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基础理论与规范指南
›
美国怎样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留美医生给孩子治病经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30
|
回复:
4
美国怎样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留美医生给孩子治病经历
[复制链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8-11-2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cefc101008k98.html
出门在外,大家最怕的就是生病。尤其是我们这些飘洋过海来美国的游子,人生地不熟的,要是万一谁得了大病,这可如何是好?所以,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保持身体健康应该是我们所有海外游子的头等大事,它和学业与工作同样重要。
来美数载,我们两位男女家长基本一直保持在健康状态。在我们的小家庭史上,值得记录的患病事件,当属我家大宝在三岁时得肺炎那次。这件事,让我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释怀。你猜为什么呢?我先告诉你答案吧:在美国,孩子得了肺炎只是吃药,医生既不给打针,也不给输液。绝吧?
记得那是1997年1月中旬的某天,已经咳嗽并持续发烧数日的大宝终于撑不住了,老公只好再次把孩子带到儿科医生面前复诊。说到这,我真想发个大大的牢骚。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圣路易斯,孩子发烧咳嗽甚至都能听到类似于哮鸣音时,美国的儿科医生还是不给开抗菌素。他们坚信,孩子咳嗽感冒只是病毒感染,根本不用吃抗菌素肯定就能痊愈。顺便说一下,在美国,抗菌素是处分药。没有医生的处方,老百姓是没法去药店拿到抗菌素的。
应该承认,大部分的时候,医生的这种推理是正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的病程未必每次都按照医学理论而发展进行。连咱老百姓都知道,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呢。医生,您给我们开点儿抗菌素先预防着,还能真的害孩子不成?你没看这大宝又是咳嗽又是发烧的,已经有十来天了。孩子不吃抗菌素,这病怎么能好呢?
那天,儿科医生仔细地检查完大宝后,终于痛痛快快地丢给老公一个药方子“去拿药吧,你的孩子得了肺炎,孩子至少得需要服用十天的抗菌素才行”。
当晚下班回家,我一听孩子得了肺炎,既心疼又着急。我想,要是医生早点给用上抗菌素,孩子也不至于发展到肺炎哪。我越想越急,越急越气,我顿时心里慌了。记得我8-9岁时,我得过一次大叶性肺炎。为了治病,我当时又是住院又是输液的,好像折腾了一段时间才痊愈。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发烧咳嗽的时候,我总会去我们居民区的那个医疗点去打青链霉素。眼下,大宝得了肺炎,医生不仅不让孩子去住院,连针都不给打一只,更别提输液了。这病,就靠这口服的药罐子,能治好吗?
作为学医的,我当然懂得滥用抗菌素的后果。可孩子得了肺炎,只靠口服抗菌素治疗,难度确实太大了。美国的抗菌素和退烧药,又甜又稠,药的味道根本就不和我家大宝的胃口。平时,孩子得个小病时喂个药时都特别费劲,我想,用这味道讨厌的药水来对付这肺炎,肯定比发财都难。
在美国,你猜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想家?我个人的体验是,在大人或者孩子生病的时候,会特别想家。在大宝得肺炎时,面对咳嗽高烧不止的孩子,我最想的人就是我大姐。大姐在国内做医生,平时家里人有个大病小灾什么的,都靠我大姐忙前忙后。我幻想着,要是我们在中国,那该多好啊。在大姐的诊室里,大宝想打针就打针,想输液就输液。可是,远水不解近渴,这只是我的梦想而已。
虽然美国人也兴走后门,可那时咱不认识谁呀。大宝的这儿科医生铁了心地要坚持她的治疗方案,我们确实没办法。既然走不了后门,我们只能按照医生的最高指示,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来给大宝喂药了。即使是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喂药的时间表应该是:退烧药四小时一次,抗菌素一天两次。
大宝从小身体素质就不错,如果她想用体力反抗点儿什么,我真的整不过她。记得大宝第一次上托儿所那天,老公去芝加哥送我母亲回国,我一人在家对付这丫头。你都想象不到这孩子有多大劲儿。为了逃避托儿所,她能把我好不容易给她穿上的裤子,活生生地用双腿给蹬掉了。瞧,这孩子够厉害吧。我担心,如果大宝极力反抗我们喂药,孩子这病根本就没法治,这可真急人。
远在中国的母亲看我急得够呛,向我建议到,要不,你们两口子一人按住孩子,一人往她嘴里灌药,看看会怎么样?我想,大宝这小脾气,肯定不吃这套。待我们怀着侥幸的心理试试后,这招果然不灵。母亲随后又提醒我,有一种服药用的注射器,可以用它把药直接灌到孩子嘴里,也许值得一试。你还别说,这种注射器还算不错,它确实可以把药送进大宝的嘴里。可没过几分钟,那红药水又从大宝的嘴里原样地吐出来了。喂药,喂药,这可真愁人啊。美国医生,你怎么就不能给孩子输个液打个针什么的呢?
