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4|回复: 14

新书介绍:《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2233.jpg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5月1日)
咏明 (主编)
精装: 154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30372994
定价: ¥ 338.00
急危重症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救治困难,内容涉及一系列基本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的大型学术专著,既汇集了国内外有关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又融进了编著者们的丰富科研成果和宝贵经验,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的新认识。
  《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可供从事急危重症学科的临床医师,医院感染,病理生理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婉若秋水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概述
第二节 急危重症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研究促进重症医学发展

第二章 细胞功能障碍与危重症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
第二节 巨噬细胞
第三节 内皮细胞
第四节 淋巴细胞
第五节 调节性T细胞
第六节 树突细胞

第三章 受体与信号转导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原体作用的受体机制
第三节 炎性体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
第四节 MAPK信号转导通路
第五节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通路
第六节 核因子-KB通路
第七节 细胞内炎症信号通路交汇作用

第四章 功能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与危重症研究
第一节 脓毒症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第二节 脓毒症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第五章 基因多态性与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多态性概述及其分析技术
第二节 脓毒症与基因多态性
第三节 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四节 基因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 基因治疗及其伦理学问题

第六章 细胞凋亡与急危重症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第二节 细胞凋亡与急危重症
第三节 针对细胞凋亡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 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
第一节 肿瘤坏死因子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
第三节 血小板活化因子
第四节 磷脂酶A
第五节 脂肪酸与前列腺素
第六节 一氧化氮
第七节 氧自由基
第八节 黏附分子
第九节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第十节 其他因素

第八章 应激和神经内分泌改变
第一节 应激和动态平衡
第二节 应激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其调节
第三节 免疫应激和神经内分泌反应
第四节 急危重症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第五节 急危重症中炎症应激和神经内分泌失调

第九章 免疫反应及其调节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免疫功能紊乱的分子机制
第三节 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在感染并发症中的作用
第四节 免疫状态监测及其意义
第五节 免疫功能紊乱的调理措施

第十章 代谢改变
第一节 机体的代谢变化
第二节 急危重症时神经.体液变化
第三节 应激状态下的营养改变
第四节 急危重症时能量代谢与机体组成的变化
第五节 营养不良对机体的影响

第十一章 氧输送、氧耗和细胞病性缺氧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氧输送与氧需求和氧耗的关系
第三节 低氧输送的原因
第四节 氧输送治疗途径
第五节 细胞病性缺氧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第三节 重要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
第五节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

第十三章 危重症患者的监护
第一节 循环功能的监测
……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功能
第十五章 心肺脑复苏
第十六章 休克
第十七章 严重心律失常
第十八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十九章 急性心力衰竭
第二十章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第二十一章 呼吸系统功能与气体交换
第二十二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二十三章 机械通气
第二十四章 肺栓塞
第二十五章 消化系统功能
第二十六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第二十七章 急性肝衰竭
第二十八章 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
第二十九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与肾功能
第三十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第三十一章 急性肾衰竭
第三十二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第三十三章 止、凝血机制
第三十四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三十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第三十六章 意识障碍
第三十七章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及神经肌肉阻滞剂的应用
第三十八章 微生物重要致病因子的作用
第三十九章 危重症患者感染的诊断
第四十章 医院获得性感染和抗菌药物治疗
第四十一章 侵袭性真菌感染
第四十二章 脓毒症
第四十三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四十四章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第四十五章 高血糖与控制血糖治疗
第四十六章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与糖皮质激素治疗
第四十七章 急性中毒
第四十八章 创伤
第四十九章 烧伤
第五十章 急危重症中医发病及病机的认识
第五十一章 老年患者感染与多脏器功能障碍
第五十二章 危重症评分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网上可以买到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当网、亚马逊网上都有售。
本书内容非常翔实,值得认真学习,对ICU及各种急危重症的基础和临床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对我们感控专职人员非常实用。阅读这部书有利于夯实我们的专业基础理论。观念很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咏明何许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学不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蕙淼淼 发表于 2013-6-29 17:03
姚咏明何许人也?


姚咏明,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医学博士后(奥地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兼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7所高校客座或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创(烧、战)伤感染与免疫、休克、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转化医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和贡献如下:阐明了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创(烧)伤后脓毒症发病中的确切作用与意义,证实其作为新的“晚期”炎性介质和免疫调节分子诱发多器官损害的论点;揭示了脂多糖结合蛋白及脂多糖受体表达上调是严重损伤增敏内源性内毒素作用的主要分子基础;系统证明生物蝶呤参与了内/外毒素休克的发病过程,从全新的角度探讨脓毒性休克发病机制;开展了严重创(烧)伤后革兰阳性菌感染及细菌外毒素分子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提出了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程度的新标准与免疫调理策略。
  现担任国际休克学会执行委员、欧洲休克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并任《Shock》等7种英文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20种杂志副主编或编委。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6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军杰出中青年人才基金等。发表学术论文463篇,其中国际期刊117篇,被SCI收录91篇、SCI他引835次。主编大型学术专著5部,参编国内专著21部及国外专著5部。作为共同主席或分会主席主持国际会议11次,并在国际内毒素免疫治疗会议及维也纳休克论坛等主流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10次。
  获国际学术奖3项(均为第一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其中第一完****2项、第二完****1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1999年获欧洲、美国休克学会联合颁发的首届Schlag纪念奖: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获“求实”杰出青年奖,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12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工程;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先后荣立二、三等功各1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好书 谢谢老师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介绍!
有空拿来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0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会买来阅读!谢谢老师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 发表于 2013-6-29 11:41
当当网、亚马逊网上都有售。
本书内容非常翔实,值得认真学习,对ICU及各种急危重症的基础和临床都作了详 ...

恩,知道了!多谢鬼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版主深有览尽群书的志向,并且还十分热心给大家推荐,这部巨著一定可以给我们做好感控工作更多的思路,做感控工作不仅要有纵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横向的相关知识。
突然那句老话冒出来:开卷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13-7-23 22:11
鬼才版主深有览尽群书的志向,并且还十分热心给大家推荐,这部巨著一定可以给我们做好感控工作更多的思路, ...

这本书对感染的发生机理,作了详细的讲解。感控学科的发展需要基础学科作为支撑。其实《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可以说,生物化学是全部医学的基础。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往往忽视这些基础学科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蕙淼淼 发表于 2013-6-29 18:34
谢谢老师的介绍!
有空拿来一读!

ICU的感控是值得重视的。认真阅读这本书,对一些危急重症的病理生理有所了解,将能帮助我们行之有效地做好ICU的感控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