-250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是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我也深有同感,不仅累,压力大,还得不到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丁格尔 发表于 2013-7-5 17:57
确定员工责任需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对岗位职责进行合理有效的分 ...

男丁格尔老师,您的这个感控人员人力资源分配方案感觉很合理,但是好像是包括了兼职人员的对吗?那是不是将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意味着兼职人员应该有特殊的津贴呢?当然有津贴就要有考核方案,我是这样理解的,对吗?最近也想做关于临床质控医生护士绩效考核的内容,您的方案很值得借鉴,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事情多,人少,一个字,累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时代在发展。按200-250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已不适应现在的感控工作要求。现在感控工作要求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涉及的专业面也广。我们医院是按工作岗位需要设置工作人员的。象感控护士、抗生素管理、流行病学与统计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都是按工作需要设立专职人员的,而不是按床位数设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涉及的专业面也广。按200-250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已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感控工作了。要想真正做实感控,应该配备医疗、护理、卫生管理、流行病学、检验等专业人士,分工合作,各负其责,那是最理想的。随着抗菌药物的管理、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不断深入,必须配备医疗专业。但很多基层医院仍以护理专业为主,人员结构极不合理,从而制约了感控的发展。行政部门最好能够增加感控人员的数量和明确专业配置,以减轻感控人的工作压力,利于学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设置要求,三级医院应配备有医疗专业、护理专业、药剂专业、检验专业、预防医学专业;而一般的二级医院只能设置1个人,而工作内容一点不减,目前,我给二级医院建议就是让护理部、细菌室、临床药学设专干,并每周到院感科工作一天,解决存在问题,平时有事随时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事情多,人少,一个字,累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楚老师的问题非常好。鬼才老师的做法值得提倡。可怎么才能得到支持呢?特别是基层医院。希望顶层能听到这个声音。更希望广大的院感同仁,特别是院感领头人、精英们积极出谋划策,向有关部门发出倡议和呼声。只有人员岗位搭配合理了(确实不应该按床位配置人员,应该按工作需要配置专业人员),才能真正使院感这个专业得到良性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河之水 于 2013-7-6 08:12 编辑

很好的主题,我们好好讨论讨论。
首先,不同级别的医院应有不同的模式。
2、区分每日都要运行的项目和每年或半年运行一次的项目,后者临时指派就可以了。
3、就我了解的情况,目前,信息化程度高的大医院每日都要运行的项目有两种模式——包科和包项目,各有利弊。
   包科指每个人包几个科室,这些科室的所涉及的院感项目都由承包人负责,有利之处在于有感染病人,是否院内感染、感染部位、是否目标监测相关感染、是否送培养、病原体是什么、是否耐药、耐药有无隔离遗嘱、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效果如何等等一连串的工作就连续下来了,避免了包项目每个人都要搜索原始资料造成的重复劳动。弊处在于统计报表是按项目设置的,不好分开,但也不是做不到。
   包项目指按环境监测、传染病上报、切口监测、目标监测、感染漏报监测、耐药监测等分工,利处是好统计,弊处在于重复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受就是累、不被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控制感染 于 2013-7-6 08:34 编辑

专职人员的分工我们是根据专职人员的专业种类及每个人的能力保证医院感染监测质量来分配的。
一、1人负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二、1人负责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索证及医废管理
三、1人负责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多重耐药菌监测;
四、前瞻性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将专职人员分成几组,然后将床位数分到各个组对每例病人实施住院过程全程医院感染监控;
五、1人负责重点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六、1人负责细菌耐药性监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无论科室人员专业配置是否全面合理,采取“考虑专职人员的事业发展”的分工方式似乎更好一些,一是保证监测项目的系统性,二是可以让各类人员发挥专业所长或者兴趣所长,并向纵深发展。
我们科长前天才把我们科室各类专业人员的职责进行了细化,重新制订了职责,也是这样一个思路。医疗专业的主要负责各类与医疗质量相关的监测,如三管、SSI、MDR、抗菌药物等等,而护士主要负责环境卫生学、职业暴露等,当然还有些常规的工作日常的质量检查、培训等等是全科人员都参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