对付这三岁的孩子,当时确实难倒了没有太多育儿经验的我们。既然大宝不吃硬的,那我们就来试试软的吧。我想啊想,孩子最喜欢什么呢?什么可以给她分分神呢?那阵子,大宝最喜欢看巴泥,就是那个又唱又跳的大恐龙节目。为了哄孩子,我和孩子爹决定当回变形恐龙。于是,我用最快的速度瞎编了几首根本就不存在的怪歌,老公也现场制作了大量手舞足蹈的夸张动作。怪歌配奇舞,为的就是要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好让孩子能稀里糊涂地把药吃下去。这一招,果然见效。一看到摇摇摆摆的爸爸,再听听鬼哭狼嚎的妈妈,大宝终于笑嘻嘻地把嘴张开了。我们就是这样渡过了难熬的十天服药期。每次喂孩子吃药的时候,假想有一位趴窗窥视我们家的路人,如果他不明真相,还以为我们在日夜过狂欢节呢。
吃药难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我们两人要和各自的老板谈请假这事了。大宝得肺炎时,我们两人都刚刚毕业做博士后,基本上都处在被美国老板严密考查阶段。我的老板是个从来不吃午饭的日本人,老公的老板则是个单身的大龄美国女教授。这两个人,工作严谨,不苟言笑,从面相上看,就不是好惹的。我们要向他们请假,非得发扬下定决心不怕被炒的精神才行。
还好,天可怜见,这两位老板得知大宝患了肺炎以后,都动了恻瘾之心,他们分别像特赦囚犯似的准了我们的假。为了照顾大宝,我和老公轮班倒,两人上下午轮流上岗照顾孩子。夜里谁精神头足,谁自愿起来喂孩子吃药,一直到大宝痊愈为止。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工作忙,压力大,最怕的事就是孩子生病。既然谈到了老板,那我就顺便说几句生物研究吧。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搞生物研究的,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在黑暗中摸索最佳的实验条件,要想得到有发表价值的实验结果,不易啊。这种看法当然不是我的独家观点,不信你问问目前还在实验室里工作的哥们姐们去,听听他们怎么说。不瞒你说,上周末在一个聚会上,一对正在做博士后的中国夫妻毫不忌讳地告诉大家,做博士后真苦啊,天天没什么结果,还得瞎忙。有时候,照顾孩子都没心思。
大宝得肺炎那阵子,我们两人所在的实验室都在为申请下一年的经费而加班加点呢,我们请假时真是肝胆俱颤啊。不过,如果换位想想,当年给我们准长假的教授,他们也有压力。如果弄不到科研经费,教授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位老板能照顾我们家庭的困难,我们还是很感激的。
现在再回到打针这件事上。在美国,孩子得了肺炎都不给打针,你说说看,那还能有什么时候需要打针呢?而且,不仅孩子生病时不打针,就连我们这些大人,在美国生活了十余载,也从来没输过液打过针。记得回国探亲时,时常会听到有人说,谁谁谁在挂吊瓶,谁谁谁要去打针。在美国,打个针输个液怎么这么难呢?
看来,除非在特殊情况下(生孩子,手术) ,注射器针头和点滴瓶子,将和家乡的猪肉炖粉条一样,永远变成了我们上世记的记忆。而已经长大即将上高中的大宝,根本就不知道输液和打针治病的滋味。美国孩子不打针,你信吗?
感悟:杀鸡焉用宰牛刀
观念、文化等的差异,也是滥用抗菌药物、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咱们的医院还有多少“过度医疗”、“资源浪费”?怎样才改变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请大家讨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桂花香
桂花香
当前离线
积分
6347
发表于 2008-11-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念的差异!
我的孩子因为咳嗽发热,输过一次液体,那是我还没有做感染控制工作的时候。后来,我不再给孩子输抗菌药物,咳嗽发热就口服,常常孩子咳咳了就把吃的东西都呕了出来,为这事,没少被他奶奶骂:“没见过这么狠心的母亲 ,孩子病成这样,还不给输液”。她哪里知道这才是爱?!
5月份,在门诊,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看病,看上去孩子挺精神,手上有皮疹,是手足口病!接诊医师说:“输液吧”,纯粹就是迎合家长的心里!(或许还要别的原因?)当时手足口病闹得大家不安心,谁不想省点神?我看孩子挺精神,就说“这么精神,不用输液吧?”看到我这么说,接诊的医师这才跟家属解释输液的利弊,最后孩子母亲不再要求输液。
可见,首先医务人员要改变观念,从我做起!
再者,向广大群众宣传静脉用药、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改变群众的观念,才有希望改变现状!
还要有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不再以药养医,通过医疗保险等手段限制过度医疗行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桂花香 的帖子
非常赞成您的观点,医生和公众的观念都需要改变,但医生以专业人员,应该先从医生的改变开始。
大约10年,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美国公众的卫生知识、相当于中国医科大学1.5年~2年级水平。这样医患沟通要比我们容易的多。
18年前我在上海进修儿内科新生儿专业,在当时,要是给病人用糖皮质激素,家长会拒绝或问清楚为什么要用。但现在,在我工作的地方,很多家长认为,退热越快越好,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我在给乡村医生讲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时说,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公众的文化水平、医学知识很快提高,但我们是专业人员,需要我们的耐心、职业责任慢慢改变现状。
其实在我的体会,正如您所说,只要你耐心说明正确治疗的原则,说清楚输液的利弊,多数家长还是接受正规治疗的。
以药养医、利益驱动、医患互不信任等等都对此有影响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桂花香
桂花香
当前离线
积分
6347
发表于 2008-11-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很重要!
美国公众的卫生知识有多高,我们并不清楚,但我觉得老外相对于国人,更理性和宽容。有一次在眼科病房,听到医师谈论一位美国人在我院做眼睛的手术,虽然手术后视力才0.3,但人家非常满意!因为手术后的状况比术前改善了!
我们的医师说:"要是国内的病人,说不定要埋怨手术的效果,可能还要投诉呢"。
医师之间也要相互信任,千万不能互相拆台!
最近老家的亲戚来看病,当地医院因为条件的限制,只能初步判断,建议到上级医院来确诊,家属见了我,便说:“县里的医师什么都不懂,住了几天,什么都没有弄清楚,病情也没有好”。
我马上说:“不是他们不懂,是没有条件进行辅助检查”。家属就不再说什么了。
如果我顺着他们的话,说不定家属回去就要找当地医师说事,会引起纠纷呢。
有点跑题了...
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医生的,要有良知和责任,坚持正确的引导!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长江
长江
当前离线
积分
567
发表于 2008-11-2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感冒也从不吃药,至于打针这回事,那还是打疫苗时被折腾过!虽然我也是个破风车,不是这疼就是那痛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疗废物/污水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
消毒供应中心
休闲时光
关闭
站长推荐
/1
SIFIC2025全国感控年会开放注册啦
“SIFIC2025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现已开放注册报名!
查看 »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